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而论道到具身认知:青少年法治教育转型的路径探析
——以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中的“公民基本权利”为例

2020-12-16 04:14
中学政史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政治权利基本权利小云

李 晔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转型的缘起:落实国家政策的必然逻辑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关于法治教育方式,《大纲》指出,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中提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

《大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转型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这两部关于法治教育的指导性文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体验实践的教学方式,可见体验实践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流方式。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现实图景:坐而论道式的离身认知

在当下的道法课堂教学中,学习者所获得的是抽象的、冰冷的、与身体无涉的外在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并没有经过学习者身体实践的批判和反思,它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真实的知识情境。这种离身式的教学模式是将道法教育建立在大量的道德知识标签之上,将枯燥乏味的道德教条和戒律硬塞给受教育者。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道德与他们自身的内在体验无涉,仅与书本或教师颁布的律令有关。身体的隐匿和贬抑致使法治教育实效性降低,何谈学生真正领悟和法治素养的真正提升?

三、走向具身认知——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发展路向

1.基于生活——三部情景剧贯穿始终。

“公民基本权利”的教学以主人公小云一家为背景,共创设三部情景剧。开篇《瞧!这一家子》引出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以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为创作样本,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情景剧方式呈现出来,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兴致。中篇《云爸、云妈、云娃的美好生活》进一步讲解基本权利之政治权利和自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尾篇《倒霉的小云》以家中有人误闯住宅等一系列遭遇,引出基本权利之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公民基本权利。剧本创作素材基于学生当下生活,由他们通过选题、找材料、甄选,最终确定。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体验实践的过程,就是具身化的认知过程。通过自己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的对基本权利的认知是持久的、深刻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2.体验省思——四大共同体探究法理。

依照本课结构和知识体系,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学习共同体,分别是政治权利和自由组、人身自由组、社会经济组、文化教育组,他们分别回答与本组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例如,在讲到政治权利和自由时,请学习共同体政治权利和自由组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1.材料中云爸、云妈、小云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利?2.材料中小云说“等我有了选举资格”,这里的“选举资格”指什么?这样的设计和安排使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有一定的压力,成员基本都参与体验身在其中,集中本组人的智慧,每个人都是主人,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知行合一——五类基本权利会学以致用。

在介绍“学以致用”时,我对每一个学习共同体都布置了相应的探究体验活动。任务组1情境为:中学生小明发现居住地河道有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于是,他给市长写了一封信,并收到了市长的亲笔回信。请同学完成《给市长的一封信》和市长回信《致小明同学》。旨在让同学们认识了解监督权,并知道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培养公共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任务组2:请同学们在彩色纸上贴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剩下两组合作,创编并演出一部情景剧《我们的受教育权》,可参考的问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缩短学生在校时间问题、贫困生资助问题等。

优化课堂教学,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超越坐而论道的离身认知,强化体验实践,打破“课堂教学仍然以习得碎片化学科知识和技能为最终指向”的习惯显然已成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政治权利基本权利小云
剥夺政治权利执行过程中的检察监督
公民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浅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
云彩大作战
变化的小云
论基本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标准
宪法基本权利和自由关系辨析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具体适用问题探讨
试论朱执信民权政治思想
打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