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虹
【摘要】乐高教学是一种有着有良好实物教具的教育方式,它强调的是让孩子主动探索,培养幼儿的兴趣、能力、思维,而STEM教育理念更是从实际出发,更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地去构建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科融合教学和知识的多维性,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综合学科应用能力。把乐高教育融合进STEM教育中,把STEM教育理念带到乐高教育活动中,对于学习者乃至社会都是优秀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STEM教育;乐高教育;知识结构;学龄儿童
在很多小朋友和家长认的知里,乐高好像就是积木,通过不同的创意拼搭,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创意想象、空间构建等。其实,乐高教育是通过乐高教具的使用和模型的搭建,完成对STEM课程的学习。搭建是乐高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学目的。教具就是家长们俗称的乐高积木。
我国“2016年STEM+教育上海峰会”传遞出的信息显示,上海已有近100所学校引进STEM+课程。2014年,作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项目,市教委批准成立“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简称“STEM+研究中心”,承担为期十年的长周期实证教育研究项目,选择区域与学校开展STEM+教育实践探索、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据介绍,“STEM+研究中心”的加号,意味无限可能,代表了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延伸,强调社会价值、人文艺术、信息技术与STEM的融合,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融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了解到这一教育理念后,笔者深思它将在幼儿教育领域有怎样的启迪和运用,并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对幼儿思维方式的培养
科学家曾说,孩子,特别是7岁以下的孩子的手就是孩子的大脑,当孩子的手在做一些尝试的时候,大脑其实在积累很多经验。乐高课上的“动手”是在对孩子进行包括逻辑思维、创造力等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STEM教育也主张让学生通过项目学习来完成学业并获取新知,活动实践的培养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在让孩子自己动手的基础上,更要让孩子有探索与寻究的过程。孩子们虽然会模仿,但他们也喜欢有自己的风格,经常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答案、意图和成果。举个例子,有一次乐高课的主题是“未来垃圾车”,要求孩子们搭建一辆有创新功能的未来垃圾车,有生活经验的小朋友多半会在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功能性、想象性甚至是使用性,而并非纯“想象”,有些幼儿的创意则伴有“未来性”、科技性。
二、有助幼儿知识结构的联系与建立
知识结构体系是一个人活动创意的基础。学龄前及学龄孩子正处于知识结构体系建立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学龄儿童,也就是7岁到12岁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较抽象的知识,有简单的逻辑推理,有独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能力。
可以结合STEM教育理念,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五大领域,让学习者从探索的视角展开学习,在综合学科视角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乐高和多学科融会贯通。例如,在孩子5-6岁时玩乐高,便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与科学、数学、技能等方面相融合的知识性内容,乃至艺术性的能力培养的内容,7岁之后的课程上增加一些较为复杂的学科知识,比如机械、结构、工程、机器人编程等方面;在能力培养上增加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逻辑运算、策划安排活动、参加大型乐高机器人比赛等方面的社会活动。
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培养
玩乐高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首先,孩子在搭建过程中,大脑思维就是在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过程,例如,在搭建建筑物、交通工具、各种场景时就会想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其次,在搭建过程中,不论是和同伴,还是和老师、家长都会有交流探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语言、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社会性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最后,孩子自己动过手、失败过,他的忍耐力、抗挫折能力、合作能力会强很多。
这和STEM中注重学习者学习体验的理念是契合的。STEM教育活动往往从源自生活的案例、常见的场景工具和教育科技产品中展开,从鲜活的学习情境出发,注重学生自身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关注学习者的学习体验,鼓励体验者不断尝试,多维度、循序渐进地把科学知识教给孩子,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科学的不怕失败的试验精神。
四、乐高+STEM的教育启示
乐高教学是一种有着有良好实物教具的教育方式,它强调的是让孩子主动探索,培养幼儿的兴趣、能力、思维,而STEM教育理念更是从实际出发,更科学性、综合性、创新性地去构建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科融合教学和知识的多维性,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综合学科应用能力。
把乐高教育融合进STEM教育中,把STEM教育理念带到乐高教育活动中,对于学习者乃至社会都是优秀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梁婷.中小学生STEM教育深度学习培养路径研究[J].名师在线,2020(19).
[2]李定宇.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项目式设计的探索[J].中国教师,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