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找妈妈

2020-12-18 01:04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幼儿园石玲玲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12期
关键词:瓢虫毛衣小班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石玲玲

设计意图:每个“小不点”的成长都离不开妈妈的陪伴与呵护。每每提起“妈妈”,幼儿总会面露微笑,说个不停,看得出妈妈在他们眼中总是自带光芒。然而幼儿年龄小,他们并不擅长流露自己的情感。结合这一年龄特点,我找来了绘本《找妈妈,嗡嗡嗡》,讲述的是一只小瓢虫努力寻找妈妈的旅行故事,简单的文字描述、鲜艳的画面色彩,充分流露出小瓢虫对妈妈浓浓的爱,是非常适合3~4岁幼儿理解和感受的。鉴于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借助活动将绘本中“爱妈妈”的情感迁移至幼儿生活并得以升华。

活动目标:1.游戏情境中理解故事,丰富词汇,学说对话。

2.多感官感知物体特性,扩展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瓢虫有一定的了解;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特征的初步经验;师生玩过手指游戏。

2.物质准备:绘本《找妈妈》PPT课件,内含“翻翻乐”游戏、故事人物录音等素材;创设“小树林”场景,内置毛衣、小球、自制宝箱、暗藏折叠图片的骰子等“红黑”色实物。

反思:

1.教材改编生活化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鉴于原绘本中没有角色对话,又出现“凹凸不平”等不易理解的书面词语,我尝试改编绘本部分内容,增加生活中常见的红黑颜色的物品和口语化角色对白,如:“哦,红红的、黑黑的,是妈妈,是妈妈”“小瓢虫,这不是你的妈妈,是软软的毛衣”等,使故事内容更具生活化和趣味化,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表现,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尽情释放出自己对妈妈的浓浓爱意。

2.教学设计游戏化

妈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之一,幼儿从出生就与妈妈建立了依恋关系,因此入园后的小班幼儿总会伴有一个依恋妈妈的时期。“小瓢虫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它喜欢自己的妈妈吗?”,我用提问引发幼儿对绘本《找妈妈》的关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本次教学我采用游戏化口吻,从师生玩手指游戏导入,以陪伴小瓢虫找妈妈为线索,在随音乐飞舞中不断变化故事情境,调整场景道具,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动静结合,互动应答,快乐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宽松语言氛围,充分激发出幼儿帮助小瓢虫找到妈妈的强烈愿望。

3.教具呈现多元化

小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更持续、投入地学习,我尝试将绘本故事情境化,不仅精心制作了包含故事录音和动画游戏的PPT课件,还选用了便于幼儿观察和触摸的实物融入游戏场景,如毛衣、小球、自制宝箱、暗藏折叠图片的骰子等。这些多元化教具的巧妙呈现,带给幼儿一次次惊喜与挑战,让他们在多感官感知、多通道参与中大胆想象、积极互动,真正体验到不同物体的特性,自主丰富词汇、创编角色对话,并乐意用自己的方式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猜你喜欢
瓢虫毛衣小班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藏在毛衣里的爱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小小瓢虫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飞呀,小瓢虫
瓢虫
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