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不同版本《唐璜》的批判性评论

2020-12-16 06:08邓安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唐璜石人石像

邓安杨

(巴塞罗那大学,西班牙)

1 故事梗概

在唐璜的屋内独自在用餐,由Leporello在服侍着,此时乐队奏着乐,而Leporello躲到一旁偷吃东西。这时Elvira进来要唐璜及早悔悟,但他不理会,反而加以嘲笑,Elvira跑出到外头,大声惊叫,Leporello出去一瞧,也吓得回来,原来门外有一大理石人前来。唐璜去开了门,石人走了进来,不理会唐璜的邀请,而要唐璜到它那儿去,并和他握手,要他悔改,唐璜表示拒绝。这时,地中冒火焰出来,唐璜在恐惧之中,下了地狱。

2 版本的分析

第一个版本由于时间最早同时从演员服饰穿着及背景布置等都与原著比较接近,演员们都能够将原著中的人物特点展现出来,特别是饰演主角演员不但演出了Don Giovanni的荒淫而且演出了Don Giovanni勇敢不信鬼神的一面。但是这一部分所凸显的重点不突出,在这一段的表演他将重心放在了前面的用餐的表演,对于这一段想表达出的思想道德的审判为主,这一段的主要亮点和所想要表达展现出的内容是石像出现时对于Don Giovanni的审判和道德观念的展示,所以此处应该是将石像的出场时间拉长,这样才能与第二幕的主体相吻合。整个布景从始至终没有更换过,从引诱女佣到Elvira上场整个演出都在同一个场景中,我们要歌剧不仅是演唱的艺术也是表演的艺术,尽管有着不错的演唱和演员的表演方式,但是背景以及舞台的设计也应该与之相符,舞台的单一感也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尤其是在每一幕剧情的转变时同样的背景搭配上不同的情节让人感觉很突兀。整部剧在演绎过程中前松后紧,前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阐述Don Giovanni的荒淫生活,后面在石人赴约时却演绎的时间较短,未能将整部剧的重点凸显出了,在此个人觉得是这部剧较大的失误。[1]

第二个版本对《Don Giovanni》第二幕《Don Giovanni,a cenar teco》的演绎有了很大的调整,主要从整个布景上看这一版本将原著中Don Giovanni用餐的地方,从房子改到了树林,而且整个表演充满了喜剧色彩。Don Giovanni的仆人Leporello为主人翁Don Giovanni戴上了生日帽,两人正在用餐,然而剧中还有一人正在用铲子挖掘着什么,看到最后才知道这是为Don Giovanni挖的坟墓。一开始单独观看这一段时,我甚至以为点错了视频因为这一段几乎更改了原著的内容,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不明确,我从头到尾将这一个版本观看了一遍,“联系性不强”这是我将这一版看完的第一反应。也许改编者想要用一种新的方式进行阐述,但是这种表达的方式与原著的核心思想有着出入,尤其是最后石像出来的处理方式,又或许改编者想将这一不严肃的歌剧进行喜剧化的改编来达到更好的观看体验或,者出于自身的歌剧理论研究创造出一个新的思想表达的形式。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整个歌剧的呈现效果看起来很滑稽可笑,剧中的背景已经演员的服饰等都凸显出整部剧的喜剧特点,与原著相比整部剧做出了大胆的改编,但是对原著所要呈现的Don Giovanni的勇敢不信鬼神等均没有体现出来,从观看整部剧反而让人觉得Don Giovanni很胆小,惧怕赴死的感觉。当剧中饰演Don Giovanni的演员再去见石人时,表现的兢兢战战,完全没有原著中Don Giovanni的形象。而且石人的扮演者更是在自己的头上缠上了绷带,让人觉得没有庄严感,而且整部剧中挖坟墓的居然就是剧中的石人,也就是缠着绷带的这位,让人觉得更是滑稽可笑。纵观整部剧从人物感情,人物穿着,人物表现等方面都没能提出原著的思想,对原著改编个人觉得不太理想。[2]

第三版相当于现代版《Don Giovanni》,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整个大雪覆盖的舞台,而且雪花还在不断地飘落,也许是为了承托气氛或者是为了表达出最后Don Giovann进入地狱前的忏悔,增加了原著没有描写的天气因素,但是与整个舞台格格不入的就是在整幕剧中中的女演员全部身穿比基尼,乍眼一看还以为是演员正在进行T台走秀,女演员穿着的比基尼凸显出每一位女性角色身材婀娜,舞台的设计者们也许想用这些身姿婀娜的女演员们从侧面可以反映出现代版Don Giovanni的荒淫,贪图美色。但是这个剧开始时,所有女演员簇拥在石像左右,而石像坐在中央位置桌面上放置着一把刀。给人的第一观感石像才更像是原著中的Don Giovanni。这一版的直观感受就像是一个选美比赛,石像和Don Giovanni就像是作为评委在评审一般,两人激烈的争论点并不是对于Don Giovanni的批判更像是在对女演员的评判。整部剧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强行地对整个剧进行的现代的改编,这种改变并不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和进步,而是强行的将一些元素和表达方式换成了现代的东西,并没有很好将古典因素和现代因素相结合。毕竟这部歌剧以后200多年的历史了,为了符合现代艺术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观念,我们或许需要对原著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但是这个歌剧的改编看完让人感觉不太舒适,尤其是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们很不友好,可能更加的适合有一定经验的歌剧爱好者或者是有一定音乐基础理论的人,从演出的背景的陈设和演员的服装和道具都有着较大的感受,这一段的表演与其他三个都有着差距,这也是改变最大的,较为现代化的对话和演唱方式都赋予现代的意义,也许是为了迎合年轻观众而对于剧情表演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如果说我们把它看作一部新的在传统歌剧改编上的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实验品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一个不错的尝试。最令人不舒服的是这部剧还让人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独裁的世界,Don Giovanni进入了写字楼,而他的命运更像是掌握在石像手里,而且这部剧的石人更像是一个独裁者。因为莫扎特的创作风格是完全具有宗教的风格和意义的,最后的一个结尾是对原著剧情的不尊重,最后导致无论是从这个剧情与布景看,整部剧较为夸张,与原著相差太大,使人感觉浮夸难以接受。[3]

第四个版本对《Don Giovanni》第二幕《Don Giovanni, a cenar teco》的演绎直接从石像入场开始,相较于其它版本这一版相对剧情和内容都较为简单,这一版本最大的不同点是石像的出现,在原著中是石像的突然出现然后对Don Giovanni进行批评最后带他走入地狱,而这里更像是石人和Don Giovann进行了一个约定,然后两个人赴约共进晚餐。Don Giovann对于自己的命运以有所预见,在两人吃饭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生活观念和性格特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尽管在本剧中饰演Don Giovanni的演员演出了Don Giovanni的镇定,当见到石人时,Don Giovanni毫不畏惧。此处对原著中Don Giovanni的人物特征较高还原。但是在整个舞台的设计上并没有给予演员一个良好的辅助条件,整个剧场采用的环境更像是在某一高级餐厅,剧中采用的桌椅及仆人的穿着都好象是围观的服务员,他们的存在应该是作为故事发展的背景的一个脉络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物品,让人更容易认为故事发生在某个餐厅中,更像是两个商人正在谈论出自己的计划,并未体现出Don Giovanni的荒淫的生活。整部剧最大的败笔我个人觉得,石人从出场到最后都应该是站立的,但是本剧中的石人更像是幽灵,不仅能够站立行走而且还能坐在Don Giovanni的对面,最后还能与Don Giovanni围着餐厅旋转,在我看来石人应该是一种审判的象征,这里更是地狱来的小鬼对主角进行恐吓和条件交易让人对于整个舞台显得有点莫名其妙,更让觉得石人的威严与庄重没能体现出来。[4]

3 演唱分析

《Don Giovanni》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混血儿作品,是意大利歌剧和布拉格音乐的完美结合,看似是写一个贵族的生活,但是充满了嘲讽的语气,作者希望通过这部歌剧向观众传达出当时的社会阶级的黑暗性,在我看来骑士长就是当时社会高贵、纯洁和美好的一个产物,而主角就是黑暗面的一个集合体,而骑士长在第一幕的出场就被Don Giovanni杀死,这就是作者埋下的一个伏笔,最后主角想跟随着石人(由骑士长所变化)下地狱也是带有强烈的宗教,例如:你犯了错就会下地狱由上帝对你进行审判。石人更像是一个当时社会的道德上的一种象征意义。

和《Le Nozze di Figaro》一样,尽管拥有如此众多、脍炙人口的独唱、重唱段落,它们同样也是结构严谨、细节精致丰富、音乐富于逻辑性、整体性的大型音乐作品,而非歌曲大联唱。第二幕临近终场的这段骑士长(被Don Giovann所杀的ana的父亲)化身石像,将Don Giovann拖入地狱的场景是音乐戏剧性描绘及特殊气氛营造的典范,有着超越莫扎特所在时代的前瞻性,令人联想到四年后《安魂曲》的技法和气氛。其中石像庄严并略带恐怖气氛的唱段,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电影中,作为恶有恶报、最终审判的暗示性配乐。[5]

骑士长是一个悲剧形象,他代表着道德、惩罚与复仇,骑士长也是宗教的代言人,"用这种声音向人类传达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顾言和信条”,他整个剧中没有咏叹调,只包括两段临死前的重唱和死后成为石像的咏唱,男低音用它那特有的低沉忧郁的音色把地狱之音烘托的阴森,这也更加衬托出Don Giovann胆大不惧鬼神的性格。也展现了男低音声音的本质与内在的力量,但对于莫扎特来说这并不是唯一的。一方面,莫扎特刻画骑士长时更多地采用了器乐手法,主要集中在管弦乐内;他的声乐部分的基础是匀调的宣叙调,单调地重复同一个音,这种单调地重复在终场中使这一分部和宗教音乐相似。这使骑士长的石像的形象具有神秘的、严肃的色彩,而没有现实生活的特性。另一方面,Don Giovann面对石像时的无畏体现莫扎特对宗教的信仰不再只是遵循刻板传统的宗教仪式,而是把世俗生活折射在了歌剧的创作上,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莫扎特对传统宗教形式的讽刺与不满,骑士长庄严而沉稳的男低音旋律与肃穆庄严的传统宗教异曲同工,这反而是莫扎特坚定宗教信仰的有力之证。[6]

4 结论

纵观上述四个版本的歌剧,都是对《D o n Giovanni》精彩的演绎。每个话剧编排的导演对《Don Giovanni》的认识不同,随着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在演绎Lorenzo da Ponte和Wolfgang Amadeus Mosart的《Don Giovanni》作品时,都添加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的特点。每部剧虽然都有可取之处,在凸显Don Giovanni主人翁特点时,都增添了很多内容,但是每一部作品都有不足之处。上述四部歌剧在舞台布景中所布置的场景,相对较为单一,石像的出场各不相同,石像的特点也都有展现,但是对石像所要表现的特征并没有特别明显地展现,特别是第三版,让人觉得石像更像是Don Giovanni的感觉。虽然一部《Don Giovanni》可以进行改编,可以重新进行演绎,但是每部不朽的作品,也需要每一位编排者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地进行演绎,切记哗众取宠,最终导致演绎的作品让观众不能接受甚至引起观众不满。

以上内容就是本人通过对四个不同版本《Don Giovanni》歌剧的观看后,阐述的个人观点。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对四个不同版本的歌剧进行分析时,若有阐述不对的地方,恳请批评和指正。

猜你喜欢
唐璜石人石像
底盘测功机制动方式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复活节岛石像
米万钟:超痴超怪爱石人
这场战“疫”,赏石人在行动
——石界抗疫系列报道
未解之谜——复活节岛石像
浅谈拜伦《唐璜》的讽刺艺术
大剧院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为武则天守陵的61尊石像为何都没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