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宁蔚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
2019 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标志着“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此背景下,职业技能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结合也将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1+X”证书是指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种制度设计。其中“1”是指学历证书,是学生在职业院校完成规定了教育阶段的学习后并考核合格后取得的证书;“X”是指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根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取得本专业所需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或社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的是社会工作所需的个人综合能力。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大多侧重于以学历证书为主的基础教育,而忽略了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跨界性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需要将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学历证书与体现现代产业或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水平 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1+X”制度的出台,可将学历教育和社会用工需求、自身发展规划结合。学生既可以学到基础文化知识,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也可以根据专业对口单位用工要求或自身的职业规划,自主学习考取多类职业技能证书。这种制度安排是科学教学制度与就业选择的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特点。
目前业界关注焦点无疑是如何处理好1 与X 的关系。其中1 为基础,X 是拓展。两者互为衔接,相互促进。这就要求一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相互对接;二是X 证书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核心课程相对接;三是X 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教学过程相统筹。处理好二者关系,不仅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齐头并进,更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职业技能考试倒逼学生自主学习,倒逼职业院校主动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推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不断丰富,让职业院校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教育品牌。
我院是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认可的优质船员培训机构,办学资源丰富,是“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湖北水上应急训练基地”“船员考试评估基地”“长航系统干部培训基地”“武汉市定点培训机构”,具备完备的培训项目场地、设施设备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因此,我院邮轮乘务专业上岗要求的“四小证”“船员证”等海洋类技能证书都可直接在校内培训并考核合格后获取,这为我院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目前,我院先后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武汉汉南绿地铂瑞酒店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我院拟在2020 年与相关单位合作设立订单班,为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便利,解决学生后顾之忧。
我院隶属于长江通信管理局和湖北省教育厅,是一所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航海类院校。 学院开设的航海、轮机驾驶等专业的实训课程资源可以互通利用。例如专业课与海洋有关的课程或海上紧急救援实训项目等可以由航海专业老师主导完成。此外,我院作为长江通讯管理局唯一的船员培训定点单位,在业内积累了较高知名度,这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打造职业院校的邮轮专业人才培养就变得十分现实,因而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品牌教育也是就业培训的重中之重。
“课证融通”要求学历课程体系与专业技能证书内容互融互通,通常采用“免修正、内容强化、内容修补、能力转化、新增课程”等方法进行书证通融设计。在对接融合过程中,尽可能将X 证书要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补充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此基础上,进行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法、教材”与X 证书融通。具体做法:一是鼓励教师考取多类技能资格证书,以此带动学生考证积极性;二是提倡走出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并结合考证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三是依据“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设计“1+X 证书”制度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对于未来不会从事邮轮工作的学生,可开设酒店和导游方面相关课程,挂钩相应技能证书,为学生转岗和职业选择提供便利;四是组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课程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校本教材的编写,内容要以学生为中心,以X 证书为抓手,提高教材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尝试建立学分银行,即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期间,通过参加校内组织的“四小证”或“海员证”等相关职业培训课程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时,可以按照规定兑换成相应学历课程的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融互通。
实现教学过程与X 证书有效衔接的最佳途径是搭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情境。需要将课堂“搬离”教室,改变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一是利用校内技能证书培训场地、3D 仿真实训室、企业实习基地等,创设职业化的学习情境,强化专业技能的模拟培训,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真实技能培训体验,还可以为四小证等技能证书的考取奠定基础;二是采用SPOC 混合教学法,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网络社交平台为媒介,打造在线课堂,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定期邀请邮轮企业资深经理或在邮轮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远程参与进课堂,比如设计“邮轮大咖大学堂”“学姐学妹交流会”等环节,提升学生对邮轮职业的认知,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克服恐惧邮轮的心理。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在对我院邮轮乘务专业学生的访谈可知,“没有目标”“不知道学这些干什么…”等是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高的根源所在。而在被告知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考取相应技能证书或是该课程授课老师能为考取技能证书提供指导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有所转变,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以X 证书为指引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度,也能保证专业课程教与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对邮轮乘务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视反过来也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提高多类专业技能考证通过率,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身职业定位和为就业提供多项选择。因此,我院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增加学生对邮轮的认知,加强学生对专业重视度,提高学生服务技能,帮助学生找到职业定位,以便满足邮轮产业市场需求。
随着邮轮旅游在国内的日益升温,邮轮专业人才面临巨大缺口。“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邮轮乘务专业转型升级是一次机遇。若能将“1+X”证书制度与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相匹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也能够满足邮轮旅游市场对人才的标准,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也能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提升邮轮乘务专业办学水平,打造邮轮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