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洁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不仅要对语意能够迅速把握,还要敏锐感受语境,才能与作者情感达到相互沟通,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自悟到一些写作方法,日后学以致用。
关键词:阅读;感悟能力;培养
一、感悟是对语意的整体把握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从理解语意开始的,离开对语意的理解,语言其他内涵的感悟就没有基础了。对语意的理解需要一个时间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整体联系和由表及里的理解方法,为其迅速把握语意练好基本功。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描写老人外表的一段话有“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理解这一句,如果停留在“这是一位精瘦、慈善的老人。”这一表层的理解上,那对语意的感悟深度就不够。我在教学中点拨学生通过读,不仅要抓老人外貌,而且要抓人物语言反复品味,如“不累,不累,我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从这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老人与山的情感之深;“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二、感悟是对语境的敏锐感受
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语言文字描述的意境的感受,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实际上就是较好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境,要重视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通过想象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联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定场景或生活画面。例如教学《特殊的葬礼》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使学生对描写的语境有较深刻的感悟。此时的教师就要适当点拨,让学生在阅读时,找出文中表现瀑布雄伟气势的词语,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作细读品味。之后,再让他们欣赏配乐朗诵。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眼前出现了一条奔流而下的瀑布”“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 ……很多语言文字,可以是默读或听读想象,然后说说所想象的情景,在想象中默默感受,在交流中达到共鸣。只有这样,才算感受到文字中的意境,才算对文字有了感悟[1]。
三、感悟是对情感的体验和共振。
阅读是始终伴随着情感的活动,阅读感悟必须包括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思想感情有真切的体验,才能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有所感悟。情感的体验是以文字语意的整体把握和对语境的深切感受为基础的。因此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情感,方法是多样的,但都离不开读的实践。“辞的情味可以从好几个方面辨认,有的应从字上去推敲,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从字上去推敲”就是要仔细揣摩文字包含的意思,从而体会文字包蕴的感情。《珍珠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用手抚一抚它那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抚”能够换成什么样的词?(摸)接着,让学生比较“抚一抚”与“摸一摸”有什么不同,“抚一抚”是指怎样地“摸”?(轻轻地摸、温柔地摸)最后让学生深切地体会一下作者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摸”?(带着一种喜爱、慈爱、疼爱的心情去轻轻地摸),从而感悟作者对小珍珠鸟的无比喜爱之情。像这类文本可以引导学生从某些生动精彩的字词上去推敲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的感悟。“从声音上去吟味”就是从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味”,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朗读吟诵是体验情感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深层含义读出来。像《黄山奇松》、《台湾的蝴蝶谷》这类课文要让学生读出美的意境,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像《军神》则要流露对英雄无比崇敬之情;《大海中永生》,这一课读时放慢速度,降低语调,一种无比悲伤之情涌上心頭,若再配上低沉的乐曲,怎不让人热泪盈眶?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体会了,感悟了,他们与作者的情感才能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读出感情来,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让朗读自然变成了表达自己感情的有声形式[2]。
四、感悟是对表达方式的感知与意会
阅读的过程也应该是对写作方法的感知与掌握的过程,教学中,应重视训练学生对表达方法的感受力。当然,有一种倾向,就是认为新课标下不要提表达方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第三阶段(5—6年级)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写作的表达方法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口语交际、阅读和习作练习来影响和形成的,其中阅读对学习表达方式是最有影响力的因素,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或者直接点拨一些表达方式,特别是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自己领悟到一些写作方法,是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课文中许多句式、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就应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例如:课文中一些反问句式,教学中就可通过变换句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语气和增强感情色彩的作用。再如《鼎湖山听泉》中描写奇妙的泉声,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写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引读、吟读、分不同角色地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描写方法,对理解泉声特点,表达作者感情和增强语言美感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样的阅读训练既有助于对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感情的体会,又能使学生揣摩意会到语言的表达方法,增强了整体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玲. 走进生活,感悟英语——浅谈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表演能力[J]. 湖南教育(B版),2018(11).
[2]邹小焱. 发现音乐的独特魅力——浅谈通过培养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J]. 教育,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