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路径 与制度创新研究

2020-12-17 02:25吴雪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经济发展

吴雪(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千百年来,乡村都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乡村发展出现了瓶颈,面临着人口外流、产业薄弱、环境恶化等问题,不少地方出现了乡村空心化、农民贫困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不仅是新时代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黔东南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需要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从行动路径计划的制订以及制度创新的角度采取好有效的措施。1

■黔东南州发展现状

黔东南州全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 个县市,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等33 个民族,是我国30 个民族自治州之一。新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州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经济总量持续提升。2008 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贵州逆势而上,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此,黔东南州的经济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18 年,黔东南州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 亿元,进入贵州千亿城市俱乐部;其次,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扶贫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在精准扶贫的带动下,黔东南州贫困现象大为改观,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2018 年,黔东南州贫困人口再减少30.51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42%下降到7%,贫困发生率首次跌破10%;最后,城市经济发展亮点明显。黔东南州城镇化率水平高于贵州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发展整体效益较好,2018 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位居全省第六。

黔东南州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发展滞后的整体面貌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贵州作为西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东部,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而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贵州省内则处于中下游的位置。精准扶贫前,黔东南州15 个县市中有14 个国家级贫困县,时至今日,剑河县、榕江县、从江县仍然是深度贫困县,经济基础极为薄弱,这给黔东南州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次,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城乡经济二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无论东西部,均是如此。相比于省内其他城市而言,黔东南州城乡经济差距更大,2018 年,黔东南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30 元,位居全省第六,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则仅有9227 元,位居全省倒数第一,城镇、农村可支配收入比为3.27%,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间发展差异过大,对黔东南州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最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黔东南州的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少、现代服务薄弱等问题,传统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对黔东南州新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对此,黔东南州需要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动区域的新发展。

■黔东南州实施乡村振兴的行动计划路径

(一)优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黔东南州乡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路径的基本要求,黔东南州要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两个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就硬件环境而言,黔东南州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道路工程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夯实基础。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地带,境内山脉起伏,大部分区域的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上,交通条件比较恶劣,尤其是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交通建设较为滞后。黔东南州要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公路质量,提升乡村交通的便利性,为村民出行以及货物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黔东南州同样要高度重视乡村信息化建设,发挥好信息技术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就软件环境而言,投资主体的欠缺是制约黔东南州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黔东南州要从优化投资环境的角度出发来推动软件环境的建设。比如,提高行政效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为客商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又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提升招商引资的效果,黔东南州要出台有利的政策,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向广袤的乡村地区流动,比如乡村投资主体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四到六年内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提升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二)厚植发展基础

经济底子薄弱是黔东南州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全州3000余个建制村大都面临着发展基础不牢的问题,这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黔东南州需要从人、财、物三个角度采取好措施。首先,加大“三农”工作队伍的培育力度。“三农”工作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承担者,党的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黔东南州要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吸引本土人才回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输送鲜血,以人才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基础;其次,加大乡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的今天,各类项目纷纷上马,农户以及村集体自有资金有限,很容易出现资金不足乃至资金链断裂的显现象,既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更容易引发其他问题。黔东南州要出台《集体经济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扶持,确保优势项目、重点项目能够落到实处,取得效益;最后,加大区域发展资源的整理力度。黔东南州下辖16 个县市,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以及资源禀赋有着很大的差别,黔东南州要重视各县市乡村发展资源要素的整理与归类工作,从乡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优势、面临的不足出发,因地制宜地制订、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提高乡镇振兴战略实施的实效性,保障农民利益。

(三)明确发展要点

乡村振兴战略在黔东南州稳步推进,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粗放式发展、随意性建设的现象尤为突出。对此,黔东南州要明确发展要点,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路径的核心,首先,紧扣产业建设中心命题。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黔东南州要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一方面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从各乡村的资源禀赋出发,加大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以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而言,当前我国旅游经济正处于火热发展的阶段,民族游、乡村游是旅游经济中的两大热点。黔东南州可以从此出发,积极打造民族乡村游、民族生态游等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立足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是让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因而,黔东南州在注重乡村经济发展的效益与效率时,也要重视收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避免出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没有根本改善的问题;最后,赋予内生发展动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关键路径,与传统的乡村发展路径相比,乡村振兴最大的特点便是以乡村的内生动力为发展的关键,这可以有效破除以往“输血式”发展的弊端,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彻底改变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症结性问题。

(四)创新发展形式

农村形态的多样化使得乡村振兴的模式不可能整齐划一,黔东南州要围绕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乡村发展形式。首先,多元布局。黔东南州要重视乡村振兴中的顶层设计工作,坚持多元布局的发展思路,从乡村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差异化的发展规划,比如对经济水平较高的城郊村、城中村,可以推行新型特色村镇的建设,将乡村经济融入到城镇经济中,而对资源密集的乡村,则可以围绕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做文章,真正做到凸显优势、提升效能;其次,协同发展。当前,乡村振兴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较典型的便是各乡村之间的恶性竞争,以旅游为例,不少乡村地理位置毗邻,旅游资源同构,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乡村的利益,对此,黔东南州要注重乡村之间的协同发展,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比如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各乡村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发展路线,如民族风情游、田园风光游、历史文化游等,使分散的旅游点向全域旅游转变;最后,紧扣时代。传统的乡村经济发展多以工业建设为基点,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提升,生态产业成为乡村跨越式发展的可靠路径。黔东南州要利用好本土的环境资源,如开发程度不高的土地、良好的生态气候条件等,积极推动原生态养殖、绿色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为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打好基础。

■黔东南州实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

(一)创新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为核心的资源,也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要素。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释放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黔东南州要以三权分置为统领,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首先,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土地制度创新所必须遵守的前提条件,在保障农民利益、推动乡村发展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三权分置必须以集体所有制为中心;其次,完善承包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的所有权与承包权相分离,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党的报告明确指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保障了土地承包的连续性。黔东南州要深入开展确权登记等基础性工作,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使土地承包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最后,推动土地流转经营权。在所有权不变动的前提下,分置承包权与经营权,推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市场活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方式。

目前,我国已经有1/3 以上的土地进入流转经营,土地经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家家户户包地变为家庭承包与大户经营共存的格局。黔东南州要继续加大流转经营的支持力度,探索三权分置的多种实现方式。

(二)创新经营制度

现代经营制度的欠缺是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又一大问题,使得乡村发展的各项要素无法有效地整合起来,弱化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动能。对此,黔东南州要加速现代经营制度的建设,不断突破传统制度中的问题,以经营制度的创新来推动经营活动的发展。首先,注重乡村产业链的建设。产业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途,而产业链的建设与拓展则是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石。以乡村旅游为例,黔东南州除了需要向游客提供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外,更要以旅游产业为中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餐饮产业、娱乐产业等的协同发展,打造全方位的产业生态链;其次,凸显规模效应。乡村经济中的同类主体具有很大的横向融合空间,黔东南州要借助各种形式,如产业联合体、合作社、联盟等来提高乡村经济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凸显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效应,增强风险抵抗力,同时,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挥好龙头企业在行业标准建设以及产业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最后,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不少投资主体参与到黔东南州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点,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黔东南州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保障好小农户的利益。

(三)创新产权制度

产权不明晰、流转不顺畅是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黔东南州要创新产权制度,首先,持续优化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村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唯有村集体富裕了,农户才能共同富裕,否则很难解决农村贫富不均,大部分农民收入低下的问题。黔东南州要以公平为核心,逐步构建产权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不断激发集体产权的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其次,试行股份合作制改革。黔东南州面积较大,下辖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高,不少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速,涌现了一些经济发达的城中村、城郊村。对此类乡村,黔东南州要试点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以股份合作制来提升集体产权的市场活力,并不断总结试点经验,有步骤地在全州范围内推广,提高经济效益;最后,盘活经营性资产。黔东南州要在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增收的新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权益,比如借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方式,让农民成为股东,构建出契合黔东南州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产权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既能保障集体利益不受到损失,也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增加农民的收入,一举两得。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各地区均从制定行动计划路径以及创新制度的角度出发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黔东南州乡村振兴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着不少的难点和问题。对此,黔东南州要明确发展目标,从外部环境建设、内生动力培育以及土地、经营、产权制度创新等角度采取好措施。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补妆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