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敏华
【摘要】在“零拒绝”和“全纳教育”思想下,送教上门活动能对学生进行精准辅导。教师要创新理念,丰富措施,搭建平台,优化送教上门的内容、方法和质量,从而提升送教上门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送教上门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工作;家校联动
班主任既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处理班级事务、实务的“第一责任人”。在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校、班级的现场性工作,有时还要深入学生家庭,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管理工作。送教上门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种独特方式。所谓送教上门,是指“学校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为他们提供学习的内容、方式等”。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就会发现,许多学生如留守学生、特殊学生,不仅是学习的弱势群体,还是生活的弱势群体,如有的学生卧床不起,有的学生存在智力障碍等。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秉持“零拒绝”和“全纳教育”思想,对部分学生(如留守学生、特殊学生等)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送教上门是在家校联动机制下对学生的一种全面关怀,包括身体关怀、精神关怀。送教上门能对学生学习进行精准辅导,能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精心、悉心关照,因而送教上门提升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整体效能。
一、创新理念,优化送教上门内容
送教上门具有两重内涵:一是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以弥补学校教育、班级教育的不足、缺陷或者漏洞,从而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注入能量;二是为一些特殊学生(如身体障碍学生、心理障碍学生等)开展康复教育。班主任工作不仅包括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包括送教上门活动中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安抚等。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创新理念,优化送教上门的内容。例如,针对一些特殊学生,班主任可以设置这样一些具体、有针对性的课程,如运动课程、语言康复类课程、生活自理能力类课程、脑瘫康复课程、居家生活安全课程、生存技能课程等。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创新理念,为学生进步发展注入正能量。通过优化送教上门内容,给每位送教上门的学生提供精准服务,让每位送教上门的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以日常生活训练的送教上门内容为例,我们在班主任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为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可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同时,针对班级的一两名特殊学生,我们也力图让其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脱衣穿鞋、清洁、进食、如厕等。有些特殊学生不会系纽扣,于是我们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并针对他们的短板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如此,我们还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辅导这些特殊学生,如何让孩子坚持不懈地开展训练。通过送教上门活动,给班级的所有学生都带来了“实惠”“福利”。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留守的差异性、特殊服务的差异性调整内容,让送教上门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送教上门的课程不同于学校课程,它不仅包括学校的学科课程学习内容,还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生活性的内容更能帮助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特殊学生解决生存问题、生活问题,从而让班级的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适应生存、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送教上门有两重使命,一是康复,二是补偿训练等。因此,优化送教上门的辅导内容,能让送教上门活动更彰显其意义和价值。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我们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我们践行“阳光教育”理念,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落伍,力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由此,送教上门的工作渐渐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丰富措施,优化送教上门方法
送教上门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对象千差万别。为此,班主任要创新举措,优化送教上门方法、策略,精心设计、谋划送教上门活动,制订送教上门的计划,完善送教上门的工作制度,让送教上门工作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在送教上门活动中,班主任要主动、预先和学生家长商谈,了解这些留守学生、特殊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生活情况、学习样态等。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对送教上门做到心中有生、眼中有生,才能让送教上门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通过了解班级部分留守学生、特殊学生的学习、生活具体学情,班主任要具体研发送教上门活动的目标、内容、措施、策略、方法及思想等。有时,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班主任还要制定、研发好几套方案,以便让这些方案更契合学生的学情。即使对同一类型的学生,如都是留守学生,或者都是特殊学生,班主任也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质、表现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措施。只有这样,送教上门活动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展开经验交流,分享彼此的送教上门经验,以便让班主任的送教上门活动能符合各种家庭的教育需要。班主任还要主动反思、提炼,建构送教上门的方法、策略、措施等,从而让自我的送教上门德育工作更具专业性,让自我的送教上门活动更规范、更科学、更富有艺术性。为了积累送教上门活动的经验,班主任还应积极主动地积累送教上门的经验,将在送教上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障碍、困惑以及诸多现象等撰写成日记。这些轨迹袋、记录稿、反思录、经验记等都成为其他班主任送教上门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最为宝贵的送教上门活动的“原始资源”。送教上门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学习、运动康复、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保障了全体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残疾学生等的同等受教育权利,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送教上门活动中,我们还应充分发挥家长、邻居和社区人员的联动作用,从而让教育成为一种合力,努力促进特殊学生康复,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补偿。在活动中,我们努力让家长、社区人员等多主体之间积极对话、交往,形成了送教上门活动的“活动联盟”,从而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使送教上门活动的能量倍增、优势更强。
三、搭建平台,优化送教上门质量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送教上门活动,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作用,借助网络搭建送教上门的互联网平台,从而提升送教上门活动的质效。学校可创建网站,记录全校的留守学生、特殊学生的基本信息,通过微信、QQ等与留守学生、家长等积极沟通、协调,从而让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等各个不同的主体无缝对接。只有如此,才能让全体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特殊学生等在家也能获得同等的学习享受。
例如,我们将一些留守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制作成音频、视频等,将相关的文化知识、特殊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康复内容、自理能力学习内容等传到网站上。这样,送教上门的班主任就可以和这些特殊学生、留守學生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积极的视频、音频互动、交流。网络犹如一个资源库,收集了包括学科课程等在内的重要资源。送教上门的班主任可以根据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等,从网络资源库中有选择性地择取。网络平台不仅给留守学生、特殊学生以资源支持,还给特殊学生、留守学生以学习支持,给送教上门的其他相关的科任教师以专业支持。当然,由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班主任在引导留守学生、特殊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生活的同时,还要对这些留守学生、特殊学生进行网络教育,让他们能正确运用网络而不沉迷于网络,成为自主的“网络控”。班主任借助网络教育,让全体学生包括留守学生、特殊学生都能正确对待网络、应用网络。如此,网络才能成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助推器,成为学生家庭学习、生活的助推器。
搭建互联网平台,还有助于留守学生、特殊学生获得超越个体自我狭小圈子的功能,让他们能获得更广阔世界的讯息。借助“互联网+”技术,班主任能够突破送教上门的时空限制,能有效地消除送教上门的困难、障碍,缓解一些重负,为送教上门活动注入活力。在送教上门活动中,我们既要发挥班主任团队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不断积累、提升送教上门的经验、方法、策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许文权.打造普、特教师“协作教学”的送教上门模式[J].现代留守教育, 2016 (11):71-72.
陈建军.彰显“送教上门”工作的区域特色[J].现代留守教育,2016(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