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悟情,尚德润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2020-12-16 19:25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胡集小学
小学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张思德立志德育

江苏省海安市高新区胡集小学 王 华

小学生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大多代表着积极思想导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以读悟情,尚德润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如何做人,追求真善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做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解读故事,感悟道理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喜欢讲故事,就等于给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找到了一条有效路径。小学语文教材编入的文章故事性较强,人生的哲理、生活的启迪、是非黑白的辨析等都寓于生动的故事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给学生讲故事,引领学生解读故事,进而从故事中挖掘出积极的品德教育元素,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水平。

比如,《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事情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把偶然的事情看成必然,不要指望不劳而获,要凭自己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的未来。在导入环节,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家都喜欢听故事,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呢?”在两个学生分别讲述了《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的故事后,教师说:“感谢两位同学的分享,刚才他们讲了两个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在经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后,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教学的重点环节“深入研读,重点感悟”,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在树桩旁边想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兔子啊,快点到我这里来啊!不用种田了,真舒服啊。”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明确这样的看法:“农夫十分懒惰,异想天开,想让兔子自己跑来,如果兔子不来,他就会饿死。但是他遇到兔子撞到树上,只能是一个意外,这样的事不会天天发生。”为了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教师又提出问题:“你们从哪里知道农夫不会再等到兔子的?”学生纷纷回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读完《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明确“要收获就要有付出”的道理。在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中,教师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劝劝农夫?”以此使学生将学到的道理应用于实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奋斗得来的,不是等来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解读故事,感悟道理,是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有效策略。

二、巧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所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情感体验、生活经历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并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激荡起情感的浪花。德育的渗透,就是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和情感的培育。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创设恰当的情境可以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组照片,这些照片中有解放军战士在边境放哨、农民在种田、教师在上课、清洁工在打扫卫生等,然后提问:“照片中的人都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谁这样做?”有的学生思考了片刻回答说:“他们是在为人民服务。”教师立刻鼓励说:“对!回答得很好,他们都是在为人民服务。这些人为了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这个口号“为人民服务”,现在让我们一起响亮地读一遍——为人民服务!”通过气氛的渲染,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尊敬从内心生发出来。在教学进行到“总结教学,升华情感”的这一环节时,教师又通过播放张思德牺牲的电影片段创设情境,看着电影中张思德牺牲的情景,教师动情地讲:“那个爱笑的张思德牺牲了,那个不爱说话的张思德永远地走了。在炭窑轰然倒下的那一刻,张思德把战友推出洞口,自己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与大山融为一体,他化作了不朽的丰碑。他永远地离去了,但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永放光芒。”通过巧设情境开展教学,给学生进行了一场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价值。

三、鉴赏人物,立人立志

小学生正处在立志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立志教育也是小学生德育的重点之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激发人们立志的常常是榜样人物的深远影响。文艺作品中正面的典型人物,会使人在鉴赏中产生心灵的撼动,激发人们以榜样人物为镜,努力奋进,勇于追求的远大志向。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引领学生去鉴赏人物,让学生从中学习美好的品质,为美好的品格奠基。

比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领学生鉴赏人物:“这是一个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整个大故事中包含了三个小故事,现在请大家比赛,看看谁通过阅读课文找出这三个故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快梳理总结出了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三个故事。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刻苦学习。通过分析每一个故事中周恩来的形象,让学生深刻体会周恩来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感。最后,教师这样激发学生的情感:“正是因为有了周恩来、毛泽东、钱学森等伟人从小立志读书,才成就了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伟大梦想。今天,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要实现“中国梦”,赶超发达国家,还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地拼搏。正是如此,我们班中有的同学的父母常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使你们成了“留守儿童”,也许你们心里埋怨过自己的父母,但是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立下了怎样的志向呢?对,要好好读书,不让父母牵挂,以最出色的成绩报答父母,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报效国家。”

四、朗读比赛,营造氛围

小学生良好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良好素养的认知,从而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良好的道德精神,并做到知行合一,逐步提升自身道德水平。

比如,为了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优秀文章的精髓,促进道德素养。教师结合小班化的特点,在每一节课的最后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分享自己搜集的佳作,摘抄的名言警句、精彩文章片段等。教师还应结合德育目标为学生定期设立朗读主题,以阅读促德育,如“爱国爱家主题阅读”“感恩父母主题阅读”“阅读经典,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在学生的朗读比赛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选择的朗读材料、朗读表达的水平等,给予表扬与奖励,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积淀文章中优秀的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教育规律,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创新与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德育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张思德立志德育
张思德精神永放光芒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苏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