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洋溢生活气息

2020-12-21 03:51常颖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常颖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正在向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转变。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体验”“课堂生成”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突显生活化特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8-0058-0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的情境,学生通过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氛围。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初步总结出如何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体验和课堂生成四个方面突显生活化特征,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

一、教学设计中突显生活化特征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蓝本,也是教师在整体备课过程中要完成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教师在备课之初就要确立儿童生活化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突显生活化确立一个基调。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是以儿童生活为线索架构教材的”“整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沿着儿童生活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逻辑展开。”也就是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到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以及生活常识等内容。因此也就让这门课程的生活化特征比其他课程更为突出。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设计充满生活化色彩的教学,这样可以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有效学习理解。

二、教学过程中突显生活化特征

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模拟生活中的部分特定场景,把生活背景迁移到课堂上,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模拟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里以更加轻松的状态参与课堂活动。

比如以“大家排好队”(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第3课)一课为例,“强调在公共场所有秩序,才会更安全、更有效率、更文明。”排队现象随处可见,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最为常见的校园“排队”现象,因此建议教师可在课堂上模拟一个进出校门时的排队情景。因为这样的排队是学生每天都会遇到的,所以这种情境再现于课堂中就会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排队习惯,进而让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知识输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在行动中的印象,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

三、课堂生活体验中突显生活化特征

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可将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这些内容,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容易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也会起到更明显的启发效果。教材中大多数内容的生活化色彩均非常明显,为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场景的创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风儿轻轻吹”(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中的第1篇课文)一课为例,包括四个栏目———风儿在哪里、和风儿一起玩、风儿能帮我们、风儿的“脾气”,还有一个绘本故事《风的朋友》。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利用“找风儿”的活动,让学生对风儿所产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对风儿的气息予以感受。当他们有了自己的觀察和体验后,教师再讲解这部分内容,学生势必会有更加深刻、全面的学习感受。这样做不仅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产生进一步了解,同时也在体验和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四、课堂生成中突显生活化特征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上课时是按照预设的一些活动进行教学的,很少会对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展开活动。其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无法预设的精彩问题的出现,往往可以给予课堂无比宝贵的生成资源。课堂活动中的“意外”,恰恰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与重点,教师要开展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在尊重与鼓励学生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引导。

比如“美丽的冬天”(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中的第13课)一课,教师安排了让学生动手画美丽冬天的活动。对于北方的学生来说冬天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冬天却非常新奇,因此学生笔下的冬天会各具特色。此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本源,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利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巧妙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意外”,让课堂成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接受生活教育的重要阵地。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和生活,要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在促进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援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S]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援

[2]孙彩平援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M]援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6耀7援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