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
(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行政学院,甘肃兰州 730010)
国学大师张岱年曾提道: 宋明理学除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派别外,还有以张横渠、王浚川、王船山为代表的气一元论。诚然,明代哲学家王延相很推崇张载的“太虚即气”说,他说“横渠此论,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横渠理气辨》)清代哲学家王夫之也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世界统一于一元,但怎样体悟世界却有许多方法, 中国古圣先贤在这方面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群经之首的《易经》就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社会的中国智慧和方案[1]。 《易经》产生之后,古今中外学者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笔者认为, 这座富矿还远没有把自己完全展示给人类,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应用新的思维方式努力挖掘其中的财富。
张载在《横渠易说》中说:“乾之四德,终始万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接着说:“天下理得,元也;会而通,亨也;说诸心,利也;一天下之动,贞也。 贞者,专静也。 不曰天地而曰乾坤,言天地则有体,言乾坤则无形。”这里作者提到元亨利贞四德,天地乾坤,首尾皆无,就是具说世界统一于“一”,要从象、数、理3 个方面去体悟,以此来达到全面认识的目的。《易经》在古代中国的传承过程中,形成像数派和义理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其义理派的内容, 其实这两者都不可偏废, 一旦缺少一方,就会导致理解不全面,甚至出现片面理解,尤其是像数的体悟。 因为“象者,易之原也,象成而后有辞,辞著而后有变,变见面后有占。”(《周易集解序》)要把象、数、理3 个视角结合起来,只有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体悟《易经》中的一元世界,就会不断开辟人类世界的新境界,使人达到更高境界,提升自我素质和综合素养[2]。
何谓一元? 《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孟子˙公孙丑》:“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横渠易说》:“仁统天下之善,礼嘉天下之会,义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动。 ”一元就是“德流气薄而生者”,负阴抱阳的“中气”,“四端”结合体,“四德”而统的天下,形散神聚的主体。 于现在说,它理解为量子,是统一世界和物质的道。因为六十四卦经和“十翼”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一而展开的, 我们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盲人摸象的办法去理解经传, 否则不利于真正获得理解,而是有一个主体,即三才形成的主体,这是一元的[3]。 只有把握住这个一元,才不至于把《易经》文化学得支离破碎,坠云坠雾,才能形成统一整体,最终从中获得感悟。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盛赞古代中国是“世界发明的摇篮”,并将《周易》称为“万有概念宝库”。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正是在对《易经》的学习中发明“二进制”,从而揭开电脑程序语言的基础, 而今已把人类社会推进到网络信息时代,如今是网络尤其发达的时代,人们进入了网络时代,可以说根本无法脱离网络,人们借助网络获得更多信息,在这个时代中发展和进步。
《易经》的数、理在二进制中得到具大的释放,这是东西方文化学习交流中没曾想到的结果, 也可以说是东西放文化交流的一大收获。 莱布尼茨二进制中的0 到63 数字,正是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中的左上角的坤卦到右下角的乾卦的64 卦,其顺序和卦象排列都没任何变化(图1 伏羲六十四卦,图2 莱布尼茨数字图)。 二进制中只有数字0 和1,六十四卦中只有阴爻和阳爻的排列,其实0 就是阴爻,1 就是阳爻,这是古人规定的。
图1 伏羲六十四卦
以第一排的数字和卦象(阴爻、阳爻简写为阴、阳)为例,在二进制中,第一排是0 到7,即是000 000,000 001,000 010,000 011,000101,000 110,000 111;在六十四卦中,第一排是坤、剥、比、观、豫、晋、萃、否,卦象(由下而上)是阴阴阴阴阴阴,阴阴阴阴阴阳,阴阴阴阴阳阴,阴阴阴阴阳阳,阴阴阴阳阴阳,阴阴阴阳阳阴, 阴阴阴阳阳阳。 以至于最后一排到乾卦, 都是和二进制的数字完全对应,63 在二进制中正是111 111,即乾卦卦象的6 个阳爻。 这种只改变卦象符号就完成人类数字转换的巨变, 从而引起整个人类交流语言的和世界的巨大改变。因此,在学习《易经》 中我们在重视义理的同时, 尤其要重视象、数,把象、数、理都作研究,统一于一体(一元)当中。另外,坤、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上)依次是阴阴阴阴阴阴、阳阴阴阴阴阴、阳阳阴阴阴阴、阳阳阳阴阴阴、阳阳阳阳阴阴、阳阳阳阳阳阴、阳阳阳阳阳阳、阳阳阳阳阳阴、阳阳阳阳阴阴、阳阳阳阴阴阴、阳阳阴阴阴阴、阳阴阴阴阴阴,表示阳气不断上升又不断消失,完成一年的周而复始,从卦象则很容易理解。卦象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学,但要学精却非常难,学通透了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从这个角度考虑, 用二进制也就更容易理解 《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无,即0,一是1,二是10(二进制),三是11(二进制),都是一个或二个符号组成,从四开始,二进制进入复杂排列中,由此产生无数,以至于无穷,所以就是三生万物,不是单纯的三来生成万物,而是由一、二、 三共同生成无穷无尽的万物, 这么说可能很抽象,但是学习者必须要从抽象中理解和学习,最终在这一个领域中有所为[4]。
《易经》的六十四卦与二进制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就是从象到数、理的转变。 同样的道理,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中的排序和《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序和数理结构为什么差别很大,如果不从象入手,则很难让人信服[5]。 《周易》的上经为什么是30 卦,下经为什么是34 卦,如果仅仅从《序卦》中找答案,可能有些牵强附会之感。
我们若从卦象和辩证法上去理解则容易得多。一卦三画(爻),含天地人三才,重卦六爻,三乘六共十八卦,上经下经同为十八卦(列),每卦都有对,每对或综或错,而成两个36 卦,上下经应有72 卦(如图3 所示)。
图3 《周易》六十四卦错综图
但在上经中,乾和坤、颐和大过、坎和离均相错不相综,各占一列,其他24 卦两两相对(综),只占12 列,加上前面六卦,共十八列,共有30 卦,即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在下经中只有中孚和小过是相错不相综,各占一列,其他32 卦两两相对(综),占16 列,共18 列,共34卦,即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未济既济。这64 卦正好是八八相乘而得。 除4 对8 个相错的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正看或倒看都一个模样(象),其余28 对56 个相对(综)的卦象,顺看倒看均独自成卦。
易学文化的传承路径主要分为3 个方面, 分别是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这3 个途径对于易学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一一仔细分析如何传承文化?首先是贸易活动,贸易活动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活动, 商人在进行贸易活动的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传承出去,并与他人进行交换,另一方面则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实现了文化传承,是第一大传承途径。 其次是人口迁徙,人口迁徙在当今时代, 从来没有停止过, 迁徙的范围非常广泛,而每一次人口迁徙都意味着文化传播,会对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易学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路径[6]。 最后是教育传播文化, 教育是现代人必须要接受和参与的一大活动,如今的教育类型多种多样,人们在接受教育活动的时候,需要接触各种科目,通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就能够从中收获文化知识,而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传播医学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姜文化传承下去[7]。 如今,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文化的类型可以是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只要与此息息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文化传播的活动和载体。 其中教育途径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现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活动。除此之外,开展各种讲座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拓展文化了解范围,最终提高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