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落地”

2020-12-17 21:30于学芹
好家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我园落地教研

文 于学芹

我园自“十三五”课题《幼儿园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申报以来,着力从筛选课程内容和幼儿园传统文化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园本教研与实践活动,努力将抽象的传统文化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以萌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高频次园本教研,高质量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开展前的“教研三部曲”

首先,组织园内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小团体的教研审议,把控活动开展方向,保证相关主题活动能有目的地开展;其次,组织全园教师针对主题活动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教研活动,相互分享与学习;最后,组织骨干教师和家委会成员从班级活动内容、实施方式、家园配合等方面进行第二次审议,从而确定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内容。

(二)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我园在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注重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教师对主题活动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更精准地将传统文化精髓传递给幼儿。如在“新年”主题活动中,通过组织教师创设新年环境,开展“手工编织”“迎新年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教师感受到新年活动的喜庆,了解新年的民俗文化,为更好地梳理和开展主题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多样化课程模式,多角度对接幼儿的一日活动

(一)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开展主题活动

在课题研究初期,教师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开展主题活动,为教师挖掘课程找到切入口。如围绕“新年”的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小丽、小景迎新年”“小丽、小景赏新年”“小丽、小景庆新年”,活动覆盖了班级活动、教师活动、亲子活动、混龄活动等。

(二)以民俗馆为主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为配合主题活动,我园在专用活动室的民俗馆中根据季节的变换及幼儿的兴趣爱好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例如,春季,在民俗馆中开展“蚕宝宝”主题系列活动;清明节,结合节气和饮食习俗开展“制作青团”“了解茶文化”等活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腌制咸鸭蛋”“手工做香囊”以及“编织五彩线”等主题活动等。

(三)以区角游戏为对象,开展特色活动

教师在具体的游戏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目前,我园各班均结合本班课题研究重点以及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水平,创设了传统文化特色区和“无锡小囡”社会自由游戏长廊。

(四)以社会资源为补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资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能有效完善课程资源的结构,为幼儿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于是,我园将教师分成园本资源组、家长资源组、社会资源组,各组教师按照计划梳理课题活动资源,并进行全园的资源共享。如在重阳节活动中,我园联合社区开展了“重阳节,我陪爷爷奶奶同欢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和爷爷奶奶一起分享重阳糕。教师鼓励幼儿将“敬老、爱老”这一情感进行迁移,懂得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

三、精细化总结反思,精确梳理并完善课程内容

(一)以班级为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

主题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会针对本班课题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梳理出解决方法,并对主题活动计划进行调整与改进。通过反思与调整,提升教师的课程审议能力,完善主题课程实施方案。

(二)以教研组为单位,总结主题活动的优缺点

在班级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园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以教研组为单位,分享主题活动的课程内容、师幼在主题活动中的经验获得、家长和社会资源使用、大型活动的开展情况等。教师总结活动中“值得借鉴”与“需要调整”的地方,进一步优化主题课程资源,为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更好地“落地”奠定基础。

主题活动实施以来,我们通过大胆尝试和调整,让传统文化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落地”,并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萌发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我园落地教研
户外厨房诞生记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房地产税:靴子何时落地?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法律何以难落地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