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四个策略

2020-12-21 03:51潘成伟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堂策略生活化小学数学

潘成伟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为我们今后的生活服务,学为所用才是有价值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起数学生活化的平台,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则从生活情境导入、丰富课堂活动、课后活动巩固、文化拓展眼界等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8-0027-03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及三大教育本质,其中包括教育即生活的观念。在杜威看来,教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才对学生更加有益。我国近代学者陶行知在研究我国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之后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何谓有价值?学为所用,学习数学是为我们今后的生活服务,运用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该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关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活情境导入,使数学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自然贴切的情境导入,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心而发地主动探求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感受,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教学“轴对称”内容时,笔者先拿出学生们的美术课剪纸作品,在大家美美地欣赏之时问:“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剪纸作品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学生们一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笔者手拿几幅作品说道:“这就是。”学生们也仿照着找出许多轴对称图形的剪纸作品,他们在观察中发现了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之美。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把剪纸作品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把数学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钻研兴趣。

“图形的认识”一课中,笔者没有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而是直接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教室,因为教室中的物体要比书中的丰富得多,学生们立即有了谈论的话题,“黑板的表面是长方形,评比栏的表面是正方形,展示台的表面是三角形……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从直观到抽象逐渐抓住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假如只是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片,会有舍近求远且不够直观等等遗憾,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挖掘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从形象的实物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体会数学生活化。

二、丰富课堂活动,使数学趣味性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数学最大的特点是适用于生活,而且数学知识也来源于生活。假如数学脱离了实际生活就会变得空洞而乏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数学生活化的平台,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平均数”一课比较枯燥,怎么做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呢?于是笔者和学生们聊“考试成绩”,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平均数,通过对比一位同学数学成绩90分和班级平均分是90分,来启发学生思考:两个90分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含义和价值。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练习时笔者又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我国淡水资源的总储量和人均储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某市6岁以下儿童的乘车标准身高1.1米等内容。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堂中进行口算时,学生列式32+45,笔者接着追问:为什么用加法?学生答:因为是求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求总和用加法。结合生活的情景理解加法的含义,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在探究“32垣45等于多少”时,笔者又通过小棒图,具体形象地呈现了32+45的计算过程,然后将小棒抽象成数字,用数的集合圈形式引导学生们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接着笔者指导学生进行估算:77只小蜜蜂,是不是快到100只了。通过把枯燥的数字放到生活中来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生长点。

仅仅掌握算法,犹如空中楼阁,虽然一时很美丽,但又怎能牢固呢?“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只有根據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在清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方法,这应该是每一节计算教学中思考的重中之重,更是数学教师值得深入探究的核心。

三、课后活动巩固,使数学实用性

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将众多的知识内容展现在生活中,促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毫米、分米的长短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在课后实践活动时,笔者设计了大量动手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数学模型,比如画一画1毫米、1分米;找一找身边长度是1毫米、1分米的物体;用自己的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用自己身上的小尺子去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短等等,让学生在多种感知体验中掌握新知并应用于实践。

学习“人民币”的时候,笔者布置了“家庭超市”的课外实践活动;学习“认识钟表”的时候,又布置画一画的内容,用钟表记录“我的一天”;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又让学生去观察中国地图,了解一下祖国各地的位置分布……有效的课后活动把数学带到了生活中,学生们有了许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任何好的教材都需要有好的教师来使用,教师只有理解它的内涵、感悟它的精髓,创造性地利用它,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四、文化拓展眼界,使数学人文化

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蕴藏在其中的古人的智慧。数学文化会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和把握数学家的原始思想,让其感受时空穿越的力量,领略数学文化的魅力,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数学老师要把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数学史素养也是一位合格的数学教师所必备的。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结尾处,笔者讲述了古代分数的由来: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演变成现在的样子。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本来就喜欢故事的学生们听得入了迷。

在“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笔者引入了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的方法,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1耀5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耀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学生们十分感兴趣,也惊叹于中国祖先的智慧。因此,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递一些数学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而且也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使课堂具有深度和广度。

虽然数学是一门独立学科,但是并不意味要与其他学科割裂,与生活割裂。将生活化教学法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知识点、联系实际生活讲解数学知识,进而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生活化的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所以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从现实中来,再回归到现实中去,对于现代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该源于生活,借鉴生活,完善生活,从而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兰成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64~65.

[2]蒋仕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18):104.

[3]马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58~59.

[4]马胜连.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04):55~56.

猜你喜欢
课堂策略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激发学生质疑,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让一步 让学习真正发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