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妮
(永新县永安中学,江西吉安 343400)
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目标,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古诗文及革命传统教育等阅读内容,将语文教学的重心转移到“读书”之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书籍,提升阅读深度。这便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反思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助推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无视阅读主体,不关心学生的兴趣,教学模式一律是灌输与接受,单一机械地讲解、千篇一律地分析成了教学的固定套路。这种因循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阅读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基本缺失,死记硬背成了学习的不二路径,导致学生兴趣缺失、思维不活,严重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牢牢抓住课文文本不松手,对文本内容的讲解面面俱到,力争把所有知识点讲透,唯恐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学生借助课文文本,学习基本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素养,丰富阅读精神生活,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单单依靠教材中有限的课文,是很难有效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因为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需要开展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达成。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重中之重,是学生丰富语言储备、培养文字语感、深化文化情感的重要路径,在初中阶段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下,语文课堂“讲读”模式逐渐被“教读”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适应教育变革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向学生教授科学的阅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目前,教材的改革大大丰富了阅读的内容,增加了语文课堂的压力,教师必须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详细讲解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从而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知识的领悟。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教材为中心,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和衍生,让学生在同类阅读内容的对比中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相关阅读方法和技巧,强化学生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进而在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
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地设置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各个环节的内容。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思考探究”的内容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读读写写”内容,形成对课本内容的初步认识,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并汇总自行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进行解决。随后,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从文体分析着手,为学生讲解小说这一文体阅读的方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中对韩麦尔先生语言神态等描述的文字,并通过这些描写,在脑海中构建韩麦尔先生的画像,从而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及能力。随后,让学生对《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的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深化学生对《最后一课》情感的体会,增强对文意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最后,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则要求学生反馈自己在预习过程及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可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回复和解答,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并指导学生在文体、文本和文意方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同类型文章阅读,对相关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进行巩固和提升,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自读课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读课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自主阅读,形成理论知识对具体实践的指导,并通过阅读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强化技巧掌握,提升阅读水平。
相较于教读课而言,自读课上应以学生自读相关内容为主,教师不再进行相关知识和技巧的讲解和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际运用,在前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锤炼处理阅读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自读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巩固和检验学生阅读技能的重要环节。同时,自读课还能够有效满足“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在自读课上自主进行阅读练习,通过实际运用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感知力,培养其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自读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检验所学的知识,完善既有知识体系,实现对自身综合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彻底转换思维,在自读课上依旧进行大量的知识讲解,让自读变成了“教读”,不利于自读课功能的发挥。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仅在学生阅读遇到问题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读即可。
随着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变革,语文教学要求的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关注教材内容的解读,还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领域,在阅读量增加的基础上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新编教材中,结合部分课文的情况,设置了相应的“积累拓展”环节,提高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结合相关章节的内容及教学要求,科学地选择课外读物,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阅读体验,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其阅读能力。
由于初中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辨别能力上较为不足,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字信息的侵害。因此,教师不能够将课外阅读简单地等同于自由阅读,应该科学合理地筛选课外读物,并为学生制订相应的阅读计划,使得课外读物能够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够形成对学生既定知识的巩固和提升,让学生在经典篇目的诵读之中,提升阅读能力,继而促进其思想境界的净化和升华,增强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阅读是初中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科学设置阅读课程,将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以“授人以渔”为目标,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在阅读技能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大量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充分培养其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