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播,石 彦,高廷益,陈传好,陶 恒
(1.蚌埠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4)
高等教育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必然需要直面应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发展和防控形势的不断推进,对高等医学教育从人才培养理念、具体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与医学生的“心理统一体”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冲撞与压力[1]。为了有效深入地贯彻和实施新形势下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高校医学教育的风向标从传统的线下课堂面授形式向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电脑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教学的转变是一个顺应新挑战的自然过程,“互联网+教育”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线上教学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空前关注,这种大规模开放式的远程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与课堂教学不同维度的教育体验[2]。如何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形式下高校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把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遇,利用非常时期的教育契机更高水平地塑造具有胜任力的医学人才,这赋予了医学教育工作者们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3]。
《系统解剖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必修主干课程,担当着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的“基石”和“启蒙者”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门课程在特殊时期如何超越以往教学模式层面,实现从线下面授和标本辨识向线上教学的有机转化,有效减少和规避线上教学的短板和劣势,发现和分析解决教学模式改革中附带出现的问题,这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起的重任。为了在医学生和线上教学之间这道“鸿沟”上架起一座凝心聚力之桥,我们在《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思考和总结,希望通过这个特殊时期的历练,变困难为机遇,极大激发医学生学习的无穷潜力和巨大能量,保证和不断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1 政策和措施疫情初期,根据教育部和省文件精神,学校上下及时做出响应,出台具体方案。本教研室迅速成立由主任、副主任和教学秘书组成的线上教学领导小组,落实责任、行动在前,针对《系统解剖学》课程线上教学特点创新思路,制定可行性方案;通过学校、院系和教研室三级线上教学技术支持系统,对教师进行线上技术辅导和培训,以消除任课教师对线上教学技术手段的担忧和畏难心理;利用微信群、QQ群定期开展线上教学大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并适时推送优质线上教学相关学术文章;对于思想顾虑较多的教师,实行精准“思想帮扶”,保证每一位教师不掉队,真正让任课教师做到理清思路、沉心静气,把工作和心理重心尽快转移到线上教学中。
1.2 教师“思想备课”教师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制定和实施者,对教师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观念、消除对教学改革的回避和倦怠感、保持和增强教学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4]。疫情背景下教师突然失去了熟悉的教学环境、熟悉的教学流程和日渐适应的教学节奏感,转而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学阵地、心存畏惧的线上教学技术手段和网络自我形象展示的不适感,使得教师对已经到来的教学改革之潮不知所措,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应对[5]。提高医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让其从思想上对线上教学有一个深刻而清醒的认识,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不断提升教师线上教学的胜任力和把控感,只有这样,教师心系教学、心系学生的这份初心才能通过网络这个无形桥梁与“宅家”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深度融合[6]。
在任课教师的“思想备课”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上。线上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教学“搬”到网络上,而是要根据线上教学自身的特点,对教学策略等重新梳理、精心设计,课既要上得有深度,更要上得有温度,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线上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本质上没有脱离教育的初衷,线上教学最终还是要归属到学生线下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在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因此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参与度、与老师线上交流的满意度以及自主学习导向力的提高与否都会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高强度的、单一僵化的线上知识输出无法换来屏幕另一端学生高质量的上课体验,线上教学如果“重形式、轻内容”,就会使得教学的付出与效果形成差距,就会失去高等教育的基本遵循、基本立场和基本规律。
1.3 “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魂魄,“以生为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教师和课程的三大学习交互因素中,学生永远处于主体地位,而要从实质上真正突显学生这种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导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就摆在了首要的位置[7],前期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8]。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大规模开展的潮流给《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次向更深更广层面扩展延伸的改革之机,从教育初心的角度来说,改革的重心毋容置疑要放在如何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关键点上。
疫情造成了医学生与教师和学校之间的物理和心理上的“鸿沟”,医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温暖和教师的激情,取而代之是手机和电脑的方寸屏幕,这种分离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无力感和厌倦感,在心理上形成消极的学习体验,同时伴随着监管机制的缺失,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和时间难以保证,逐渐失去对线上教育的信心和向心力[9]。因此线上教学仍然而且必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线上教学,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专注力、学习态度、自我约束力等与线上教学过程有机匹配和融合,让教师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任务、内在需求相适应,持续性地完成通过线上教学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
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的是一种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能够感知到教师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关注,学习中的困惑和反馈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支持和鼓励,在这个基础上,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10]。学生的“学习存在感”也决定了教师的价值感,也是促进和激励其后续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线上教学必须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统一体”的持续性和完整性,保证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处于割裂的过于强调角色感的分离状态。所以,我们在《系统解剖学》线上教学过程中,除了在思想上提高占位,认识到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遇,还需要在线上教学策略上探索一些具体措施和技巧,保障师生共同体的稳定和良性循环,在这种超越空间距离的师生共情的状态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自我调控和提高者。
2.1 课前积极准备线上教学开始前两周,在学校三级联动机制的战略部署下,教研室线上教学小组迅速统筹安排、出台方案、对接教师、落实任务。通过线上教学技术支持系统对任课教师进行在线培训,磨练技术,提高线上胜任力;组织教师对《系统解剖学》线上教学资源和本教研室现有的线下资源进行摸底和整合;根据学校线上教学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文件精神,对线上众多教学软件和平台进行比较和分析,甄选出符合学校和课程实际需要的种类。根据《系统解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选择“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线上班级构建的阵地。考虑到学生在家面对众多学习软件会出现顾此失彼、疲于应对的局面,为了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采用“超星学习通”自身的线上课堂或者配备另外一个教学直播软件的形式,如“超星学习通”+“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钉钉直播”等。
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针对不同专业建立不同的班级,在班级界面及时发布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进度等;提前建立任务点,包括各章节每个学时的教学PPT、图谱、相关的教学录像等,同时设立特色板块如“知识拓展”,里面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临床知识、临床检查手法以及临床案例分析等;根据多媒体课件呈现认知理论,对线上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增加视频和动画比重,并适当采用游戏奖励等手段抓住学生眼球,同时注意呈现内容情境转变的频率,提高记忆效率;课前教师设立一些与临床相关的综合性题目,通过讨论板块发布,学生参与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制作“预习任务单”并上传,“预习任务单”包括自我设定下一章节的学习目标以及在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2.2 课中实时互动线上班级的建立,使得学生在课前就可以接触到相关教学资源,并且通过“预习任务单”等模块让学生提前“热身”。但是让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找到存在感和兴趣点,还需要在线上直播课程中多下功夫。师生之间的网上互动和交流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任课教师通过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与学生提前沟通,一方面消除陌生感和隔阂感,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心理期许和愿望,以及渴望的学习方式,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每位任课教师在网络直播平台教学中,尽量调动平台上多种手段促进教学,同时将自身教学形象和声音与教学技巧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腾讯课堂为例,直播中教师选择不同模式,使用较多的是PPT分享,通过这种模式,教师将自己的课件与声音结合,采用翻页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线上学习注意力时间相对课堂更为有限,需要介入一些新鲜的有冲击感的环节,如画板、画中画、举手和讨论区等手段的运用。例如在阐述“关节的运动”这部分知识时,以往课堂面授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肢体语言展示关节的运动方式,如什么是屈、伸等,但是PPT分享模式一般只有声音的输入,这时教师就采用“画中画”功能,通过摄像头将自己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依然可以展示关节的运动,同时通过这种教师形象的适时显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同时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感。根据注意力研究结果,学习者保持注意的时间有限[11],所以直播中教师定时安排举手提问和现场测验等环节进行调节和过渡,在学生线上回答问题过程中采用表情符号或者积极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表示赞许。充分利用讨论区,行使现场问题呈现和答疑的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将分享屏幕和播放视频模块与PPT分享穿插结合,极大调动学生不同学习通路,促进深度学习。
2.3 课后及时反馈课后反馈对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是否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是否得当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12]。从任课教师层面,通过QQ会议等每周一次集中线上开展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师提出的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和困难由线上教学领导小组逐条收集整理和解决。从学生层面,利用线上班级的作业和考试模块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凝练和掌握,依据“预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加强对知识框架的建构;通过“成绩统计”、“学情统计”和“课堂报告”等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的平均完成率和平均分、章节任务点平均完成率、课程讨论区的参与度等基本情况,并将数据的统计结果反馈给学生;通过QQ会议等定期召开线上学生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记录并归纳总结,妥善解决好学生的诉求,对于诉求比较强烈的,尽可能地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的疏导和支持;针对线上教学效果展开问卷调查活动,目前已在2019级“卓越医师实验改革班级”完成调研,结果显示《系统解剖学》课程网上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满意度为77.3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满意度为81.19%,师生之间交流的满意度为73.49%。下一步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研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持。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将线上教学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推向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前沿阵地,医学教育工作者无疑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义不容辞的实践家。通过《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洞见线上教学的本质,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医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上,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学经验,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担当所向。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是尽量避免一味地将线上教学与面授教学相比较,转而需要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和衍生的教育内涵,抓住其“魂”,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而不是割裂的对立的眼光看待线上教学;二是线上教学使得教师与学生相互远离,这恰恰给了学生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空间和一个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身学习力的机遇,在这个空间里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相对于面授教育,学生的监管力可能会出现下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给学生空间感,又要在心理层面和学生融合在一起,通过线上教育形式与学生展开真正的教育交流;三是线上教学过程不是铺天盖地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不加选择、不加设计地通过网络推送给学生,而是要求教师要用理论武装头脑,对教学目标、手段等不断进行仔细斟酌、推敲、修改和完善。
疫情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自我变革的战役,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看待教育。教师一方面需要高速全面地提升网络信息技术,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尽快转变线下教学理念,对面授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上重新“洗牌”,艺术性地运用线上教学的技术手段,提供给学生满意的线上体验,而不是仅仅充当教学资源的推送者。我们通过任课教师的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教学手段的创新等逐步构建起适合《系统解剖学》实际的线上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将线上教学效果切实落到学生的自我提高、完善和发展上,顺应线上教学的自然规律,顺应高等教育的初心导向。只有对线上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和反思,才能正确把握住线上教育的脉搏律动,避免出现线上学习形式大于内容的局面,真正修炼好学生自我导向、自主学习的内功,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发挥其巨大的学习潜力和激情,让线上教学向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