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提问设计

2020-12-18 12:50上海市嘉定区新源幼儿园颜燕华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情感

上海市嘉定区新源幼儿园 颜燕华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认知、情感、思维、语言表达、观察等能力都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提升。教师通过提问,可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索的动力,同时也逐步形成师幼间的双向交流,在对话中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要优化集体教学活动的提问设计,最为关键的是转换视角,从教师的成人角度转换为基于儿童的视角,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走进幼儿的心里。

一、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集体教学中基于幼儿角度的提问还有待加强,提问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复提问

在学习活动中,有部分教师认为,要让幼儿跟着教案设计走就要不断地提出问题,或者是站在教师预设的角度上,为了等到想要的答案而重复提问。也会出现面对幼儿的回答不知如何应对或表态的情况,教师就会再次进行提问,教师的随机应答能力不强也往往容易造成重复提问的情况。如在集体教学活动“小耳朵”中,教师播放了动物的叫声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动物?孩子们由于声音太短太轻没有听清,无法回答,但教师不断重复相同的问题,使得整个活动停留在原地,无法进行下去,而教师也苦于没有应对策略。其实,分析其中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孩子无法回答问题的真正原因,或是因为知道了原因,不知道如何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提问。这说明,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往往追求结果,而缺少分析幼儿的专业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基于活动目标、幼儿不同经验和水平进行多样性的设计。

(二)挑战过难的提问

在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教师提问后没有幼儿回答的现象,教师会主观认为是幼儿认知水平低。但是仔细分析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因为提问过难,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和水平。如小班学习活动“可爱的月亮”中,教师讲述月亮不断变化后提问:月亮为什么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呢?提问后无人回应。分析这个提问,我们就会发现其已经脱离了小班幼儿对于月亮变化的经验,小班幼儿能够发现月亮的变化,但是无法理解月亮变化的原因。因此,提问设计要符合幼儿当前的特点和已有经验,才能引发良好的互动。

(三)缺乏挑战性的提问

格拉伊赛尔曾说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是否问题、追问、假设问题和反问这四种无效的提问。”其实针对的就是教学中,教师容易出现的封闭性提问,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经常提出这样缺乏挑战性的问题,无法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反而会使幼儿养成猜测教师意图的习惯,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容易主观地认为儿童理解能力有限,不敢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出现泛泛而谈或是针对事实性问题进行提问的情况。表面上看,教学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回答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其实幼儿难以从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长此以往幼儿很难形成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重认知、轻情感态度的提问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大多分为知识型和观点型两大类,很少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而绘本教学中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态度,与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产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在有些活动中,教师针对情感态度的提问不足,导致最后引出活动的情感或蕴含的道理、深意时,显得生硬而刻板,也无法从幼儿处得到回应,教学气氛陷入尴尬。比如在教学活动“做朋友吧”时,教师讲述小蛇结交朋友的经历后,提问:你们向小蛇学到了什么品质?教师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小蛇为了交到好朋友而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关心。但是其中缺少情感过渡提问的铺垫,而是突然用一句幼儿难以理解的提问,强行引向情感目标。因此,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倾听幼儿的感受,引发幼儿在教学中的情感互动,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促进幼儿的正向情感体验。

二 、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提问设计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时而是智者,时而是同伴,时而又是主持人,教师的展现、梳理和提升,引导着儿童通过“条条大路”到达理想彼岸。怎样的提问才是基于幼儿视角,有效推进活动进程,达成活动目标呢?

(一)情境性的提问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容易沉浸在故事情境中,从而引发对活动的兴趣。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够带有情境性,更加能够引发幼儿的大胆表达。如在集体教学活动“谁咬了我的大饼”中,教师提问:小猪醒来一看,自己的大饼被咬了一口,它着急地去问小动物们到底是谁咬的。小猪遇到了小鸟,它会怎么问小鸟?我们来帮帮它吧。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既沉浸在小猪和小动物们的情境中,又主动地开口向不同的动物提问互动:小兔、小兔,是你咬了小猪的大饼吗?小狐狸、小狐狸,是你咬了小猪的大饼吗?

又如集体教学活动“摇摇晃晃的桥”中,狐狸和兔子趴在桥上已经喊不动“救命”了,只能互相说说话。教师提问:如果你是狐狸和兔子,你会说些什么?(创设一座跷跷板式的独木桥,准备狐狸和兔子头饰,让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幼儿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情境性的提问能够让孩子有兴趣地参与活动,主动联系已有经验,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性的提问

基于幼儿思维不受拘束的特点和活动的不同特点,教师的提问应该具有开放启发性。在活动中,运用启发性的提问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的表达空间,激发幼儿思维的碰撞,引发幼儿大胆表达不同的见解,从而更好地达成活动的目标。

如在集体教学活动“摇摇晃晃的桥”的第一环节,教师提问:在就剩一根木头的桥上,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幼儿1:狐狸和兔子有可能会掉到水里面去。幼儿2:嗯,像荡秋千一样,会荡来荡去。幼儿3:我觉得木头可能会断掉的。幼儿4:它们会跑过去的。

在活动开始环节,教师的启发性提问让不同的幼儿快速参与到活动中来,聚焦活动画面,根据线索进行猜测。从案例中,我们发现,4 名幼儿的回答各不相同,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出示画面、引发幼儿猜测的提问方式,开启了幼儿的思考。开放式的提问,更是引发了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让幼儿更期待后续的故事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这节活动中。

(三)聚焦性的提问

在启发性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要跟进聚焦性的提问,或者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在引导幼儿大胆表达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厘清思路,逐步聚焦活动重难点。

如在集体教学活动“大风吹来”中,教师提问:大风生气了,这次它的大风咒又吹起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风把动物们的点点都吹走了,你们看看这些点点一样吗?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身上有点点?以上三个提问逐步聚焦、层层深入,从一开始的开放式想象,到关注动物身上点点的异同,再到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幼儿的思维从开阔到具体,提问的范围从大到小,不断将幼儿的思考引向深入,以达成环节目标。

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提问切入的角度,使提问在具有开放性的基础上指向明确,句句相扣,这样才能敏锐地捕捉到幼儿思维中有价值的内容,使提问更有针对性。

(四)积极有效地追问,帮助幼儿梳理提升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寻求问题答案。教师通过寻求幼儿所思所想、所言所行的根源和原因,达到了解幼儿的目的。教师利用追问让幼儿在同伴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为其他幼儿提供了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善于在别人的发言中发现问题以及同伴互助质疑等相互学习的环境。

1.肯定引导

教师的追问不应该是简单的评价,而应是进一步的具体指导,肯定正确的观点,并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如在集体教学活动“倒计时”中,教师问: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倒计时?教师意在引导孩子们说说洗衣机、微波炉等。孩子们说提到了闹钟、赛车的时候、加油时,他们的回答都是零碎的生活经验。教师及时追问:是啊,你们找到了那么多倒计时,请再仔细想想,家里都有哪些倒计时呢?教师的这一追问,既肯定了孩子的观点,保护了孩子的互动愿望,又能够引发孩子再次思考家中的倒计时,将活动不断推进。

2.纠错引导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当孩子的回答脱离教师的预设,教师往往会非常紧张,不知如何拉回话题,有的教师只能武断地打断幼儿的回答,或是简单地重复孩子的回答。其实,教师要能够理解幼儿的回应,善于追问话题。如在集体教学活动“捉迷藏”中,教师出示第一张图片(长颈鹿躲在树后),问:快看,这里藏着谁啊?由于画面色彩的问题,孩子无法辨认,于是有了很多错误的回答,如小树、树叶、小青蛙。由于孩子的回答出乎教师的预料,教师一下没有了方向,只能简单地重复:“躲着谁啊?仔细看看是谁啊?”其实,只要教师进行简单的追问“树后面躲着哪个动物啊?”,便能帮助孩子厘清思路,聚焦重点,缩小观察的范围。

妙用追问,能使教师了解幼儿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展现幼儿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的症结,有效促进师幼和生生互动。

总之,教师要时时刻刻基于儿童视角,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和行为,使提问设计更贴近幼儿。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那样:“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愚者千问,不如智者巧问。”愿我们都能成为会提问的智者,成为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活动情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为集体献一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警犬集体过生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