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子
摘 要:阅读、写作都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对阅读的拓展延伸,所以将阅读、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以兴趣激发为基础、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强化学生英语写作三个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而更加凸显,并且亟需结合起来共促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充分改进、优化并革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以真正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助读,最终实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共赢,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一、以兴趣激发为基础,引发学生欲望
兴趣是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具备阅读和写作的欲望,为阅读、写作的有效融合奠定基础。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优化方法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教学,将相关知识内容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出直观、形象且动态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层面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具阅读、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更好地进行想象、表达、创作。
例如,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的英语作文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写,而是学生们对英语写作的热情太低,导致学生们的思维受到阻碍,进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笔者转变教学思路,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如,笔者会在课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们将图片内容进行描述,或针对图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续写,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而阅读教学同样如此,笔者会在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这样,笔者通过以兴趣激发为基础,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写作欲望。
二、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实现以读促写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学生能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所以说,高中英语教师给予阅读教学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促使学生可以从广泛的阅读当中积累词汇量,包括写作中常用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让学生可以具备扎实的词汇基础。此外,教师还应该重点剖析英语课文的行文脉络、组织架构等,促使学生有更加深入地理解进而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技巧,学习文章中优秀的写作习惯,实现有效的写作积累。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都会给予学生们自读空间,利用这段时间锻炼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笔者会在他们阅读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逐渐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之间的阅读能力差距越来越小。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开始将阅读与写作进行联系,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收集写作的素材。阅读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阅读内容写作。写作时,笔者要求学生们将写作内容与阅读内容融合,优化学生们的写作技巧。这样,笔者通过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实现了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三、强化学生英语写作,实现以写助读
写作是对阅读的总结和升华,具体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情感表达、描述客观事实的过程。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写作教学的完善和优化,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進行仿写、扩写、续写和改写,以此来培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再次回到文本之中展开深层次地阅读,去充分体会文本的主旨大意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情感,保证学生情感与写作、阅读的充分融合。让文章在情感作用下更具阅读价值,从而促进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以写助读。
例如,在写作专题的教学中,笔者会通过几篇课外材料让学生们进行仿写,学习优秀作文材料中的语法使用、词句搭配等技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也得到锻炼。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后,学生写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阅读水平也随之提升。这样,笔者通过强化学生英语写作,实现了以写助读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是英语学科本质特点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和作用。所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任务、目标和要求。进而通过以兴趣激发为基础、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强化学生英语写作等策略的实施,以真正加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提供新的路径,从而保证高中英语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林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探究[J].英语广场,2018(07):121-122.
[2]吴冬燕. 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农村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