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专用燕麦品种“冀草燕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0-12-15 16:07李天亮周海涛杨晓虹张新军杨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莜麦籽实播量

李天亮周海涛杨晓虹张新军杨 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燕麦是燕麦属的一个种,完整地称之为普通栽培燕麦(Avenasativa),简称燕麦。燕麦是一种喜冷凉、抗旱、耐瘠性较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作物,不仅是一种饲料、饲草作物,而且由于其籽实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的功效,也是被世界各地认为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类经济作物[1,2]。

近年来,燕麦作为一种功能性保健食品作物开发形势很好,且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的增加,市场销售量增长快,发展迅速,燕麦的种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燕麦也是一种很好的刈青作物,在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燕麦刈青是奶牛、肉牛和肉羊的精饲草,在我国随着乳肉业的发展,养牛、养羊数量和质量的上升,对饲草业的需求量逐步增大,因此,选育饲草专用燕麦品种亦很重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饲草专用皮燕麦品种的选育,育成了冀草燕1号。

1 选育方法与过程

1.1 杂交与选择

利用核不育莜麦ZY基因与四倍体大燕麦×六倍体莜麦品种“品16号”的后代“S20”进行复合杂交,经多次单穗选择,将其稳定的后代合并于常规育种圃。

1.2 性状与产量鉴定

稳定的后代并入常规育种圃后,首先进入穗系测产和穗系鉴定圃,淘汰产量低和性状差的品系,保留和提升好的优良品系进品种比较圃;经2年品种比较后,入选好的品系进市区试和生产鉴定进行区域适应性鉴定。品系测产采用顺序排列法,品比与区试采用随机区组法,生产鉴定采用大区对比法[3]。

1.3 对照品种的选择确定

综合考虑,早代选用了美国燕麦品种红旗2号,区试和生产鉴定时选用了品种“坝燕一号”。

1.4 选育过程

1999年夏季在大田做四倍体大燕麦与六倍体莜麦品16号的杂交,培养幼胚,冬季温室繁殖 F1代,选穗行;2000年夏季大田种穗行,冬季温室加代[2];2001年种S20穗行圃,繁殖种子;2002年夏季核不育莜麦 ZY基因与S20按1∶2种植,抽穗后拔除核不育中的可育株,其不育株与S20自由授粉,冬季温室繁殖F1代,选可育株单穗;2003年夏季大田种穗行,穗行再选穗;2004年大田种穗行;2005~2006两年穗系鉴定;2008~2009两年参加品种比较;2011~2013年参加了张家口市的燕麦品种区域试验,并进行了生产鉴定与大面积推广示范。2013年在张北县城关镇农科站进行了刈青试验。2017年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省级登记号(2017035)。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特征

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株高124.9 cm,周散型穗,短串铃,千粒重37.97 g,穗铃数28个,穗粒数53.7粒,穗粒重2.08 g,生育期101 d,属晚熟品种。

2.2 特性

该品种抗旱耐瘠性强,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燕麦坚黑穗病。

2.3 籽实品质

2014年3月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检测中心品质分析,冀草燕1号粗淀粉含量 67.55%,粗蛋白含量12.08%,粗脂肪含量6.12%。籽实品质优。

3 产量表现

3.1 籽实产量

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两年品种比较试验分别折产4 380 kg/hm2、4 120 kg/hm2,2年平均产量4 100 kg/hm2,比对照红旗2号增产150 kg/hm2,增幅3.76%。

区域适应性试验:2011~2013年 3年 16个区试点中有10个点比坝燕 1号增产,增产量在 9.0~1687.5 kg/hm2,增产幅度在0.3%~43.4%。

。生产鉴定与示范:2014年6个生产鉴定点全部比对照坝燕1号增产,增产量在 30~1 109 kg/hm2,增产幅度在15.24%~24.18%,平均产量为3 625.8 kg/hm2,增产615.3 kg/hm2,增产幅度21.72%。

3.2 生物产量

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两年品种比较试验分别折产13 684 kg/hm2、12 575 kg/hm2,2年平均生物产量13 129.5 kg/hm2,比对照红旗2号增产2 111.0 kg/hm2,增幅19.6%。

区域适应性试验:2011~2013年在各区试点进行了生物产量测试,3年18个区试点中14个取得试验数据,其中有5个点减产,其余 9个点增产,14个点平均产量10 869 kg/hm2,比对照坝燕 1号增产量在 750~7 000 g/hm2,增产幅度在6.25%~80.46%,平均增产13.17%。

2013年在张北镇农科站做刈青试验,折产鲜草68 754.3 kg/hm2,对照马匹牙折产鲜草53 283.5 kg/hm2,比对照增产15 470.8 kg/hm2,增幅 29.03%。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

选择旱地种植,非莜麦、燕麦茬以避免混种。

4.2 播种期

河北坝上地区种植籽用燕麦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刈青草用燕麦可在6月20日左右播种,其它产区视实际情况而定。

4.3 播种量

籽实用一般播量为225 kg/hm2左右,苗数 375万~450万株/hm2;刈青用一般播量为300 kg/hm2。沙质土壤播量适当减少,粘性土壤播量适当增加。

4.4 施肥

播种时用 45~75 kg/hm2的磷酸二铵或22 500 kg/hm2优质农家肥做种肥,有条件可于分蘖、拔节期追尿素150 kg/hm2,旱地可采取在拔节期前后冒雨追肥[4]。

4.5 收获

籽实用田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籽粒正常的大小和色泽时及时收获[5]。刈青用田于扬花结束后灌浆前期及时收获,此时秸草营养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莜麦籽实播量
小农户模式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莜麦菜是莴苣的变种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籽实灌浆及油分积累的影响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岁末
一垄莜麦
黄秋葵籽实脂肪酸组成及其油用功能分析
莜麦面:高端大气上档次
两种肉牛补充饲料的制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