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执中等
从小到大,我们常听很多人讲两种句式。每次听,都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一时无法反驳。其一:“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其二:“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怎么得了?”
比如,你不爱收拾房间,其实也没多大事,可是架不住老妈天天唠叨:“连个房间都整不清楚,你这样下去,以后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家里岂不成垃圾堆了?”像这种说法,你要怪她无事生非吧,可你确实也有不对的地方;你要说她小题大做吧,可人家说自己是以小见大。左说不是,右说也不是,很麻烦吧?这个特别容易把人带到沟里的逻辑陷阱,就叫作“滑坡谬误”。
所谓“滑坡谬误”,就是看一件事不顺眼,可又找不出什么大问题,所以就把这事推向极端,来突显其中的坏处,就像把你放在一个滑坡上,从后面一推,让你一下子滑到沟里,本来没事也变成有事。
很多人在分析严肃的社会事件时,也会陷入这种滑坡谬误。社会上出点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有一堆人跳出来说什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可最后往往被证明是杞人忧天。
那么,滑坡谬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导性呢?这是因为人作为一种高级智慧生物,会有一种本能的“秩序偏好”。也就是说,人们会特别喜歡从变化与成长背后找出趋势、规律。比如这段话: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怎么样?是不是很发人深省?可是别忙,你把它调换一个顺序再看:命运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习惯,习惯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思想。是不是同样觉得头头是道?甚至你还可以试试把顺序打乱:习惯改变思想,思想改变性格,性格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居然还是觉得有点道理,对不对?
为什么正说也是理,反说也是理,甚至乱说还是有理呢?不是因为其中有什么既定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顺序,而是因为只要一段话“长得”很像是有一种循序渐进的趋势,听起来就好像特别有道理。
然而,也正是因为“渐进的秩序感”有这样的魔力,我们才更要警惕,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这种偏好带到沟里,把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当成天经地义。比如,我们都读过《礼记》中的这样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看这里头的趋势,环环相扣,短短几句话,就描绘出了一整套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知识到德行、从个人求学到天下太平的流水线。用来鼓励学生用功读书,可说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里头说的顺序关系,真的是必然的吗?一个人真的非要有“齐家”的能力,才能“治国”吗?一个人如果对“格物”没兴趣(比如一代大儒王阳明),他就势必“心不正”吗?这段文字,说的究竟是一种实际规律,还是只是作者的期盼与推断呢?当你想到这一层,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链条只是一种可能。换句话说,滑坡谬误的结论不一定错,但是不具有必然性,所以不能当成严格的逻辑推导。
那么,在明白原理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这类型的谬误呢?在此提供两个思路:第一,回归效应;第二,集中议题。
什么叫“回归效应”?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物变化都不是像滑坡那样一直滑到底的,而是起起伏伏,围绕着一个正常值上下波动。所以,当你觉得有可能出现极端的时候,反而往往意味着“回归正常值”的时候快到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有人经常抱怨青少年玩游戏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岂不是大家都不工作、不学习了?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紧张,因为即使没有这些人在旁边叨唠,很多事情的变化也不是线性,而是波浪性的。
接着说另一种思路,也就是“集中议题”。比如,某地有所大学曾发生过一起争议,当校园全面禁烟时,因为一些老教授多年的烟瘾实在戒不掉,所以学校就打算在校园里开设几个吸烟专区。结果,这个专区引发了少数学生代表的质疑,他们跟校方之间的对话,大意是这样的:
“如果因为有人想抽烟,学校就要设立吸烟区,那么还有人想喝酒,学校是不是也要为他们设立喝酒区?那还要不要设立麻将区、火锅区?”
“同学,请等一下,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吸烟区……你们对于这件事,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就是在问啊,那同样的道理,以后是不是还要设立喝酒区、麻将区?”
“等等,还是那句话,现在讨论的是吸烟区……至于以后要不要设立喝酒区什么的,那是之后再讨论的问题。现在只讨论吸烟区……”
这个对话过程,就充分展现了讨论问题时,一方试图“推动滑坡”,带出某种“趋势”;而另一方呢,则不断集中议题,避免事情的焦点跑到其他地方。
总之,滑坡性的思维,根源在于人们偏好相信循序渐进的趋势本能。一方面,它能产生某种不言而喻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不相干的事物掺杂进来,让讨论动辄上纲上线,彻底失焦。而有了“回归效应”与“集中议题”这两招心智防身术后,再去看类似的问题时,你的思路就会清楚多了。
(摘自《小学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张云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