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力的策略研究

2020-12-16 19:25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中心小学陈梅英
小学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活力文字法治

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鸾凤中心小学 陈梅英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比较基础的。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塑造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学科,也是距离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最近的学科,能够培养小学生优秀的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为课堂增添满满的活力,让小学生爱上课堂,能够在课堂中找到成长的良好方式和人生发展的方向。

一、巧用教材资源,构建活力课堂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拥有非常多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其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插图教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这些插图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内容生动形象,并且贴合教学实际,色彩丰富。插图里有的时候是一些对话内容,有的时候是提出了一些问题。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小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自主找到其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从而实现小学生和插图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道德与

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小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根据插图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然后,引导小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对比地球和火星的温度、氧气和水。接着,让小学生说一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也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插图来理解,根据插图,小学生知道了在中国乌镇,人们将自己的房子建设在了河边,做到了真正的“依水而居”。还知道了因纽特人就地取材,用身边的冰雪建造属于自己的冰屋。接着又根据环境的污染,展示了一些插图,让小学生知道现在都有哪方面的环境问题,如燃煤电厂排放大量的废气,还有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也在逐渐上升,这已经威胁到了一些岛屿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最后,人们肩负重任,将目光转向清洁能源,小学生通过插图,认识了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又了解了风能发电的特征等。小学生在教师和插图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了课程学习,在插图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认识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二、保证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一个课堂失去活力,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出现了偏差。经过研究后发现,没有活力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知识,和小学生基本没有互动,即使有互动,也是匆匆略过,小学生没有发言权,感受不到自己存在于课堂上的意义,逐渐对学习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越来越沉闷。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方式,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准则,小学生需要被尊重,教师要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小学生,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学课堂。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文化”一词进行解读,让小学生对文化的概念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具体探讨一下多元文化,有的小组在探讨舞蹈,有的小组在探讨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有的小组在研究世界各地的不同建筑,有的小组在探究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在探讨的过程中,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自己收集的知识和努力思考,明白了多元文化的具体含义和重要意义,并且在探讨中增添了不少的活力,小学生的热情被完全激发出来,促进了小学生知识储备的逐渐增加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逐渐增强。

三、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

课堂氛围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氛围的营造可以运用很多方式,营造出来的良好氛围将会带动小学生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首先,小学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种方式已经逐渐普遍化,是所有小学教师应该熟悉运用的教学技能,通过它的使用,小学生可以置身在多彩的画面之中,耳边可以萦绕一些优美的声音,而这些动态化、音频化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增添课堂的无限活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文字,然后引导小学生去说一说这些文字,这些文字中不仅包含汉字,还包含了其他民族的文字,如蒙文、藏文和朝鲜文等。在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字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多样化,也可以体会其美观性。然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内容是我国汉字的发展历程,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楷书为止,这期间的所有文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小学生可以充分融入这些文字之中,增加自身学习的无限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感受书法魅力,再适时讲解一些关于书法家的故事,彻底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有强烈的继续学习的心情。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中营造多种多样的教学环境,问题情境就是其中之一。简而言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小学教师不断地提出各种符合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问题,然后让小学生在一步步的回答中认识和了解具体的基础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问题的创设,小学生的好奇心逐渐增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小学生充满了活力,整个课堂环境也充满了无限生机。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题目向小学生进行提问:“看到这样的题目,同学们能想到什么?”有的小学生说,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回答问题:“法律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小学生的认真阅读和仔细思考,有的小学生说出了法律其实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它将人们可以做的事情进行了详细描述,也将人们不可以做的事情进行了具体规定。对于回答问题的小学生,教师要积极给予表扬和鼓励,这可以培养小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让小学生更加喜欢回答问题。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法律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找到了法律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改善,帮助小学生牢固记忆。小学生通过问题的一步步引导,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思路,促进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增强。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中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小学生在原有道德知识和法治常识的基础上,要学会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秩序和法律规范。小学生也是我国公民,为了培养一个具有优良素质的公民,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跟紧社会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在课堂内融入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打造一个活力满满的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灵活化发展和小学生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活力文字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活力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