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和庆
摘 要:问题导向法是以问题为方向,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向法时应该充分探究教材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提出的问题应该有逻辑,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习;学生应该在上课时认真做笔记,用于课下的复习;教师应该对学生科学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应该给予肯定。
关键词:问题导向法;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112-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变得越发重要。其中,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作用。问题导向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问题讲授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完成了学习目标,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问题导学教学方法
第一,自主学习是“问题导向”课堂教学的学前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它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例如,在初中地理中,最重要的是经纬度等基础的学习,对于这一学习,在课前让学生掌握遗传知识的定义,了解地理环境之间的差异。在没有课前预习的情况下,学生可能无法思考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更难以参与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环节。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前要求学生从书本中了解到我们之后学习需要用到的定义,对于简单的定义,让学生自行理解。
第二,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要求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地理环境进行了解。
第三,学生讨论是“问题导向”教学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讨论主要针对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或一些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理论、观点和理解。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产生的疑问反馈到课堂中。在之后的环节中,对其进行探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知识的共性。
第四,在课堂中,老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因为之前有过自主学习环节,每个学生在讨论中都可以参与其中,去解答自己对课程所产生的疑问。讨论环节是问题导向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对于一道题目可能会有多种解决方案,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大致相同,讲解的过程也较为直白,便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
第五,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中,消除困惑、消除疑虑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虽然强调自主学习,还是要注意老师讲解的重要内容。过去,学生们很高兴能有一个好的解释。但现在人们似乎在强调,老师说得更多,成为个人表演,或接管,与新课程的概念相反。这种压力可能导致教学误入歧途,一些教师只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相互交流,忘记老师对一些困难问题的理解的重要性。一点问题都没有独立的学习可以解决的,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握正确的时间给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解释。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对于课堂问题的制定,实质上是对整节课做了一个知识框架。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不仅仅适合学生在课前了解课程内容,也便于学生在学习过后,对课程进行一个总结,方便学生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回忆当时上课的情境。
2.问题导向法教学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独立自主,想要充分表达自己,并获得他人的肯定,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来证明自己,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積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饱满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增加复习方向感
每个学生在课后都需要复习,而在复习时就需要复习资料。学生在上课时应该努力记录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在课堂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在课后可以针对自己的笔记重点复习。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展开复习,这样可以清楚知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把教师讲授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节省复习时间。
(3)提升学生获得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还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并获得很多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解决一定的问题就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由浅及深学习地理知识,并在思考中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拓展思维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重视教材,把握核心知识
问题导向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得越发广泛,但是,教师要想真正发挥出问题导向法的价值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去设计教案。首先,教师应该把握教材中每一章节的知识,最后根据核心知识要点设置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确保课堂的顺利实施。比如,在《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向同学提出这些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吗?国土有多大?陆上邻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呢?”同学们通过思考回答:“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路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就了解到了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2)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
问题导向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问题,但是教师应该合理设置问题,要把握问题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出的问题也应该有逻辑性,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如果教师随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很可能会思维混乱,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比如,在《中国的温度带》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能不能算出中国最南和最北的维度差?我国最南端处于哪个温度带?最北端处于哪个温度带?”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比较有逻辑性的,因为维度决定着温度带的划分。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相差近50个纬度,中国最南端是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学习热情会比较高涨,学习压力会比较低,这可以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在课堂上要做好笔记,便于课下复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在课下可以不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学生可以在上课时记下学生的问题,并要把问题设计得有逻辑性,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探讨。学生在课上记笔记也是学习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学生可以利用笔记自问自答,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定时检查,适时奖励
初中生容易出现偷懒的情况,虽然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很好,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够积极,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定期检查笔记,并对学生的笔记进行评价,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适时鼓励,激发学生做笔记的积极性,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引导,从而让学生有所警示,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好笔记。
4.结语
问题导向法在教学中应用得越发广泛,但是在地理方面却没有充分的理论支撑,所以本文对问题导向法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教师可以通过重视教材,把握核心知识、提出具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做好笔记、定时检查学生笔记并适时奖励等教学手段开展问题导向法教学,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忠.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