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李雪飞
[内容提要]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通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对青少年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使命和责任。青少年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关键期,因此,在学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要秉持信仰教育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一般性原则,还应遵循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成长性规律,通过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整体性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
[作者简介] 李英,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雪飞,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信仰是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极为重要的命题,它关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以及社会的理想。于中国而言,当中国人民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地位。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班人,中国探索了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模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这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进自身建设、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勇于革命、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取得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精神之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和精神支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而青年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青年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信念。因此,对广大青少年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信仰的需要,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对于这一点,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都有明确表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要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和历史演进中,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5]人生理想指引未来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引领的有志青年是党和国家需要的未来力量。
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信仰的要求或意识,但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并非无意识的自发生成过程。对于个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实为一个复杂的习得与实践过程。“学习成为信仰的核心问题。”[6]474从学习的意义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可谓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体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这是社会主动为个体提供学习的机会并创造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则是个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对各种其他理论的甄别与批判中确认自己的信仰,这是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个体确立信仰的途径上,恩格斯也曾做过探讨,认为可以通过多个途径确立信仰,如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徑和哲学的途径。[7]112其中,实践的途径和政治的途径侧重于直接体验性学习,而哲学的途径则通过理论性的论证和学习来确立信仰。对青少年来说,政治的路径有些距离,实践的路径和理论的路径则更为现实。因此,从引导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标看,通过学校实施理论教育、实践体验教育,以帮助青少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理论认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疑是解决青少年理想信念问题的根本路径。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始终坚持通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达到真信马克思主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指出:“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8]195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规定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制定《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和方法的几项原则》,对在高校中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明确规定。[9]1951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要使青年一代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要求[10],把青年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到统帅、灵魂的高度上来,并对各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初步规范,从而开启了在学校教育包括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制度性安排。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国际国内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完善,以引导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教育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内容的建设原则不断强化,逐渐形成了当前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在高中阶段开设“思想政治”,到本科阶段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硕博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并由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构建起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贯通式、递进式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各个学段中的核心与灵魂位,实现了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全程化和教育内容阶段化、递进化的布局。
二、 青少年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的关键期
个体信仰的确立同信仰主体自身的精神发展历程紧密相关。根据人的生命历程及精神世界发展特点划分信仰的确立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即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其中,青少年时期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童年时期为信仰确立的基础期。之所以谓之“基础”,是因为童年时期个体的信仰正处于启蒙阶段,对各种观念、知识的接受和相信多出于自发状态,尚未形成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的能力,因而也称为信仰的自发阶段,外界环境对于童年时期的个体信仰的确立影响很大。从信仰的作用看,童年时期的自发信仰一旦确立,就会对信仰者的一生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未经过理性反思和审视的“相信”,其产生和起作用的时间越早,对于不确定、怀疑的东西就越少,因而这种简单的“确信”在一定意义上反而平息了因怀疑而导致的焦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信仰是不变的。当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当人的理性逐渐觉醒、独立人格开始形成时,当相信中增加了理性的标准或者实践的标准时,个体就会对自己童年时期的信仰产生怀疑、否定甚至是反抗,出现信仰危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信仰危机,实质上是个体因身心发育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信仰从自发走向自觉、从精神人格的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因而这种危机并非真正的社会信仰危机,实则是青年达到自觉信仰的一定环节。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信仰确立的关键期或成型期,习近平总书记称这一时期为“拔节孕穗期”。称之为“关键”的缘由,是因为“其思想尚处在不成熟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1]。此阶段,青少年正值个体理性觉醒的阶段,在信仰问题上会出现否定童年时期的自发信仰的状况,因在信仰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易产生信仰困惑、精神空虚,此时的个体更会因外界因素影响所造成的风暴般冲击而出现寻找信仰的冲动,不加甄别、筛选地盲目接受一些价值观念;也或者并未在童年时期确立自发信仰,而因个体社会化的需要、社会对于个体施以教育的影响,出现寻找合适的信仰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演绎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尝试独立地处理与外界环境的复杂关系,并依靠自身对终极意义的热情和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来维持对信仰的执着。从信仰确立的角度看,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对信仰的理性反思有助于帮助自身摆脱信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其对信仰对象的“相信”不再是“轻信”,而是通過理性审视走向“真信”,使得信仰更加自觉、明确。在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在理性基础上开始重新建立信仰的过程,是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依据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判断而做出信仰决定的过程,毫无疑问,它将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从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看,青少年时期正是其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人的发展—情景理论认为,有机体具有潜在的可塑性,“变化的情境对发展的影响促成了发展的轨迹的形成”[12]。当青少年到学校接受教育时,学校成为他们获取思想资源的主阵地,也成为他们获取信仰知识和接受信仰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所能提供的信仰教育整体环境影响着青少年接受信仰教育的成效。换言之,学校为青少年提供了什么性质的信仰教育内容、营造了怎样的信仰教育整体环境、组织和实施什么水平的信仰教育实践,都将成为影响青少年信仰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诉求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1],其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青少年,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对青少年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所能提供的满足青少年精神需要的信仰资源和精神引领,将对青少年思考信仰、选择信仰和确立信仰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从青少年信仰发展的阶段性、过程性思考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就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从全局性、全面性的战略高度统领学校信仰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青少年开展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第二,整体性规划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统摄各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主题一致、适合青少年不同群体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学内容;第三,营造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整体环境,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政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13],为青少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三、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施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有着根本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是能够被证实的科学理论,是靠“认识的加深、科学的研究和理论的辩驳而达到真理”[14];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表现形态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仅是人类自身的实践目标,更是现实的历史过程,而非超自然存在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式是信仰者以更加积极的入世的精神,将个人献身于人类解放实践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实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基于理性而又充满感情的信仰,是一种自觉又不盲从的信仰,是一种以现实的实践批判走向未来的信仰。
依据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这种特质要求,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首先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上,即“真知”。一个人越是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给予理性的证明,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越带有自觉和成熟的色彩。因而,运用理性能力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把握和理解,这是确立科学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科学认知的同时,做到“真信”,即对马克思主义投入热爱、执着与忠诚。这是因为,信仰还是情感的产物,深受情感的影响。乌纳穆诺曾说:“通常并不是由于我们相信,我们才寄希望,而是由于我们有所希望,所以我们才相信。”[15]马克思则认为情感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脱离理性的热爱会让人的信仰变成非理性的狂热。而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以其真理性赢得了信仰者的强烈认同。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执着是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基础之上的。这种对真理的热爱与执着,与盲目的狂热相区别。因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的情感动力,它凝结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使得信仰确立后变得更加明确和坚定。最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意味着要“真做”,勇于实践与奋斗。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践的信仰,强调在对现存世界的批判中建立一个新世界。这种批判“不在于为人们寻找某种心灵的抚慰,而是最终使批判的对象革命化”[6]473。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信仰强调投身于现实的人的解放事业,将批判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达到实践的超越。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需要科学认知,需要情感和意志作为支撑,更需要在坚定信念的支持下,勇于行动,坚持革命,实现对世界的改造。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为基础,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从“认知”到“真信”的转变,再进一步将这种融合了情感和理性的价值认识外化为一种信仰行为,因而,这是一个集知识、情感、意志和实践于一体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把握、情感投入和具体实践。因而,要想对青少年实施有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同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发展规律统一起来把握。首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最初由感觉开始,好奇心驱使了儿童积极有目的的探索,然后他“逐步摆脱使思想扎根于行动和知觉的具体现实的必然性,并通过青春期,能进行抽象的和逻辑的推理”[16]。若从青少年精神世界发展的过程性分析信仰的确立,青少年时期正是他们的信仰从自发信仰向自觉信仰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前期阶段,信仰“直接附着于感知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上,特别是包含在感知和想象的能力中”[7]98,或者主要依赖于自己的感觉经验、情感和态度以及有限理性。因而,学校应提供给学生更多体验式的、情感式的信仰教育资源供给,引导学生在鲜活的故事、人物中,于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形式中产生情感认同与强烈的价值感受。例如,在小学阶段应更注重启蒙;在中学阶段应注重基本政治素养的养成,在情感上注重对热爱等积极、正向情感的引导。因为这一阶段处于前理性阶段,学生更易受到感性与情感的驱使。其次,随着青少年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当他们经过有组织的、连贯的自我认知结构调整后,便获得了形式操作的能力,即不再直接地处理事物,而是通过处理语言、概念,进入以抽象的和逻辑的操作进行认知的过程。当青少年以认识论意义上的理性标准和实践标准对信仰的内容加以理性验证,并赋予其自觉的理论形式时;当青少年不仅相信所信仰的理论是可信的,而且这个理论被证明是正确地反映了外部对象的时候,他们对信仰对象的相信就会超越盲目认同,变成一种真诚的相信及愿意相信。因而,在青少年逻辑能力增强的阶段,学校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思想性、学理性,对学生进行以提高理论素养为核心的信仰教育就成为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首要选择。一般而言,这个阶段就是大学阶段。因而,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性,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在情感上强调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信仰从自发走向自觉。最后,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稳固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来说,实践不仅是确立信仰的路径,更是其内在本质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批判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因而,在对青少年的信仰教育中,实践或行动必不可少。实践实现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成效的固化。此外,我们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在青少年信仰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对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水平、认同程度以及践行方式,都给了青少年直接的、鲜活的对照和引导。也正是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者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规律和青少年精神世界的成长规律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本质,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信仰教育规律;另一方面,还必须关注被教育者自身的特点,遵循青少年的精神发展逻辑,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将青少年视为信仰教育的主动参与者。坚持一致性、过程性、递进性、整体性、有效性原则,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促进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实现。第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一致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决定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必须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高度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性原则。必须立足青少年的精神发展特点,在各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供适合青少年体验、认知和运用抽象逻辑能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区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育方式方法的差异性,实现对各学段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精准定位。第三,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最终目标,坚持递进性原则,构建层次分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体系。依据青少年精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发展、成长的原则区分和建构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通过对青少年实施以情感启蒙、感性认知、理性分析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感受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落实。第四,科学处理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级培养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整体性原则统摄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实现中把握各教育阶段的目标,注重衔接性和差异性,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阶梯式教育。第五,以有效性衡量学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信仰教育的知情意行统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方法,将情感启蒙、思想启发与学理研究结合起来,丰富学习途径,设计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等多种教育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亲和力和有效性,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2.
[2]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2).
[3]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9.
[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7(1).
[6]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 刘建军.信仰追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9] 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8.
[10] 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开幕 将解决中等教育的方针、任务等问题[N].人民日报,1951-03-20(1).
[1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8(1).
[12] 理查德·M.勒纳.人类发展的概念与理论[M].3版.张文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4.
[13] 李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9(7):10-12.
[14]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8-89.
[15] 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段继承,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227.
[16] 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74.
(编辑:张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