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吴中心幼儿园 耿 畅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集视、听、声、像于一体,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在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提高幼儿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幼儿音乐教学手段,拓宽了幼儿园音乐教学资源,对发展幼儿的个性与创造性等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皮亚杰认知理论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活动是以色彩、形象、声音的直观性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幼儿音乐教学应该以直观的教学方式为主。多媒体技术能够呈现优美的画面,刺激儿童的感官,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春雨》这首歌时,为了让幼儿理解作品,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画面引导幼儿展开思维想象。课件中展现美丽春天的画面,同时播放轻缓的音乐作为背景。动态的画面中让孩子们看到了小草悄悄地探出头来,花儿露出了笑脸,调皮的雨点纷纷降落,滋润着大自然中的万物,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展现在幼儿面前。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粒种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长出嫩绿的芽儿。最后,通过富有动感的音乐画面渲染春雨的淅淅沥沥。这样,既让幼儿懂得了春雨后种子才能发芽这一科学知识,又让幼儿在兴趣盎然中理解了这首音乐作品。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人对音乐艺术的感知需要通过视听来完成。幼儿对音乐艺术的接受是由抽象的听觉到形象的感受过程,并辅助以视觉来共同完成。这就决定了幼儿音乐教学中需要创设情境来提高幼儿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而不是单一的看或听。仅凭教师的讲解,或单一的听都会让幼儿感到索然无味。多媒体技术集视、听于一体,是呈现视听情境的有力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出融声、像、形为一体的真实场景,从而刺激幼儿的感知系统,让幼儿在学习音乐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达到激起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春天》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创设了春天的情境。幼儿看到了百花盛开、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燕子飞翔、农民播种等春天的景色。这样,从视觉上营造春天的美景,让他们在欣赏美丽春天的同时接受音乐艺术的感染,从而提高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艺术思维。
现代音乐教学理论认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认知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与音乐有关的画面,而且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这样,在多种音乐元素的刺激下,幼儿的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过程中,能够让幼儿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欣赏音乐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例如,在欣赏《金蛇狂舞》这首曲子时,因为这首曲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其节奏抑扬顿挫。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欣赏一段舞龙灯、耍狮子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舞龙灯时人们欢呼雀跃的情景。接着,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完整版的《金蛇狂舞》曲子,让幼儿了解这首曲子是用哪些乐器演奏而成的,多媒体画面中显示了大鼓、二胡、锣等乐器。最后,教师用鼠标点击课件使之发出相应的音色。这样,就把视听功效完全地展示出来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地把握乐曲的节奏,加深了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幼儿的欣赏能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让孩子去实践,去创造音乐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方法。”由此可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多么重要。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激活幼儿的认知,发挥其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彰显幼儿的个性,挖掘幼儿的思维潜能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教学《打喷嚏的小老鼠》时,内容的第三环节是创编舞蹈动作。创编舞蹈动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与相关的学习经验。因此,在讨论各种动作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的演示。课件呈现了小老鼠配合音乐的节拍跑步、打喷嚏、欢呼等,这样就形象地再现了动作的节奏感,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晒太阳”这一情境中,配上具有抒情意味的乐曲,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创编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能够激活幼儿的认知,从而真正发挥幼儿的聪明才智,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幼儿园音乐课堂。多媒体技术教学让音乐艺术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认知需要,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努力地探索与实践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