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超,彭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成都 610066)
目前,在《游戏音乐制作》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游戏音乐制作》课当前所施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 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法为主,不断地向学生讲解各个知识点,而忽视与学生互动,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机械、课堂气氛的沉闷, 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同时,《游戏音乐制作》课是一门与游戏行业发展密切结合的课程, 其应当以当前游戏公司游戏音乐制作设计方案为教学蓝本, 但目前该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已显陈旧,不具有前沿性,不能够反映游戏音乐制作行业的最新发展, 导致课堂教学脱离了行业应用。 此外,由于课堂学时有限,教师一方面难以完成全部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难以扩展教学的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
而情境化、 碎片化视野下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该文以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度所开展的“情境化、碎片化视野下《游戏音乐制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项目为例, 从技术路线与方法等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地实施《游戏音乐制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运营平台、移动智能终端高速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学习已成为一种主流学习方式。为此,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 提升教育质量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情境化”指的是“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场景中, 认为学习者需在真实的情境中融入他们的角色和认知。情境学习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即知识与认知和实践与应用的结合、 社会的互动性和个体之间的协作性。 ”[1]
“碎片化”指的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基于零散时间,利用多样化学习媒介和分布式的空间学习碎片化知识的学习方式。 ”[2]
“翻转课堂”由美国学者Lage, M. J.,Platt, G. J.,Treglia,M.于2000年提出,即“Flipped Classroom”,是指“把传统课堂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课后学生通过作业完成知识的内化这种教学模式翻转,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授, 在课堂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的一种教学模式。 ”[3]
该项目将利用“情境化”和“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在技术支持学习理论、发展性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推动《游戏音乐制作》“翻转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
(1)技术支持学习理论。
该理论是指通过移动技术与知识教育的相互融合来达成优质学习的目标。以往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只关注是否能够通过移动技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而不关注学生是否可以通过移动技术手段高效学习的现象。 当今教学改革中,倡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核心理念,以移动技术手段辅佐课堂教学,以技术促进学习,以技术支持学习。
(2)发展性学习理论。
遵循发展性学习理论, 即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
(3)协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理论可以“培养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发展社交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间差异的包容力。 ”[4]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教师应从过去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
该项目结合碎片化和情境化学习的优势, 根据翻转课堂的特色,具体设计出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操作模式。
(1)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根据《游戏音乐制作》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课程资源包括课件、录音、视频、习题等材料通过移动终端分发给学生,同时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接收到教师推送材料时, 结合教师所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认真学习课件中的内容及视频完成预习测试,并向教师提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移动终端对学生预习情况会进行评价汇总, 包括学生对课件学习完成情况、习题作答情况等,教师根据这些反馈可以很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
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化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场景中, 认为学习者需在真实的情境中融入他们的角色和认知。 情境学习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 即知识与认知和实践与应用的结合、社会的互动性和个体之间的协作性。”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根据《游戏音乐制作》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所创设问题情境即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情境既可以是数字游戏环境,也可以是模拟情境,而无论是哪一种游戏情境都要以引领学生沉浸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兴趣为教学目的。
(2)课中学习阶段:教师开启授课模式,利用多屏教学对《游戏音乐制作》课程的重难点和移动终端所统计的学生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讲授, 并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结合游戏情境制作乐曲, 比如,workshop 模式,既可以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又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创新的潜能,促进知识的内化。同时,师生还可以面对面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
(3)课后反思、拓展阶段:教师复盘前期教学,思考前期教学引导是否得当,考量学生的学习成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同时,借助移动技术不受时空间限制的优势, 将前期携手游戏音乐制作行业专业人士共同所建设的《游戏音乐制作》 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移动技术推送至学生的移动终端,更好地帮助学生利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学习,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 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游戏音乐主题,通过小组讨论、查阅文献和头脑风暴等方法完成作品,最终在讨论区公布作品完成情况, 由教师和学生评价作业效果。
此外,该课题选用了“过程性—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将传统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相结合,更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以及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 多元化评价指标如表1 所示。
通过一学期混合式学习, 该课题组对全程参与情境化、碎片化视野下《游戏音乐制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17 级85 名学生进行过程评价与卷面评价。测评结果显示,无论是过程性成绩还是卷面成绩与同期相比提高7 分, 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该课题组向85 名学生发放了情境化、碎片化视野下《游戏音乐制作》 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参见表2。 反馈结果显示较多的同学认同《游戏音乐制作》课程采取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听说思辨有机结合,促进了知识全面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该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利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学习, 提高获取各种信息和学习资源的能力,掌握前沿理论和技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拓展游戏音乐制作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 并且,该教学模式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性,积极与教师、学生交流经验,顺利完成各种课程任务, 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游戏音乐制作》学习视频有时会出现卡顿现象而影响学习状态, 又如学习小组分工不明而导致任务完成效率较低等,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对这些问题有所改进[6]。
表1 多元化评价指标
该项目组对全程参与“情境化、 碎片化视野下《游戏音乐制作》翻转课堂教学”项目的44 名学生分发了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96.00%的学生认同《游戏音乐制作》课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了知识内容的内化和吸收, 拓展他们对游戏音乐制作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了他们对游戏音乐制作行业前沿的接触。 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移动网络时常会出现拥堵现象, 学习小组各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等,这些问题还需在今后教学中完善。
综上所述,“情境化、碎片化视野下《游戏音乐制作》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情境化”“碎片化”“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该次教学改革突出信息化背景下移动学习的自主性、趣味性、高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教育质量。
表2 情境化、碎片化视野下《游戏音乐制作》课程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调查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