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

2020-12-19 05:16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石块水槽师生关系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三里岗小学 马 刚 姚 倩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教师创设生动、贴近生活的情境,从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则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构建自己的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快乐主动地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积极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一、树立新的师生关系理念

新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关系构成的,通过师生在知识、人格、道德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共鸣,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教学过程是民主、互动、和谐的;教师应是为学生服务的,尊重学生,促进其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减少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

在教学三年级“摸球游戏”时,在课上笔者设置了“掷硬币”游戏,学生猜测硬币落地时可能出现的结果。大多数同学根据自身经验答出“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也有几位学生提出“也有可能直立在地上”这类小概率事件。笔者没有立即否认他们的观点,而是让赞同此种观点的同学上来演示掷硬币,然而试了很多次也未出现硬币直立的情形。然后学生讨论取得比较统一的观点:随手一扔,硬币很难直立的,所以正反两面的可能性大一些。

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其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师生关系和谐、气氛活跃、师生互教互学。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获取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设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学生理解知识只能由自己根据自身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整合和吸收,这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合乎实际,真实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积极的情境中,自觉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数的改写”时,创设了以下的情境。

(1)创设情境。出示资料“人体数据”:人的心脏如果一分钟跳动70 次,一昼夜就超过100000 次,人活到60 岁时,心脏已跳动了2000000000 次。它的工作量是惊人的,一年能使血液流动2500000000 米,60 年心脏可压出血液130000 吨。

(2)学生自由读资料。(有的学生脸上表现出惊讶,有的起身点0,想读出数)

(3)师:读了之后,有什么想法?

生1:心脏命真苦呀!(生笑)它的作用真大,我们要保护它!

生2:老师可以将“100000 次”“2000000000 次”用文字表示,这样好抄也好读。

师:感谢大家的建议,我们有时要对大数进行改写,人们读写就比较方便了。

(4)揭题:改写较大的数据。

这样的情境为学生搭起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学生在读资料这样情境中共同感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反映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在需要,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将知识进行新的重建与意义建构。

三、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开放与生成是新课堂的主要特点。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课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预留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具开放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只有提供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学生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认真观察、分析比较中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其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有趣的测量”时,先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是水‘变多了’吗?”这时各组成员争抢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学生汇报:并不是水变多,而是因为放入了石块,石块的体积使水面上升。此时笔者引入课题:现在请你们“算”出这些石块的体积。

准备学具:笔者给每个小组事先准备了烧杯、长方体水槽、不规则的石块、直尺等。

活动要求:各小组成员科学合理分工,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生分组操作后汇报:

生1:我们小组先量出水槽底面的长和宽,将水倒入长方体水槽之后量出水面高度,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得到水的体积;然后测量出放入石块后水面高度,再计算出新的体积,那么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生2:我们组先测量水槽底面的长和宽,再测量放入石块前后增加的高度,然后用长×宽×增加的高度,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生3:我们组将石块放入水槽中,往水槽中加水,直到淹没整块石头,再将石块取出,水槽底面的长、宽和石块拿出前后的水面高度,用长×宽×减少的高度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生4:我们组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长方体水槽中,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算出石块体积。

……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既自觉思考问题,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认真观察、比较、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学生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样获得的知识既利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问题情境中,学生自主参与其中,教师经常性渗透这种数学“转换”思想,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主动学习运用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四、发掘闪光点,激励强化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教师只有走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才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数学活动中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可以学数学,只是接受程度和学习层次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对学生学习态度甚至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评价时要体现“主体多元、内容多样、方法多种”等原则,发现和展示其才能。教师应不吝对学生的鼓励,多以正面激励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

五、强化引导,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

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问题的设计,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经验水平,设计分层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一个好问题应满足的条件:(1)必须能引出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2)问题应该是开放的,或者是结构不良的,或者是答案不唯一的;(3)问题应该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4)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5)问题能够激励学生做出可检测的预测,并随着问题的解决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进行有效的评价。

在这里我们还要强调的是教师对数学课堂生成性问题的有效利用。生成性问题是指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预设矛盾,生成性教学会使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六、完善教学评价,提高提问能力

数学教学评价新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变化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在科学的评价下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实现评价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评价时,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实现评价主体多元、方法多样,让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着重将学生的提问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教师可以开展提问竞赛并进行全班评比,比较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如何、是否有价值。还可以采取数学活动表现评价,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真实的活动场景,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感悟体验数学,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也才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责任重大,只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合理的情境,学生自主参与,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构建生命的课堂。

猜你喜欢
石块水槽师生关系
可升降折叠的饮水机水槽
为什么水槽管要做成弯曲状
翻石块
要挑好水槽,就看这里了!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发现石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