(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经常被用于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人类使用的语言,还是他们的思想、态度和行动,都会用到隐喻。
唐诗作为古今中外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国内对唐诗的研究大多从历史、意象、翻译三方面入手,为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唐朝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社会和语言剧变。大多数学者根据唐朝发展的顺序分类,把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部分。考虑到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属性,唐诗审美与现实两个层面的实现,许总将唐诗发展进一步划分为“承袭期”“自立期”“高峰期”“扭变期”“繁盛期”“衰微期”六个时期。[1]
意象图式是唐诗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意象被视为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形象。[2]意象图式是从自身的角度体验世界的一种心理表征,也是语言的艺术应用和文化的写照,是人类行为和思想的体验,部分学者甚至把意象看作诗歌的本质。
翻译是唐诗研究的另一个焦点,通过对CNKI的检索,发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唐诗翻译进行了研究。如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提出翻译“三美”原则与标准[3],齐金新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研究唐诗的翻译,舒晓明从美学的角度研究唐诗的翻译,部分学者对许渊冲译唐诗提出的翻译原则与标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4];其应用涉及许多领域,在歌词和诗歌方面,国外一些语言学家如Leech、Owen、Lakoff和Tuner、Briggs和Monaca对英语诗歌的研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中国,也有一些语言学家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诗歌,如胡壮麟将隐喻的认知功能和修辞功能结合起来,分析了诗歌的文体特征[5];文旭、叶匡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解读,考察了陶渊明诗歌的文体特征及认知隐喻理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6]。这些研究,以唐诗为语料的颇少,本文将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从唐诗中温度词的隐喻探讨唐诗的意象。
Lakoff G.& Johnson M.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我们的思想行为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7]。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人类是有血有肉的动物,对世界的感知是从身体外部开始的,它是两种概念叠加,用一概念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
任晓艳从语义、词族和语义场三个角度深度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温度词的特点,运用认知语言学知识“冷”“凉”“热”“温”总结温度词的特点。[8]朗姗姗在Lakoff & Johnson概念隐喻的框架内对比分析温度概念隐喻在英汉中的相似和区别。[9]刘治中对经典古诗中“寒”的文化内涵做出大量对比研究[10],他发现“寒”的含义远超它本身,通过对“寒”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文化价值导向和中国古代学者的文化审美。
本文涉及的相关语料来自《唐诗三百首》,从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的诗句中选取12个包含温度词的句子进行隐喻分析,通过对唐诗中温度词的分析,理解温度词隐喻的概念,以及温度词在唐诗中的内涵。
以温度词为源域,分析以下五种目标域的映射,帮助理解唐诗的意境。
例(1):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泳》
人们基于身体和生活体验,通过温度词构成的隐喻来表达意象和情感。由于信心可以表现在对情境和人的态度上,温度词“暖”在唐诗中的目标域为信心、信仰。当人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体温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适中的温度使人放松和舒适,同时会感觉到温暖。人们通常视信仰为火焰,一个人信仰的建立或消失,犹如火焰的燃起和熄灭。就像例句(1)中“暖”字意味着作者重拾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体现出作者的热情和竭尽全力实现目标的决心。
例(2):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通过“炎”字体现出人情势利,或亲热攀附,或冷漠疏远,反复无常。诗人曾和韦太守在一起相叙,但后来一别相隔千里,节候几经变换。而这期间,诗人却饱尝了人世的盛衰荣辱,因世态炎凉而悲愤至极。
例(3):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李白《上李邕(此首萧士贺云是伪作)》
唐诗中“冷”的温度词运用较多,“冷”喻漠不关心的态度。人们在异常寒冷的环境里会变得不活跃,冷漠的态度通过不集中精力或保持沉默等行为体现出来。漠不关心的态度导致接受者有负面情绪,如人们失望时处于不活跃、消极的状态,同时不感兴趣的态度会带来冷漠感。
例(3)中,“冷”表示其他人对诗人不感兴趣,甚至被忽视和谴责。诗人被忽略的感受通过“冷”字体现出来。
Lakoff.G提出,人们通过意象图式和隐喻隐射来理解抽象概念,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隐射。[11]温度被映射到情感领域,是基于人们对温度的感知和情感体验的相似性。温度词“寒”“凉”“冷”为源喻,对应的目标域为失望、悲伤、孤独等情感中的消极情绪。在技术条件落后的时代,人们抵御寒冷的方式有限,对严寒有深刻的认知,将身体上寒冷的感受和内心的悲伤一一对应,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以与固有目标域一致的方式投射到目标域上。[12]
如:“冷”对应的目标域是失望,这个概念隐喻让人联想到燃烧的过程。起初,当火苗不停燃烧时温度升高;然后,火苗逐渐熄灭温度变低;最后,火苗完全熄灭至化为灰烬,灰烬冷却至无法复燃。起初充满希望和激情,但由于未达到预期变得无助和失望,最后意识到期望不能实现时,心情转为绝望,“冷”在情感域中意味着没有希望。
例(4):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李白《赠别郑判官》
“寒”体现了作者完全丧失追逐信仰和对未来的信心。
例(5):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
——杜甫《台上(得凉字)》
楚大夫指屈原,他是楚国的一名官员,过着悲凉凄苦的生活。
唐诗温度词“冷”“凉”可表达情感上的孤独。人聚集在一起,温度上升,人散开了,温度变低。当没人在身边,无人交流时,会感到孤独,处于消极的状态,身体内的热量也越来越少,因此,当人们独处时会感觉孤独。
例(6):碧城冷落空蒙烟,帘轻幕重金钩栏。
——李商隐《河内诗二首》
例(7):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
——杜甫《北征》
上例中的“冷”“凉”均体现出作者强烈的孤独感。
例(8):温温十君子,令我怀抱尽。
——杜甫《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唐诗中的温度词“温”可喻舒适的感觉。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令人不安、不舒适,只有适当的温度才令人放松。暴躁脾气导致紧张的情绪,过分冷静导致漠不关心的态度,都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觉。生气时人体的温度升高,而冷静、无表情状态,让人感觉冷漠。因此,温和的情感让人精神舒畅,正如舒适的温度带给人们身体上温暖的感觉。
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人经常饱受寒冷和饥饿,唐诗中常用温度词“寒”来表达社会地位低下和经济状况糟糕。
例(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寒士指经济地位低下的书生。反之,温度词“炙”指极高的温度,在唐诗中代指位高权重、百姓无法靠近的人。
例(10):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丽人行》
此诗描写了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场景,揭露统治者荒淫腐朽的丑态,“炙”表示高温烫手,形容权倾朝野、令人生畏。作者劝告人们不要走近炙手可热的权贵;否则丞相发怒,后果很严重。
人类和动物在寒冷的天气会减少运动,植物也会停止生长,空气中的水会凝固结冰,万物会变得相对静止,人们在描述静止状态时会使用表示寒冷的温度词。
例(11):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碧嵯峨。
——李商隐《闻歌》
描述双目凝视不动、面带微笑地唱歌,通过“凝”字表达相对静止的表情状态。
中医讲究阴阳的平衡,热和寒都是两种极端的温度,是阴阳不平衡的表现,中医的很多诊断都与寒和热有关,如:火热内盛、外感风寒等,此类温度词在唐诗中也有体现。
例(12):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作者以“寒热”喻当时社会的病态,百姓的疾苦,同时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用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唐诗中温度词在五种不同目标域的映射中表达的内涵,总结见表1:
表1 唐诗中温度词在不同目标域的映射
唐诗中的温度词对于揭示人们的生活经验,表达基于人们经验的特定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唐代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环境带给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充沛的情感,诗人多用温度词表达复杂的情感体验。本文通过温度隐喻的五种目标域为唐诗的赏析、流派之争及翻译等方面提供了认知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