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符合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耦合发展,有利于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个体性、提供新颖师生关系、带来新方法和扩大接受度。并且文章从“提高重视程度,树立立德树人目标”、“深化改革教学制度,建立课程思政”、“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内化程度”方面提出解决二者耦合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耦合性;路径
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由“95”后与“00”后组成,他们通过网络广泛接触外部世界,个体发展具有不可控性,由此牵引出的心理问题更是多种多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在高校期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坚定思想、确定立场,有意识的担负起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与义务;但当前大学生发展的个体化与其心理问题的复杂性,成为阻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开展工作所面临的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及发展面临的心理学困境需要心理学的学科指引和支撑。”[1-2]现实需求要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完成党和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在研究对象层面
每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具有特殊性,特殊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本质,也是一门学科可以被研究的根本和基础。“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殊的研究领域。”[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也是大学生,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是大学生的心理现象、变化及其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有的政治属性不同,其学科性质比较中立,“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以多数正常的大学生为研究、教育对象,以少数疑似存在或者明确存在心理、思想问题的大学生为重点照顾、关注对象。”[4]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群体,但思想政治教育偏向大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层面,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偏向大学生心理层面。不过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都是大学生,这也是二者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基础。
(二)在理论支撑层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的理论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借鉴了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还借鉴了部分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能够蓬勃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托于心理学知识体系,特点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措施培养个体的良好心理状况,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借鉴了教育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与方法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维护和保障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目的是完善大学生群体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成为健全的人而服务于社会。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性
(一)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个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社会层面的教育功能,但恰恰如此导致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引导与教育。如今大学生个性特异、性格多样,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困难,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与大学生个体层面的交流,强调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位来访者,同时运用共情、倾听等多种心理学方法,因此深受大学生的信任与喜爱。在高校,大学生求助于心理健康中心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故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仅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个体层面的教育,更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视角,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势必将对今后个体层面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提供新颖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保持着师生关系,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严肃刻板,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通常是弱势一方。虽然现代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学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但是仅仅只有师生关系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无疑影响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心理健康教育为来访者提供了温暖、理解、信任的气氛。这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巨大的启示,“控制型”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可以建构新型的“情感型”师生关系,让大学生能够信任、接纳教育者,愿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发展为大学生乐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乐于学习,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想、新出路。
(三)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科学的方法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站在学生的视角发现、理解和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总体上强调站在来访者角度看待问题,自己对待问题不能想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我们才能理解学生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达到教育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因主观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与部分技术技巧,都可以借鉴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已经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可以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弥补工作中方法的欠缺,提高教育时知识的接受度。
(四)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学生的接受性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內化程度一直没有达到教育者预期的目标,而内化程度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良好的感知系统、正确的认知方式、健康的情绪状态等进行多方面的选择、分化、融合、顺应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受教育者的情感、认知及个性特征等是内化的重要指标,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调节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与认知偏差,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程度就潜移默化的提高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耦合的路径探析
(一)提高重视程度,树立立德树人目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书本更多重视有意识的教学引导,对于心理作用缺乏重视,也很少将心理引导延申到实际课程中。这是由于大部分教育组织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深刻理解,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有形的教育,却忽视了无形教育的力量以及其发挥的思想作用和心理指导意义。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太过拘泥于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缺失了对隐形课程整体上的思考。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识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相融合的整体,无意识是意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具有难以控制的特点。无意识与有意识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相互转化,人在进行心理活动时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相互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入脑入心,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例如在践行我国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将有意识的教育转化为无意识的教育,通过创造娱乐的氛围,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深化改革教学制度,建立“课程思政”
各个高校的各类专业课程都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并且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目标的设立过程中,要严格地符合学科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和序列,此外要贴近课程学习者所需求的心理序列。并且要严格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价值序列,将三种序列相互融合、相互关联,结合形成具有融合性质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高校课程当中的各类专业课程在设立教学目标时,所做的教学安排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教育目标分类,而是以一种深入的方式结合三大序列来深入研究课程的教学目标。高校的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环节,然而一些传统的高校,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注重知识教育,只将教学内容以一种知识的方式传递。这样不仅阻碍知识向丰富性发展的可能性,而且降低了理解性教育、体验性教育以及反思性教育的可能性。因此,要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相融合,严格依据现行的认知发展程序,结合教育标准分类学的内容,从低到高将教育过程分解,降低教育难度,提高教育适应性。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内化程度
各个高校需要尽快培养一批熟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熟练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要打造出这只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付出之外,各个高校应当给予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学校要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能够深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同时也有机会了解本校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做到知识上不欠缺、实践中不盲目;其次,高校可以请相关专家到校内做宣讲或者公派老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教师自我完善的同时又给学生树立一个风向标,用亲身行动带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最后,要保证教师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运用,我们的目的还是在课堂上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内化程度,因此一切最终都要归于课堂,让教师在实践中前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宗芬,刘社欣.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J].广西社会科学,2018(01):208-211.
[2] 李忠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心理学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142-146.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8.
[4] 冯改花,刘振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89-91+95.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02).
[6]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92.
作者简介:李扬(1994- ),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