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中心小学 卢兴本
“升和毫升”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二者的换算关系,建立起升和毫升的概念。根据建构主义下的支架理论指导,我们尝试把“升和毫升”进行建构,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步骤分解,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培养建构思维。
师:要表示物体的容量,就需要用到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单位呢?
生1:千米、米和厘米。
生2:时、分、秒。
生3:元、角、分。
师:这些我们都称为计量单位。我们知道,它们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单位之间还有一定的关系。
在导学环节,通过回顾学过的单位,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建构主义支架理论,建立起数学概念框架。
师:现在我们心中都有了两个容量单位,一个是“升”,一个是“毫升”,有了它们,我们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容积。老师带来了两个容器,想一想,哪个容器可以装得更多?
生1:第一个看起来大一点,可能会装得多。
生2:不一定,我觉得不能看外表的大小,还要看里面盛水部分的大小。
生3:我们应该倒一杯水来验证一下。
教师操作验证。
师:孩子们,如果倒过来验证,是把壶里的水倒入杯子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完成书上的练习1 和练习2。
这个教学环节是分别让学生根据教师带来的实物进行猜测,再得出某个结论。学生的学习开始源于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碰撞,“已知”是根据经验来判断容积的大小,“未知”是如何根据容量单位来判断。当原有的知识无法解决新生的问题时,学习的行为就开始发生。
师:你们的量杯和电脑屏幕上的这个量筒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观察。
生:我们的量杯上有很多短的线。
师:(课件显示量杯)同学们,量杯上面有很多数字,比如20,就代表这个刻度是20 毫升。那么,如何来表示1 毫升呢?
生:我发现刻度上有10 毫升,我们把10 毫升再分成10 份,每份就是1 毫升。(教师板书:毫升)
师:毫升也有字母符号,知道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mL”。
让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的量杯,观察到自己手中的量杯比屏幕上的量筒多了很多短的刻度线,引出了毫升的概念。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当中去认识毫升。
师:请大家看着量杯,感觉1 毫升有多少?
生1:1 毫升只有几滴水那么多。
生2:1 毫升很不起眼,几乎没有了。
师:那么,1 毫升究竟有多少呢?老师在课前给大家准备了操作材料,现在把滴管拿出来,看一看,1 毫升可以滴几滴水?
学生通过测量,得出25 滴水大约为1 毫升。
对于抽象的毫升概念,只有通过在具体可感的操作实践中,才能帮助学生确立概念的相关属性,建立起1 毫升的清晰认知。
建构主义指出,协作学习可以把纷繁的意见进行归整,把复杂的思绪进行统一,让知识认知趋于明朗。
师: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容量单位,(指板书)升和毫升。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再回过头来,结合我们上课伊始的回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生1:在米和千米中,它们的进率也是1000。
生2:在克和千克中,它们的进率也是1000。
师:营养学家经过测算,发现成人每天要喝1 升~1.5 升的水;我们四年级的孩子,一般要喝1 升水。1 升水有多少呢?
学生取出自己的喝水杯子进行操作。
师:通过操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由于我们的杯子大小不一,所以杯数也不一样。
生2:我发现我们班的纯净水桶显示的是18L,班级是45 人,看样子每天全班要喝3 桶水。
生3:但是我又发现,我们班每天只喝1 桶水,可是我们都没有感到渴,为什么呢?
生4:我觉得应该是早晨、晚上我们在家还喝水了,另外中午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喝的汤也应该算在水中。
师:同学们,一个小小的喝水问题蕴藏着大大的数学知识。希望我们通过了解,都能养成正确的喝水习惯。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从感性的材料向具体的数学含义出发,形成概念的生活化,让学生的认知从抽象走向具体,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基于支架理论,有针对性地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升和毫升的意义,利用支架教学策略,能够服务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