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儿童,看见玩沙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玩沙游戏的思与行

2020-12-18 17:37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幼儿园
亚太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沙池玩沙玩伴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幼儿园 黄 芳

沙水游戏是最令幼儿着迷的,水与沙土也是幼儿接近自然的最好游戏材料,因为人类的文明就扎根于大地,诞生于水边。在玩沙游戏中,会看到幼儿智慧的力量。玩沙也是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最有效的游戏之一,大部分幼儿园都设有沙池,但现实中的幼儿园玩沙游戏因为主题流于形式,缺乏内容、指导盲目、缺乏推动等原因,导致其成为幼儿动作操练和情绪宣泄的渠道,而欠缺创造性和探究性的玩沙游戏行为。究竟怎样玩沙才可以充分发挥玩沙的教育价值?本文通过探讨沙池设计与布局,分析沙水游戏中的发展价值,运用“六元素”策略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探讨在玩沙游戏中追随幼儿并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发生的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沙池设计与布局,体现沙池的多功能性

首先,幼儿园要设计的玩沙区要多元化,避免单一。本园一共设有1 个室内的沙盘游戏室和4 个室外沙池。室内沙池中设有4 个沙盘,其中3 个是干白沙,1 个是可塑性湿沙,室外沙池设有防护沙池、情境沙池、建构沙池和沙画沙池。例如,在“惊险而不危险”的大型荡桥下设置防护沙池,下面配套软沙作为保护。室外的另外三个沙池,分别是角色情景沙池、建构沙池、沙画沙池,每一个沙池大小不一,功能各不同。

其次,沙池中要提供多样的辅助材料。辅助材料不同,诱发的游戏也不同。例如,在室内沙池中提供动物、植物、军事、海洋类模具等辅助材料;在室外情景沙池中提供锅碗瓢盆、瓶罐类等生活材料,引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在室外沙画沙池中提供树枝、石头、松果、落叶等,引发幼儿在沙上进行艺术创作。

沙作为一种低结构甚至“无结构”材料,幼儿可以在沙池玩各种游戏:建构类、表演类、探究类、美劳类、运动类,户外的五大类游戏,都能在这里体现。在幼儿的眼中,沙池不仅是池子,更是一个探索自然世界的窗口。

二、分析玩沙的关键性发展价值,促进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玩沙游戏为幼儿创设出一个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活动空间,但在其中,教师的角色并不是放任自流,必须要清晰地认知到玩沙游戏的关键价值,才能在玩沙游戏中,辨别出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支持策略,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及个人生活经验、发展水平进行自主选择、操作和探究,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潜能。

1.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在使用玩沙工具时,大肌肉和小肌肉都发生着运动,幼儿利用材料,进行挖沙、堆沙、提沙、铲沙、舀沙等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协调性自然而然得到充足的锻炼。

2.发现沙的可塑性与变化性。幼儿对堆出的作品不满意时,会用铲、耙等工具推倒,作品就会重新散成沙粒,然后会利用这些沙粒继续堆塑。幼儿在实践中得到经验,哪怕是轻轻地推倒、触碰,沙堆就会散开,而通过填充、拍打等动作沙子又可以快速成型,让他们游戏中发现沙的可塑性与变化性。

3.感知沙的吸水性。幼儿在玩沙游戏中直观地看到沙会吸水的特点,这远比室内的理论教学更有意义。

4.探究意识的提升。沙水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游戏,幼儿会发现许多关于沙水的有趣现象与特性,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开展玩沙游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发现各种工具的用途。比如铲子可以用来挖沙,桶和管道可以用来运水。幼儿会在坡面较高的地方倒水,这就是幼儿已经认识到水具有从高向低流动的特性。在使用玩沙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反复实践,寻找发现沙子的渗透性、水的浮力等特点,动手感知和科学探究相辅相成。

5.玩沙最大的核心价值。沙池不可取代的价值在于“玩沙能够让幼儿有创新的可能性,通过低结构的沙,让两个没有关系的事物产生思维上的建构”。在沙池中容易产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最本质的特征是高阶思维的培养。例如:幼儿在沙上游戏中,创生了“小花园诞生记”“修补煤气管道”的游戏,通过游戏观察记录,我们会发现,幼儿能自主选取辅助材料,丰富游戏情节,并将游戏情节根据创意无限延伸。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察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在幼儿游戏时恰当地介入指导,发挥游戏对促进发展的潜在效应,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三、运用“六元素”策略,有效支持幼儿的玩沙游戏

在玩沙游戏中,教师要如何支持幼儿的游戏?可通过六大元素的调整,进行如下的研究。

1.时间安排。时间是第一基本元素,时间的长短达到的效果都不同,长周期的时间里,幼儿自主尝试的概率就增大了许多,建立单领域的经验会高许多,但是时间意识会低些;短周期的时间内,幼儿自主尝试的概率降低,建立单领域的经验也低,但是时间意识会增强。在玩沙游戏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组合方式可以去调控时间元素,灵活应变,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来循序渐进地做出调整。

2.空间规划。空间是第二个基本元素。空间的规划大到考虑场地的功能,小到考虑幼儿的兴趣。空间还包括情境,如;沙池有一艘船、一个帐篷、一张桌子,通过情境触动原来的经验;沙池和水池设置在一起,幼儿可以探索将水导入沙池,增加沙子的黏性,更易塑性;还可以用工具在沙池中挖出水道,探索水从高向低流动。空间规划可以是幼儿自主规划,也可让师幼共同规划,还可以让教师有目的的规划,特别是在游戏中要考虑到材料空间、过道空间、游戏空间,通过循序渐进的调整活动空间来实现教育效果。

3.材料投放。沙是玩沙游戏中的主要材料,但沙也分好多种,能粘的沙、不能粘的沙,粗沙、细沙,湿沙、干沙等。辅助材料包括铲子、桶、树叶、贝壳、石头、木头、音乐背景等。主次材料虽然不同,但反过来用也可以,比如野炊,就把沙从主材料变成辅助材料。华教授指出:“在支持幼儿自发性游戏中,教师首先应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各类游戏的机会。在材料投放上,开放性的材料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性,幼儿也更愿意玩,玩的方法也更多。”在玩沙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一项原则,就是玩沙材料不变,但要用不同策略让幼儿作用于材料的行为发生变化;玩沙材料种类不要过多,采用递增或递减的方法,鼓励幼儿自行组合材料,从而产生不同的游戏行为。

4.规则设定。很多幼儿园在游戏时间内允许幼儿完全自主去玩,甚至还允许幼儿不用收拾玩过的物品,认为这是充分体现自主和探索,笔者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地在建立足够的规则意识以后再体现自主性。但遵守规则不等同于听话、服从命令,规则的产生是要让个体意识到“为了集体更好,才是真的好”。大部分的规则设定都包括了时间、空间和人数三个参数。教师要经常考虑这三个参数是否表述清楚了,三个参数的组合原因是否够清晰。为什么这里不可以进去?为什么要轮流玩?是否有思考?是否有自己的道理?设定和表述规则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幼儿的思维水平。

5.玩伴组成。让幼儿组成玩伴的方式有四种,一是让幼儿有计划的自主;二是随机性自主,让幼儿在区域空间里随机地选择玩伴,这是最常见的做法;三是有计划的自主,让幼儿提前做选择玩伴的计划,比较适合大班幼儿,也可以提前预约同伴;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比如:要不要和丁丁一起玩?他会画沙建构设计图,也很会建房子,你们互相帮助多好!”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别人,建立具体的互补思维模式,由于只是引导,可允许幼儿拒绝。为了帮助新进游戏区的幼儿,教师可以直接安排其他幼儿去照顾他们。

玩伴的选择也是教师观察幼儿发展记录的内容,正常幼儿应该是和某幼儿玩一段时间后,会去找新玩伴。这是正常发展,因为幼儿需要新鲜感去促进其交往能力的持续发展,所以,在观察幼儿活动的时候,可以注意幼儿玩伴的变化,经常频繁更换玩伴固然不正常,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更换玩伴、只有单一的玩伴,也是需要关注的。当幼儿和不同玩伴在一起玩的时候,这些不同的经验就可以产生更有效的碰撞和交流,达到幼幼互动,相互丰富经验的效果。

6.教师介入。这是专业要求最高的元素,之前五个元素的介入是间接的,是通过预设环境来促进幼儿发展,这里的教师介入,指的是老师在活动中直接与幼儿的交流、交往。在游戏中,教师除了观察记录,偶尔也需要进入游戏和幼儿互动交流。对沉浸在游戏中的幼儿,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干预。教师要有目的地介入和指导,介入的必要性与否源于观察和分析。在玩沙游戏中,教师要时常进行反思,要判断教师在玩沙游戏中的介入是否有效,一是要看教师介入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想法,二是看教师介入是否助推了幼儿游戏情节的拓展,三是看教师介入后是否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以此来判断教师的介入行为是否有效。

四、结语

总之,追随儿童,对幼儿在玩沙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以“游戏精神”贯穿始终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之旅,成为引领教师成长的方向和理念,更是引领教育者进入一场“真游戏”的起点。

猜你喜欢
沙池玩沙玩伴
我的玩伴
春天
托班婴幼儿玩沙游戏初探
玩伴“妞妞”我最爱
渗漏排水式沙池
趣拍沙滩照
从“玩沙”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好玩的沙池
最佳玩伴 5分钟带你了解马自达MX—5 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