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
——以大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2020-12-18 12:50大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张丽影赵丽娜
亚太教育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大连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张丽影 贾 昊 赵丽娜 田 硕 徐 佳 宋 超

自2015 年“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后,各大高校便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趋于大众化,应用型本科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大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参与者就是教师,只有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加强教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双师”在职业教育领域率先提出,目的是加强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这导致高等教育注重理论教育的弊端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应用技术能力弱,常见“纸上谈兵”的现象。“双师双能”是在“双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的,“双能”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但要求教师要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能够具有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践能力。整体来看,应用型高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仅要具备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还要具有相关实践经验,这对教师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在坚持应用型本科教学定位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向打造一支真正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不断努力,在推进建设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

一、“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组建及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高校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的硕博人才引进以及企业人才转行,而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才会因为薪资待遇、职业技能、人才引进门槛等因素的影响,较难引入。因此,教师队伍主要还是大学的硕博毕业生,这类教师拥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却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即使学校针对教师定期展开培训,采用“老带新”模式促进教师成长,但是却缺少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得新教师只是在理论教学方面有所进步,却还是无法改变实践经验不足的状况。另外,对于部分在企业挂职的教师,也只是在挂职的外壳下,依然只是重视理论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难以真正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

(二)教师“双师双能”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

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力军,很多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依然只是专一做学术,被做学术是大学教师唯一出路的思想所禁锢。他们不愿意提高实践能力,没有持续面向企业学习的意识,都是在被动地响应高校的转型政策,缺乏“双师双能”的意识。出现这个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职业规划的影响,教师一方面要面对自己职称晋升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进行理论课程教学,还要响应高校的转型发展政策进行转型实践,压力增大,筋疲力尽,导致态度不够积极。

(三)“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力度不够

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统一标准,各个高校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因而出现标准不统一的现象。部分学校在应用型高校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政策重视此类教师的培养,主动与各大企业取得联系,为此类教师提供更多的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的机会;有的学校在认定之后此项工作就判定结束,只是将这个资格作为年终考核、岗位聘任或职称评定的一个条件,缺少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训计划和长远规划。“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修炼学习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对“双师双能型”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与企业近距离接触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双师双能型”教师缺乏评价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往往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而且还要在教学科研上承担巨大的工作量,同时还要处理教学评估、毕业生学位授予评审等其他工作。学校在进行教师业绩考核的过程中,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即对“双师双能型”教师没有专门的评价制度,在薪酬奖励和职称评定上也没有完整的评价系统,教师在应用实践上付出很多却没有价值的体现。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得不到认可,也导致了部分高校人才的流失,同时还会降低已经在企业挂职想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的积极性。

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目前,我校的师资力量还需要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体系以及应用型职业技能水平还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持之以恒地打造一批又一批理论基础扎实、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高水平人才,必须要切实扫除问题和阻碍。针对目前“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拓宽师资引进渠道

目前,高校的教师聘任基本要求为硕博学历,而实际在企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都是注重工作经验和积累,并没有达到高校的招聘要求,导致一些应用型人才被拒之门外。所以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适当降低招聘限制条件和理论性研究成果的要求,真正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突破条件限制,真正打破高学历、重论文、评职称的壁垒,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强强联合。另外,可以通过招聘企业工程师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开展校企合作研究、邀请企业精英人士进行教师培训等方式组建灵活的教师队伍,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为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不懈努力。目前,笔者学院教师队伍中拥有企业经验的精英教师与青年教师通力合作,正在为强化教师队伍贡献力量。

(二)提高教师“双师双能”认识,加强校企合作

当前高校教师的晋升机制比较单一,教师在进行基础教学之外,就是进行科研,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对于实时的相关专业的企业发展状况没有充分认识,无法准确地掌握行业前沿专业技能,在对学生教学时也会缺乏实践性。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教师向企业工程师学习,掌握相关专业的科技前沿以及市场动态,不但会对理论教学有帮助,更会在做科研时拓宽思路,实践性更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推进校企合作,一方面邀请企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入校,促进教师接收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师进入企业,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锻炼实践,同时也能够提供理论知识指导。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共赢。

(三)加强教师培训

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不只是喊喊口号,队伍建设转型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因此各大高校要建立长期的培训计划,加大投入,在校内配备先进的教学实践平台,让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以“双师双能”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自主参加其他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培训进修、各大竞赛等,不断提高基本素质。

(四)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制度

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高校建立健全“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方法,目前的评价认定方式主要是双证,但是证书的取得并不能准确地体现“双师双能”的内涵,必须在教学能力、师德师风、个人素质以及实践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此外,对于教师个人职称和晋升机制、工作环境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改革。对于真正主动积极转型的教师,给予实质性的奖励;对于弄虚作假、能力不足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批评,做到惩奖结合。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提出,不但让各大高校积极自我审视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亟待改进的弱项,也坚定了各大高校转型的决心。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引进人才,完善机制。笔者所在的院校正在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统筹布局,加大投资和重视,保证“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双师双能型双能双师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对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不同造影剂用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