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在自然角观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案例分析

2020-12-17 13:48
好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荸荠守望者麦田

文 王 莉

《麦田的守望者》中有这样一番话:“有那么一群小孩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守望者。”这句话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活动,难道我们教师不也应该做教育的“守望者”吗?

一、案例背景

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类对世界万物的观察,因为观察是人类智慧的窗口,是创造力的源泉。人生活在自然界,就离不开对自然的观察,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观察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处处都有值得幼儿去观察的素材,尤其是班级自然角。自然角所陈列的物品是从周围环境及广泛的自然物中精心选取的,将其集中地、分层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方便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也为幼儿带来了自由观察和操作探索的可能。

自然角就像是一块清新自然的麦田,这块麦田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天然场所。那么,在自然角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观察呢?在教学中,教师更适宜做个守望者。守是等待,等待幼儿自发产生兴趣,等待幼儿交流碰撞产生焦点问题;望是观察,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幼儿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做个“麦田守望者”,更能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因此,我在自然角中投放了茨菰和荸荠这两种植物,观察幼儿对这两种植物的兴趣、探索行为和交流语言。

二、案例描述

(一)茨菰荸荠PK赛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在班级自然角里水养了一些茨菰和荸荠。我刚把这两种植物泡在准备好的容器里,幼儿们就围拢了过来,叽叽喳喳地问:“老师,这是什么呀?”“我知道,这是荸荠,我吃过的。”“老师,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水里呢?”“它们会发芽吗?”面对幼儿们的疑问,我装起了糊涂:“对啊,它们会发芽吗?会从哪里发芽呢?”幼儿们见我也不知道答案,交流得更热闹了。“我想,应该从这里吧,因为这里是荸荠的头!”“也许从这里哦,你们看这里好像有个小孔耶!”翰文指着茨菰的顶端说。“茨菰和荸荠谁会先发芽呢?”我趁势问。“一定是茨菰,你看茨菰的‘把儿’这么长。”童毅非常肯定地说。“我猜荸荠会先发芽,因为我发现荸荠的头上有一点突出来的,可能是芽吧!”“茨菰荸荠PK 赛”在幼儿们激烈的交流和记录猜想后正式拉开了序幕。

(二)茨菰芽和荸荠芽的不同

在幼儿们满怀期待的注视下,茨菰终于发芽了!幼儿们兴奋极了。“还是我猜得对吧。”小易一脸自豪地说。佳澍盯着水里的荸荠看了半天,轻轻地对旁边的思妤说:“荸荠好像也发芽了,你看!”她指着荸荠头上的绿色尖儿,肯定地说:“前两天还没有呢!”她的话似乎给那些以为猜想错误的幼儿鼓了劲儿,大家又纷纷关注起荸荠的芽儿来。“它们的芽儿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又不一样”我问道。“一样的绿色。”“出芽的地方都是‘把子’。”“芽的形状不一样,你看茨菰的芽是包着‘把子’的。”“茨菰的芽怎么细得像一根头发,真是好笑!”幼儿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自己的发现,还争着将自己的发现画在记录本上。

一天天过去了,茨菰和荸荠在幼儿们的关注中慢慢长大。每天,自然角里充满了幼儿们惊叹声、交流声和欢笑声。我就好像麦田的守望者,静静地观察和倾听幼儿们的发现和分享,满心欢愉地感受他们对科学观察活动的求知欲,感受着他们的成长。

三、案例反思

德国天才卡尔·威特曾经这样说过:“在教育上,与其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还不如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纲要》中指出,要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因此,在上述案例中我总结出以下指导策略。

(一)巧设悬念,以疑激趣

问题是幼儿探索行为的方向盘,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解决问题的保证。没有问题就难以产生探究的兴趣,也就不会出现解决问题的需求;没有问题就难以保证幼儿持久而专注地进行观察。

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自然角观察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递进式的提问上。环境的创设,材料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只为科学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前提条件,而幼儿的探索性思维还要依靠教师简明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发。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多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让问题成为幼儿不断探索的动力与源泉。

上述案例中教师提供荸荠和茨菰,是因为其生长过程及差异性比较适宜幼儿去观察。当幼儿对教师投放的材料感兴趣时,教师不是直接将学习目标告之幼儿,而是“守望”幼儿,等幼儿充分交流后,根据幼儿就其发芽的讨论进行切入和设疑,引导幼儿围绕“是否会发芽”“从哪里发芽”等问题进行讨论。这时设疑,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又可以自然地导入新的探究问题,引发幼儿新的探究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创设疑境,设置悬念,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启迪探究,习得方法

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这是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幼儿自身的活动,强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知事物的属性。任何事物都以其空间、时间、因果等关系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但这些联系不能以告诉和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幼儿,而只能让其通过自身活动感知来获得。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让幼儿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去接触和感知周围的物质世界。同时,提供反复多次感受的机会,让他们探索事物,获取科学经验,并培养幼儿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客观事物,感知各种事物属性的能力。

在幼儿猜测谁先发芽并通过观察得到验证后,我发现幼儿似乎对观察茨菰与荸荠的兴趣减弱了,也许他们认为已经完成了观察任务。于是,教师的一句看似无意的问话“它们的芽芽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再次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为幼儿的观察提供了更多内容,使观察得到了延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继续观察两种植物的芽的异同,并自发地进行了追踪观察,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方法的习得,既锻炼了幼儿的耐心、敏锐度和细心,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鼓励交流,经验共享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与差,决定着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发现的乐趣,还要引导幼儿将科学实践过程及结果表达出来,把实践的经验转化为语言,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当幼儿对一个问题做了深入的探究、思考和尝试后,都会产生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欲望。由于幼儿有了与同伴的语言交流,就会有分享,有启发。在别人的肯定、质疑、讨论与争议中,幼儿的思维不断明晰,逐步向正确的认知靠近。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在自然角区域中,幼儿的观察结论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观察结果、尊重他们的想法与思考。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相互交流、真诚倾听、彼此欣赏,在必要时提供适宜的指导。这也体现了《纲要》中“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的精神。

在案例中,幼儿纷纷猜测两种植物谁先发芽,并清楚地说明自己这样猜测的原因。有的幼儿不仅在幼儿园里和同伴交流,还将这一讨论的话题带回家和家人讨论,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了解相关的知识并反馈给同伴,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经验共享。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应该站在幼儿身后,仔细聆听、悉心观察、及时引导,给幼儿一块“麦田”,做一个“守望者”,让他们自由健康地成长吧!

猜你喜欢
荸荠守望者麦田
清脆甜美的荸荠
挖荸荠
荸荠不说话
大桥上的守望者
守望者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
美丽乡村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