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生态平衡构建

2020-12-19 15:39伍志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人文

闫 恒,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 贵州 550001)

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科学技术的影响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并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效应,对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也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以及需要我们回答的新问题。对于目前致力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国来说,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科学进步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平衡日趋强大的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全面研究并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理张力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推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当代的尖锐对立及深刻原因

第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尖锐对立。当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崇至极。理性凭借科技的力量揽权怙势,科学技术的世俗化本身是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历程,但是,将非理性视为异己并加以排斥,使理性神圣化,成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主宰,这将导致科学技术的发展倾向于极端主义趋势,即,唯科学主义,其内容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一,科学知识能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难题,是人类知识的典范。其二,在一切研究领域中,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确定无疑的知识只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其三,宇宙万物所有方面都应遵循科学精神。唯科学主义将科学作为唯一的知识形态,坚信科学能够正确阐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效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从而获取优势地位和权威,并对一切非科学的知识形态进行贬抑和排斥。

理性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理解为绝对真理,使其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否定和贬抑其余一切文化。他们相信人类通过科学知识与方法,能够认识和掌握所有事物。否认人文科学存在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本质。由此,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由分野走向了对立,这种对立在社会学之父、实证主义者孔德那里表现得更加激化。孔德依据自然规律不变性的普遍信条,提出“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哲学除了在社会研究的体系之外,它根本无法实现对当今时代的统治,必将从之后的避难所中被驱逐而出。问题在于,社会运动必然服从于恒定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被人的意志所支配”[2]。在孔德看来,人类已经迈进了一个以实证科学为一切价值判断准绳的科学时代,其他科学的发展乃至社会科学的建立均依赖于科学理性的运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亨普尔等人以逻辑经验主义为基本立场的科学观直接推动了唯科学主义的发展,他们将可实证性作为划分一切命题是否具有意义与科学性的首要标准。认为“科学属于强调客观性的认识世界,而意识形态属于体现主观性的内心世界,它所使用的语言能够传递思想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并没有阐释任何经验事实,因此对认识没有实际意义”[3]。这是难以进行对话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世界。

出于对科学主义的对抗,人本主义者们强烈的攻击和贬斥了科学与理性的作用,认为科学只不过是人类意志的工具,除了计算、度量之外,一无是处,并无实在意义,不能为人类提供思想和价值判断的尺度。在现实中,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巨大成果的同时,战争与科技工业化的极度发展也给自然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曾经向人类许诺无限发展的科学给予了人们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如何克服科技自身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系列潜在或明显地消极影响?人本主义者们则认为只有非理性的情感、意志、体验、本能。他们批判科学抹杀了人类的情感和个性,将人类禁锢在外在的逻辑与机械的世界之中。他们把科学的目的、价值仅仅归结于强调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功利主义,从根本上掩盖了科学的文化和精神的意义与价值,而功利主义的恶性发展将导致现代人道德衰退、人生根基丧失、灵魂空虚、精神沦丧。

由此,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各执一端。科学主义将科学与理性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力量,认为除科学以外的学问毫无价值,即使有也微乎其微。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批判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个人价值、个人中心等。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与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的物质欲望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对立,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了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对立,在精神层面造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第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的深刻原因。应该看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合理的一面,对推动二者各自的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们把各自的理论发挥到了极致,在客观上形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的理论根源。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注重人伦修养的人文文化。宋明理学家即使讲“格物致知”,也仅仅局限在人的修养、政治事物和社会关系的范畴内,所以胡适先生说:“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没有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任何重大贡献。”[4]确切的说,中国古代是有技术而没有科学,比如中国是世界公认最早观测天象的国家,并留下了最精确、丰富的天象记录,却没有发展为天文学。由于中国文化中科学文化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近代中国国力衰弱,国家主权被帝国列强破坏殆尽,从此迫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丧权辱国的不归路,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都痛感闭关锁国后造成的陈腐落后,认识到只有接受和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先进科学才是强国之根本。所以,在清朝覆灭之后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出现“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以及1923年的那场“科玄论战”的爆发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改革开放中,国人大量的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科学成果,更加清楚的意识到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巨大差距,痛定思痛,曾一度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但中国两种文化的割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初现端倪。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科学文化及其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撑,生产力提不上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片面地提倡、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也会导致意识形态总体结构上的失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漠视人文精神,不但科学技术搞不上去,还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也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已懂得,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建立必要的张力是何等的重要。

二、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建立合理张力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在人类社会的广泛应用,科学常常占据主要地位,人文精神却受到了排斥而失去立足之地。但应该看到,人类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仅有科学是不够的,需要对人文精神加以丰富和提升与之共建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家园。因此,积极探讨在我国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理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变得至关重要。

第一,科学发展对人文精神的呼唤使二者间保持合理张力成为必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不可能均衡的去支配人类社会生活,如果只重视其中任意一方,却贬抑另一方,势必导致二者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严重失衡。而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人类社会才得以平稳发展。如今,技术滥用造成的人类社会信仰危机、道德沦丧,迫切要求在人类生活中保持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必要张力,以此来调节二者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确保人类社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因此,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建立必要张力不仅是历史的结论,更是现实的迫切需求。

首先,从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上来看,二者如同砝码置于价值天平的两端,而在人类现实文化生活中,科学精神被人类推崇到了万能的地位,人文精神却不断遭到了冷落,栖身于社会的偏僻一隅,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天平发生严重倾斜,偏离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合理界限,也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生态平衡。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现代科技无限的创造力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奇迹,极大地满足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物质需求,人们对科学理性加以过分的赞美和推崇,致使科学思维、量化的指标成为了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和尺度。人们崇高的非理性的价值理想被理性的科学所取代,科学代替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成为了一种终极价值。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甚嚣尘上,而人文精神却不断遭受挤压,甚至被抛之脑后。

其次,近现代以来,科技被人类尊崇为可以应用于一切领域并具有无限威力的锐利武器,人们被科技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耀眼光环所遮蔽。他们对现代科技充满了无比乐观的信念,他们认为只要手握科技之剑,人类社会的发展定会拥有光明前景。然而,经验事实表明,技术的滥用将会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给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各种不良影响。战争对人类生命极大的摧残,肆意开发对环境大规模的破坏,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难题给那些对科技盲目乐观的人当头一棒,面对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严重失衡的残酷现实,我们必须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二者的概念以及明确二者关系的重要性,并予以合理的调适,在发展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用人性意识的觉醒来审视科学技术的趋利弊害,避免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社会发展迷失方向,人类心灵无所归依。

最后,科技的强制力随着工业经济的滥觞融入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征服了自然,将人类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但是,科学精神单向度的片面性却把科学理性推向了极端,人类被淹没在机械、死寂世界之中,致使人的自由及其精神的丧失。科学技术只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雄厚物质基础的工具,但它没有也不能为人类提供这种物质水平高度发达的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理由和判断是非的根据,更不应本末倒置地将其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本身,否则人们会逐渐丧失人的主体性和其生命的意义。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对立使科技的发展缺乏人文精神的价值引领和制约,导致人类社会陷入丧失精神家园的深渊,面临深刻的精神危机。

因此,对于正致力于民族文化建设的我国来说,在人类生活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应有的生态平衡,实现二者之间的合理张力,以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动协调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建设,乃是必须之举。

第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于人类实践为建立二者间必要张力提供了可能性。科学精神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文精神也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所形成的结晶,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促进,共同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孕育和成长,可以说二者如同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一双眼睛,使人类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一方面,科学精神在指导人类揭示自然规律的同时不断为人类树立科学的思想,使人类不断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加深了人对自身的认识,给人文精神的发展带来巨大进步。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5]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与经济价值,而且还通过向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文化和精神领域发挥巨大的价值。例如,新媒体时代的开创,不仅拓宽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也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内容。另一方面,科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在思想上的正确指导,包括对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而人文精神也开拓了人的视野,为推动科学生生不息、向前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如“科教兴国”“创新型国家”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当今社会,两种文化的相互促进、并行发展的趋势愈加凸显:价值理性的田野绽放出了绚丽多彩的“人文之花”,工具理性的长藤上结出了丰硕的“科学之果”。简而言之,“科学在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6]科学文化及其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类的思想观念,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现实支撑,而人文精神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方向,引领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为人类实践的结晶以及二者相互促进的事实证明,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间保持一定程度的张力,实现科学与人文在精神上的融合是完全可能的。

三、在文化建设中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生态平衡并不是指将两者合二为一,用其中一种精神去消解或取代另一种,而是指人类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人文社会活动中,能够同时接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在处理科学技术问题时不仅要遵循科学精神,还要从人文角度出发,考虑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从事科学技术或人文社会的工作者也要同时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使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一,将人文精神融入科学之中,予以科学人文关怀和价值引领。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繁荣,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造成了一定的现实困难,甚至造成精神的枯萎和人性的异化。科学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也预示着:片面的强调知识爆炸式的增长、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科学真正的进步和社会健康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因为科技发展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而简单地以为单凭放弃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实际上,如果科技始终被人类所排斥,反而会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人类要超越并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和社会的限制,必须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理性的人文精神予以伦理规约和价值导向,两者都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海德格尔认为:“在现代科技的虚无主义所导致的危机的最后时刻,人类最终走出了危机,希望也应运而生,而希望就蛰伏在对科学技术本质的质问中。”[7]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规避科学技术的极端应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还要追问科学技术的本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8],在科学和科学的活动中注入人文精神,使其在人文精神正确的指导下,发挥出有利于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正面效应,充分体现科学对人类生命和精神世界的关怀。最大限度缩减其负面效益,以免人类自身被科技的圣火灼伤。

为此,我们在予以科学伦理规约和价值引领时,应预先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开展的早期对其实施相应的监控和及时的调节,同时以人文精神对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社会评价,实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引领。其次,进一步规范对科学项目开发活动的管理,在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寻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点,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最后,加快建设理性、健全的科技法律体系,以规范科学的价值取向,使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始终把握在人类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第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科学与人文两大精神的缺失。一方面,重理轻文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忽略了数理化以外的其他学科,导致其人文精神的缺失,学科的日益细分化也致使个人的学习领域过于狭窄,对于研究领域之外的东西知则甚少,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专门型人才的就业范围只能局限于特殊专业领域。另一方面,多年的“应试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中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的反馈和交流;重视书本结论的记忆和笔试成绩,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这种忽略科学精神培养的教育思维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针对传统教育模式愈加凸显的弊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培养出具有批判精神和自我判断力的人才。首先,在办学理念上,我们既要加强科学文化的教育,还要将人文的熏陶贯穿到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学生充分地掌握科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执着探索、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必须时刻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提升其人文认识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为培养学生高水平的人文修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次,促进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相互吸纳与渗透。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转变。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如同人之双臂车之双轮,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还能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体验人生的境界。注重对理科生的的人文素质培养,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价值的引领中,充分感受到人文的关怀,明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总之,谋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课程上的整合,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共同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培养出科研能力与人文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第三,加强公民在科学决策领域的参与度。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类,社会大众是科学成果的最终消费者。因此,公民有权利参与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有权利对科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给出相应的评价,有权利去决定科学应朝着何种方向发展以契合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

首先,在社会大众中推进科学知识的普及,从而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公众广泛参与科技活动的前提。其次,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和思维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出现端倪。因此公众必须明确:科技能够给人类发展带来什么影响?科技的进步是否能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科技如何发展才是人类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增进公众对科学的了解,能够打破科学和社会之间的藩篱,使两者间获得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让公众能够更好的参与和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这有利于对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合理应用,对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互协调、互动平衡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 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所面临一个重要的文化难题,全面研究、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对我国文化发展以及意识形态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今天,人们身处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科学占绝对垄断的地位及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加深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危机,走向了缺失精神家园的深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两个方面,可以说相辅相成、协调互动,缺一不可。而人类要走出科技发展所造成的现实危机,就必须以厚植人文精神于科技的土壤之中,引领和规约科技的发展,人文精神也应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谋求科学性、时代性,保持二者间的合理张力,构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生态平衡,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共享科技成果,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真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