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这门学科对于大多数的理科生来讲非常重要,也是高考要考的一门综合教育课程。针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生物老师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创新与改变。老师不仅要在教材大纲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备课,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开展相应的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的去了解这门学科的隐藏内涵,在生物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信息。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任何阶段的学生都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了解相应的传统文化和内容,所以现在的教育行业也开始联合传统文化教育做出相应的教学活动,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而言非常关键,通过学习传统的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道德需求。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出高中生物课堂中,任课老师还是注重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我们必须针对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做出一个系统化的阐述和研究。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价值
一直以来,大多数的任课老师都认为生物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技能储备当中,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课堂质量上,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多的生物知识点,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基本上每一个学校关于生物教育当中提出的要求,都是让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技术上面有一个整体的提高,方便以后让生物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的生活或者工作当中。任课老师为了达到这样的教育要求,采取了很多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物科学知识,生物课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在生物教学当中,我们也能看出传统文化思想存在的影子,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在生物教学当中体会到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能促使他们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学习生物这门综合性学科,这对于他们提高自己的生物知识技能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生物教学当中渗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这个社会,结合现有的生物科学技术,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有趣。另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在提高生物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能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思维理念。
高中生物从本质上就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技能和生物科学,在了解这些生物知识以后可以方便他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生物技能用于生活和生产当中。简单来讲,如果能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生物知识,对于生物老师来讲,生物教学的质量也会有质的飞跃。
二、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生的压力过大
每一个高中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学业压力或者生活压力,而且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一些,所以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少,另外也要面对着升学的压力,所以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高中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学习、学校和社会上面的影响,所以高中生需要在这种阶段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用最棒的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上的压力和学业压力。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站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角度着想,通过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或者心理辅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生活,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如果学生的压力过大,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以及其他学科的顺利开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生物教学和传统文化不融合
一般情况下,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理解为什么高中生物课堂需要渗透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高中生物和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本就没有任何的联系,高中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技术类的课程,生物老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在生物这门课上的学习能力。所以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生物课堂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非常有限,除此之外,也没有相关的文献和技术研究,更好地让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融合在一起。所以生物教学和传统文化渗透非常难以正常的联合发展,想要顺利的融合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当下高中生物课堂不能顺利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大原因。可是如果不能渗透文化教育,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形式局限在固定的圈子内,进而使得学生在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方面无法兼得。
三、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创造情景,深入传统文化
古诗词一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要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将诗歌作为情景创作素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情景法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高中生物课堂学习的状态内,能够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去学习生物知识,这样才能保证生物课堂效果的高效。比如说,生物老师在给学生讲述物质循环的时候,就可以引用相关的诗句,创造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当花朵被风吹散落在地面上,花的生命和价值就此结束了吗?让学生根据这样的情景进行相关的思考,再结合相应的生物知识,做出一个科学的解释,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生物知识,也能在无形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以诗词的方式创造一个情景,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在诗词的背后看到相应的生物原理,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除此之外,这种文化渗透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物质循环,还能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我们也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引用相关的传统酿酒文献,让学生用生物原理去分析其中的发酵过程和掌握微生物的有氧、无氧呼吸,这也是情景教学深入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促使学生站在生物学习的角度上,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另外,要想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深入推动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求生物老师提升文化素养。生物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非常有义务不断地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为高中生物课堂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做准备。生物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储备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生物试题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相关的情景当中体会生物这门学科的别样魅力,收获到不一样的學习心得。
(二)深化思想,凝聚情感
在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意识也较以前有了更大幅度的提升。在高中生物相应的教学要求当中,我们必须要保证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思想心态,乐观的学习态度,清晰的学习目标。学生要有一个健康的作息计划,科学的学习时间,在生物教学当中,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他们生物学习的整体质量。而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更能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生物这门学科对语文、历史等都有一定程度方面的涉及,所以通过普及学生的传统文化理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去探究生物科学技术,在生物学习当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底蕴,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观。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技能。
高中生能够朝着身心健康方向发展更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发掘出生物这门学科的内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这一门学科的魅力。
(三)传承传统文化,升华课堂教学
高中生物教材上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说生物教材在讲述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这一章节的时候,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严禁无节制地砍伐树木,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惨重的破坏。其实这就暗含了人与自然要和平相处的传统文化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衔接群落演替的生物知识点中,告诫学生要与自然友好相处,体现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传统文化贯穿生物教材,所以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水平,更好地辅导学生学习生物专业知识,从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人生发展观,懂得爱护生命,尊重自然,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规则打下夯实的基础。高中生物课堂能够和传统文化教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课堂质量更大程度的突破和提升,整个课堂教育的层次也会变得更加高级一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信息化水平
从生物老师的角度出发,老师要积极地去学习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同时灵活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必须要全面地掌握本节课要讲的生物内容,只有老师深入地了解本节课的教材要求,才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将这些知识点和文化教育以视频的方式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制作视频也往往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多媒体视频的应用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设备之上,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引进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平日里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开展生物学习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养成一个好学的习惯。通过互联网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提升生物这门学科的整体素养和专业能力。老师在给学生讲细胞增殖与分裂这一章节中,可以播放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和思考,用生物知识去了解生命的奥秘。另外,根据生物的教材信息,老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关于爱护生命课题的研究,例如如何有效的预防癌症,细胞的发育过程等等,让学生以传统文化表达的形式在学校的专栏上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四、 结语
尽管当下生物教学活动中联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多人并不理解高中生物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但是更多的教育工作人员要迎难而上,在生物学科教育当中,灵活地融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生物知识,掌握生物教育内容,让生物教育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燕艳.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9(10):59-60.
[2]白光成.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J].中学生物教学,2019(4):31.
[3]李影.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4(15):240-241,248.
作者简介:苏秀英,吉林市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