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陶染
——基于山东现代学院“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的研究

2020-12-16 06:08闫春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实验组因子习惯

闫春明 周 扬

(山东现代学院体育组,山东济南 250104)

1 前言

2020农历的庚子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经历了一个记忆犹新的春节。疯狂的病毒并没有击倒我们,反而让每个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党的英明领导和全国医护工作者无私奉献下,中国人民闯过了又一个难关。在我撰写本文时,全国的疫情还未完全结束,但是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全国上下投入了全面复工复产准备阶段。这次抗疫经历,也把注重公共医疗卫生,重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到了全新的战略高度。所以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宣传普及现代生活理念、健康方式及提升国民身心健康素质的方针。针对我校开展“五课堂教学”改革陶染高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亚健康生活方式的具体作用进行研究。

2 概念界定与分析

2.1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2.2 陶染

陶染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熏陶和感染,在本研究中陶染指的是学校作为培养方,利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而非僵硬的以教学目标来干涉其健康生活习惯。

2.3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则在1992年的《维多利亚宣言》中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概括式地描述,并总结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等四方面健康生活方式基石[1],健康生活方式首次被作为独立概念被提出。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方地说明时,国务委员王勇表示要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提出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治未病概念,再次把关注健康、提高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到新的高度。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体育锻炼习惯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两者任意一方面形成情况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另一方面的形成,应利用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互相促进的作用。本文则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大学生锻炼习惯对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影响,探索一条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切实路径。

2.4 我校“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的界定

经过先辈的历年改革、不断探索,“三课堂”概念应运而生。关于“三课堂”目前说法尚无统一的、权威的解释,但一般理解如下: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实践教学或师生课外交流及网络课堂。

我校开展的“五课堂教学”是对“三课堂”理论体系的延伸与丰富,这是我校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改尝试。同学们可以在第一课堂聆听教师授课,在第二课堂学习人文与素养课程,在第三课堂开展健康(中医)与健身运动课程,在第四课堂投身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和劳动,在第五课堂可修习艺术修养与审美。学院致力于创建以人为本,注重培育人文精神的大学,为更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正在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主张“五课堂教学”跨界融会贯通;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要从“被动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在教改设计中就可以看出,我校“五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宣扬中国传统文话为中心,提倡素质教育为根本,旨在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生活内涵。以期通过课外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通过主动引导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来陶染大学生的健康理念进而促使其自觉修身自律。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以山东现代学院2019级本科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3.3 问卷设计

因为没有针对研究教学改革陶染大学生健健康生活方式的通用问卷,本课题组在参考王冬博士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2]及王坤博士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情况问卷》[3]的基础上,根据课题需要挑选相关指标进行删减综合设计了《山东现代学院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并通过微信问卷星链接进行发放。发放时按学生是否参与选课情况,分为实验组跟对照组两组,采用不记名方式随机抽取上课学生进行自愿填写,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一次性作答完毕来保证问卷的客观性。全部问卷为单选,设计收集生活方式、锻炼习惯两个维度的数据。通过前人的研究结果及学理分析,合理的锻炼习惯有助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两者具有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诸多专家学者研制了很多评价健康生活行为的测试工具,但由于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年龄段不同等多方面因素,针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很多工具并不足以作出准确评价。基于以上考量,课题组选择A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及B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情况为一级指标进行了问卷设计。问卷包含三个部分,题目都以Likert Scale 5级评分制评分,每道题含5个选项分别对应1-5分。具体评分方式采用维度分数相加的方式,分数越高稳定性越高,反之稳定性越差,反向题按逆向计算分数。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整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数据回收后的整理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健康生活方式情况及锻炼习惯情况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来分析,实验组在锻炼习惯情况方面的表现远好于对照组,这说明“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对于学生形成好的锻炼习惯干预明显。而好的锻炼习惯也进一步改善了实验组健康生活方式指标的表现。前文中我们探讨过,健康生活方式及锻炼习惯两个维度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所以上述结果,初步论证并达到了我们通过干预锻炼习惯陶染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这一研究目标。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利用学校普适意义的四级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优≥85分,良=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然后对各因子四级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分折合与M值对照定级。对应各因子折合四级评价标准分具体公式如下:各因子表现评级标准(优,良,及格,不及格)=因子理论最高得分×(评价等级最低分/100);因子理论最高得分=因子题目数×单个题目理论最高得分(5分)。

4.2 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共包含生活规律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压力管理行为三个因子。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健康生活方式上评分整体表现优异(见表1)。我们可以认为,实验组通过“五课堂教学”陶染后,相较与对照组在三个因子方面表现更佳,且具有更健康的健康生活方式。

表1 健康生活方式情况

生活规律行为因子上两组评价为优但实验组稍好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在学校管理的局限性下,基本都形成了有序的作息习惯,这种习惯是否能在校外继续保持还需要继续追踪研究,但都还有提高的空间。通过一学期的“五课堂教学”健身远动课程的干预,实验组的健康生活方式规律情况比对照组表现更加稳定,评价高了约4个百分点。

在健康危害行为因子的数据表现上,实验组经过一学期的“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干预后整体评价良,而对照组整体评价则为及格.在王冬博士等前人的研究数据中皆显示危害健康行为因子对于形健康生活康生活方式显著性不高,起反作用。所以在平时健身运动课程的教学中课题组教师就注重对吸烟、饮酒、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行为的矫正,通过引导学生主动锻炼丰富课余生活远离这些不良嗜好。最终在数据上显示,经过“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陶染的学生相对未受干涉的学危害健康行为更少。综上所述,“五课堂教学”这种陶染方式对于学生改掉不良嗜好起到了有益干涉。

在压力管理行为因子的数据表现上,实验组再次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压力管理行为作为内隐性因子,是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意义重大。在“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都会抽出时间让同学间进行竞赛、交流,并把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发挥情况作为一项技评成绩汇入最终成绩中。充分利用竞技项目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需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的特点。激发学生求胜心及着重培养学生面对胜负时的强悍心理素质。[4]

4.3 锻炼习惯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2 锻炼习惯情况

如表2所示,锻炼习惯情况共包含锻炼行为、思维模式、锻炼效果三个因子,在数据表现上实验组远好于对照组,课题组认为实验组同学初步建立了健康的锻炼习惯。

锻炼行为因子实验组表现评价为及格,对照组表现情况评价为不及格。这一结果其实是可以理解的,高三紧张的备考生活,大部分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都弱化了体育课的作用。很多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基本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体育培养。仅有的体育课基本为了完成学业考试或者地方体侧,这是我国高中层次体育教学的普遍情况。大学体育作为学生接受学校体育培养的最后阶段,目标不止是要学生锻炼身体,更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这一思想不仅是在一堂课中,更要贯彻整个大学体育阶段。对照组的不及格评价基本可以体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现状,但通过一学期“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的培养,实验组达到了及格标准,虽然说相比对照组只提升了一个级别,但正恰恰说明了实验组学生正初步建立了良好的锻炼习惯。[5]

思维模式因子实验组均值得分评价为及格,而对照组评价为不及格。此结果表明与锻炼行为一样,锻炼思维模式的形成亦需要长期熏陶感染过程,而学校作为外部干涉因素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要远远难于对日常行为的干涉:一时的锻炼热情好维系,但长期的坚持锻炼理念难形成,“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两组在思维模式方面的对比结果正说明了实验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选修,不但得到了身体锻炼的机会,在思想上也有了可喜进步,这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思想夯实了基础。

在锻炼效果因子上,课题组整理问卷数据后发现,经过“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干预的实验对象锻炼感受整体好于未受干预的学生。总之,锻炼效果上的问卷数据收集,反应实验组初步建立了主动健康锻炼的习惯,而且能在锻炼中找到快乐身心愉悦,这对于大学生摆脱不良嗜好、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意义重大,也在一个侧面说明了“五课堂教学”体育教学弥补了常规体育教学锻炼效果的不足,值得推广。

4.4 健康生活方式情况与锻炼习惯情两个维度的相关性

两组实验对象锻炼习惯情况各因子与健康生活方式情况的相关性检测结果呈正相关关系。从调查结果上来说,两个维度各因子在实验前后对健康生活方式情况指标皆具有直接影响,说明健康生活方式与锻炼习惯两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相关影响的关系,具有显著相关性。参与“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的学生相较未参与的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指标受影响更明显,印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这也佐证了我校通过干预大学生健康锻炼习惯进而影响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这一尝试是有效的。[6]

5 结论

(1)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维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陶染的学生在健康生活方式上三个相关因子表现更好,说明“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的陶染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有积极影响。

(2)关于健康锻炼习惯维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的教学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锻炼习惯,对陶染学生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有积极影响。

(3)通过相关性的研究,课题组印证了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锻炼习惯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理论。所以我校“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教学模式,试图以体育锻炼为切入点陶染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教学理念是成功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反馈。

(4)我校“五课堂教学”健身运动课程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干预陶染了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对于向大学生宣传普及现代生活理念,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改善亚健康生活方式作用深远。也侧面说明我校素质教育改革“五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实验组因子习惯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上课好习惯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