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辩证逻辑

2020-12-20 14:15冯楠楠
关键词:历史时代发展

冯楠楠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它意味着中国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具有新的社会矛盾,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呈现出新的社会问题。新时代的核心主题和根本任务是使中华民族强起来,强起来是对站起来、富起来发展阶段的新飞跃。想要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就要准确理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全面把握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三者之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辩证关系,深刻理解新时代强起来的内在意蕴和丰富表征,不断探索新时代实现强起来奋斗目标的实践路径和现实要求。

1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渐进性的过程中,在某个历史节点上会出现渐进性的中断,即历史飞跃。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新中国实现的三大历史性飞跃,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发展的三个历史性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了一个艰难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辛努力共同完成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国内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山河破碎,人民遭受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残酷压迫,面临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双重艰巨任务。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跟外来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历史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顽强不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命运,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备受欺凌的状态,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全新的历史纪元。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基础薄弱。面对国内一穷二白的发展困境,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实行“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新中国真正站稳、站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对客观规律认识不足,造成发展实践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曲折。此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固有模式,开始探索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和体制。同时,立足我国实际,顺应人民意愿,合乎时代潮流,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坚定的发展信心,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讲话时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即把经济建设放在社会发展的首位,作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和中心,开放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大胆探索并发展试点,解开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死扣,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施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产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逐渐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尽管解决了温饱问题,使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富裕不等于富强,如何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跃升成为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解决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高瞻远瞩、谋篇布局,直面现实问题,开启中华民族新征程的探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战胜各种风险,赢得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合作共赢,积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新时代的开创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由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的转变,促进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性飞跃。

2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理论逻辑

历史性飞跃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前进性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因此,新时代的强起来不是脱离于站起来、富起来的孤立的发展环节,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是存在层层递进、内在统一关系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前一发展阶段为后一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后一发展阶段是对前一发展阶段的接续发展和超越进步。

站起来是指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除被压迫和被奴役的状态,摆脱长期被蚕食和被殖民的境地,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人民获得了存在的权利,因此,站起来是富起来、强起来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条件。富起来是指邓小平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的是侧重于经济建设,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共同富裕。富起来使国家获得存在的尊严。富起来必须建立在国家独立的基础上,同时,富起来为站起来提供切实的保障,如果没有富起来,那么站起来也是不坚实、不稳固的。强起来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由“大国”转向“强国”建设,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是比富起来更完善、更全面的发展阶段。强起来还意味着我们有更大的发展活力和国际影响力,有更强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它使我们获得了存在的价值。

恩格斯指出:“逻辑的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4]逻辑以历史进程为前提条件,但又摆脱历史形式的偶然因素。深刻理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辩证逻辑,就要明确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递进超越。一方面,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虽然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发展重点,但三者是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在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站起来是政治的独立、自主和自由,是前提条件,也是重要保障,没有1949年至1978年攒家底的三十年,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富起来。富起来是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是坚实基础也是过渡环节,没有富起来的发展成果,也就不可能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强起来是全方位发展、综合实力强大的表征,是建立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和成就之上的,又是对站起来、富起来的超越和进步。另一方面,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是不断发展和超越的三个阶段。站起来是我们国家自立的表现,不再受外来侵略者的奴役,逐渐摆脱他国的肆意干涉,获得了发展自主权;富起来是自尊的表现,它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和发展动力;强起来是自强的表现,它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更有活力和潜力,不仅立足现在而且指向未来,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从国内走向国际,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强起来意味着我们能够参与建构更为公正的世界秩序,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并为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强起来建立在全方位的历史成就基础之上,具体有以下四个重要表征。第一,各方面发展水平比较高,发展更有活力和潜力。经济方面不再仅仅是注重高速度的发展,而是高质量的、创新型的发展;政治发展更加注重民主,保障人民的各项政治权利,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发展日益繁荣;社会发展更加追求公正、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日渐殷实,消费观念和水平日趋提升;制度法制建设更加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日益显著。第二,社会各方面凝聚合力增加,已形成良好的发展秩序。我国社会的发展方略经历了从“两手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深刻变化,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更加注重多种要素的合力推动。新时代的强起来正是基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更全面、更系统、更完善、更科学的发展。社会发展更加注重追求公正,建立健全了各种预防和解决矛盾冲突的制度机制,以协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新时代注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每个人为新时代奋斗的智慧、热情和潜能,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之力。第三,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如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仅是学习者、追随者,很多方面也成为创造者和领导者,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尊重和存在价值,不再被动地受制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是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更有实力地积极参与和建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但我们的这种影响力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制性影响力不同,这是建立在和平、合作框架下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中国智慧基础上的影响力。它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展现了我国所设计的美好方案正在不断为世界人民所认同、接受,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强起来还表现出自我批判、自我纠正、自我革新、自我发展的特征。强起来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发展新目标,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逻辑新起点。尽管目前我国的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依旧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还存在着结构性发展失衡等问题,比如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不同领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活力和潜力依旧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我们的经济总量发展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水平依旧很低。这意味着实现强起来的发展目标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

3 新时代实现强起来奋斗目标的实践逻辑

历史总是在接续前人奋斗和不断拓展的实践中阔步前进。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同一个过程,统一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5]站起来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富起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起来拓宽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道路是一脉相承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始终如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是坚定不移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把新时代强起来的理想目标变为现实,需要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坚守发展道路,坚持发展理念,坚定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实践方式,丰富实践内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凝聚起磅礴力量。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严峻复杂的环境挑战下,为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提供根本保证。列宁指出:“任何革命运动,如果没有一种稳定的和能够保持继承性的领导者组织,就不能持久。”[6]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稳定且能保持继承性的领导者组织,是坚强有力的执政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将沦为空想,实现新时代强起来的发展目标也必将沦为空想。因此,中国想要从大国走向强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一方面,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质和优势决定的。作为先进性和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诉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追求,能够为实现强起来的发展目标提供根本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力量。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各种矛盾凸显期。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我国的发展有着全局性、深刻性、长远性的影响;而各种矛盾凸显期的复杂性、紧迫性、严重性甚为罕见。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合理解决发展起来以后遇到的诸多问题,有效应对各种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极力抗击各种灾害和风险,协调处理建设过程中爆发出的利益冲突,科学应对国际上存在的扼制中国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营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第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汹涌激荡的世界洪流中为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提供思想引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目标的科学理论,能够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一方面,新思想能够为实现强起来的发展目标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强起来的奋斗目标,从现代化建设角度看,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人民发展角度看,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国际关系角度看,是要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成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新思想能够为实现强起来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科学且具体可行的战略指引。新思想在行动纲领层面集中表现的“十四个坚持”,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更是实现强起来发展目标的具体实践要求。同时,为有效保证强起来发展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的具体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在此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最终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变与不变的发展中为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提供道路指引。历代人民艰辛奋斗的实践充分证明,偏离社会主义原则、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断探索和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可以说,这条道路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和开辟出来的,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体现人民意志和正确抉择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重要论断,这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而且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新的历史方位使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成为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的鲜明标志和重要表征;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但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并没有变。一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实现新时代强起来的发展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要明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新时代新作为将改革推向深入,坚持科学的新发展理念,创造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为实现强起来的目标指引正确的道路和方向。

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协调矛盾利益冲突中为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提供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在社会形成的合力中,在所有发展要素里,在解决各种矛盾时,人民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合力的决定因素,人民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的利益是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准则。新时代实现强起来的发展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7]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和任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决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不能丢掉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不能改变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根本立场,时刻要与人民保持一致。其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是历史进步的创造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评价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他们决定历史的走向,推动社会的前进。其三,不断满足人民需要。人的需要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新特点,人民的需要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加大力度发展生产,更好地满足人民在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四,时刻保障人民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提升人民的安全感。

4 结束语

从历史维度看,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是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历史出现飞跃性发展的表征。从实践角度看,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是环环相扣、不断递进的发展进程,它们有效融合于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不断持续深化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从未来指向看,它们也将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

猜你喜欢
历史时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