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计媛媛 汪勇
在高校管理中,会计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高校会计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的运行与发展。——在新时代,高校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为推动高校的发展,为助推高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高校财务部门必须对会计管理工作主动进行调整、创新,不断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并尝试应用“互联网+”来打开会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999年,在国内高校启动扩招的同一年,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从此,互联网在中国大地上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1999年我国网民规模不超过300万人;而现在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8.54亿,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超过284.66倍。互联网在20年的时间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出行方式。——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的巨大创造力,我国在2015年提出“互联网+”计划,提出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我国各个传统行业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使互联网获得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又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实体行业进行改造创新,从而创造出新业态。从此,我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虽然“互联网+”只走过了4个年头,但已经取得了一批成果。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催生出了P2P网贷;在商业领域,“互联网+商业”催生出了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网;在交通领域,“互联网+交通”催生出了滴滴打车。
2015年后,我国迈入“互联网+”时代。但高校的会计工作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显得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目前,一些高校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现象,一些高校财务处在填制原始凭证时粗制滥造,导致原始凭证要素残缺不全、单据不完整、内容杂乱无章,甚至造成原始凭证缺失;一些高校实行粗放式财务管理,资金监管松弛;一些高校存在着会计信息不透明的现象;还有许多高校的会计工作长期缺乏创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记账、算账、报账”的“三步曲”,无法凸显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反观各个发达国家,从美国到法国、从日本到加拿大,各国高等院校均高度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并且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主动应用信息化技术与管理会计。在美国高校,各个学院都是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各个学院都有相当大的财务权限,各个学院又必须互相竞争,必须主动扩大本学院的吸引力,从而使本学院财务保持良性发展,继而推动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保持良性发展。高校的会计人员则借助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为本校各个学院、各个部门编制3~5年的预算(为各个学院自主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并对每期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精细化的分析,寻找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编制下一期预算;使学校始终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高校属于教书育人的国家事业单位,加之国内高校以研究型高校为主,长期以来对会计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今天,虽然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但对高校会计管理来说,“互联网+”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新事物,因此,目前很多高校的会计管理工作仍未实现“互联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与灵活度,“互联网+”为高校会计管理创新打开了突破口。因此,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大胆的尝试,主动探索“互联网+高校会计管理”。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今天,民办高校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它们已经分流了公办高校的一部分生源,形成了与公办高校互相竞争的格局;而且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互相竞争的态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加剧。因此,公办高校必须从各个方面(包括办学能力、师资力量、图书馆建设、学生就业率等等)主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提升公办高校的竞争力,又离不开高效率的财务管理。所以,公办高校必须借助“互联网+”,尽快建立运行有效的信息化会计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公立高校的经费相当紧张,各高校都存在着较大的财政缺口,很难投入大量经费支持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因此,我们设想:各公立高校应当与国内知名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合作,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才与丰富经验,为本校打造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高校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应以预算管理系统为核心,并为预算管理系统建立大数据平台、数据库,预算管理系统还要与高校各个院系、各个部门的业务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招生系统、科研系统、学工系统、教务系统,等等)互相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多层级的分布式预算管理,而且能够实现“战略规划-中长期目标制定-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业务计划-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绩效计算”的全闭环式预算管理,并且确保高校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无缝衔接。——这样,便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高校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还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期困扰高校财务部门的“报账难”问题。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极为严格,在报账过程中,需要各部门负责人与财务负责人共同签字,其间要履行极为繁琐的各项手续,进行多次往返、并等待较长的时间,造成高校教师与会计人员大量时间与精力消耗。采用信息化财务管理,可以实行严格的数字化据实核算,并精简审核程序,缩短审核流程,从而化解“报账难”。
据分析,高校的资金收入,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在高校的全部资金收入中,财政拨款收入占比超过66%,事业收入占比超过24%,各高校的经营性收入数额不一,但经营性收入在高校资金收入中的占比较小(个别高校经营性收入在资金收入中的占比不足3%)。高校的资金支出,则包括日常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又可细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个人补助支出、家庭补助支出、房屋构建物支出、办公设备购置支出,等等)、专项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离退休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支出等。显而易见,高校的资金收入是有限的,高校的资金支出的种类却较多,因此,必须借助“互联网+”,使高校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益。
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实行“互联网+绩效评价”,与绩效评价咨询公司合作,借助大数据与专家智库,对本校每个财政年度的各个项目进行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并与绩效评价咨询公司共同研究、共同制定资金使用效益管理解决方案。这样,便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要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自身的经费来源。因此,高校会计管理应当主动借助“互联网+”,来实现筹资最大化。具体来说:1. 高校财务部门应当尝试为本校建立“互联网+筹资平台”,向民营企业、本校校友募集资金(在美国高校的经费收入中,捐赠收入的占比达5%~6%);2.在美国高校的经费收入中,投资收入占比普遍超过8%,个别名校的投资收入在本校全部经费收入中的占比甚至超过30%。反观国内高校,普遍缺乏投资收入(许多高校只有经营收入,投资收入为0)。因此,高校财务部门有必要尝试建立“互联网+投资”平台,“互联网+投资”平台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并根据投资目标与投资规划,科学的确定投资项目,制定投资方案;合理的安排投资结构,并对投资项目实施连续性跟踪管理。这样可以稳步增加高校的投资收入,并且增强高校的筹资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会计管理打开了上升通道。高校财务部门应当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在会计管理中积极应用“互联网+”,从而提升会计管理的效率,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与筹资能力;继而推动高校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