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为视角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2020-12-14 08:46:49高小玲
关键词:古诗文文本阅读教学

高小玲

摘 要: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师应当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把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融合起来,丰富阅读教学活动,创新阅读教学实践,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本文分析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达到促进阅读教学深化开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融入措施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8.0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阅读的内容,在一系列趣味性的阅读实践活动中优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阅读实践活动当中。为了促进学生提高传统文化底蕴,在阅读中加强学生文化修养,还要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语文能力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阅读教学必要性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感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首先,阅读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精华,借助丰富的传统文化现象促进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把握阅读的技巧与提升阅读能力。其次,利用传统文化开展阅读教学有助于对学生思想情感进行熏陶,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更充分的掌握传统文化内涵,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的传承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融入传统文化的阅读教学丰富了阅读的素材,拓展了阅读活动的项目,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阅读实践,达到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目标。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可以降低阅读教学的难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汲取广博的知识,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运用传统文化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原则

1.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供给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应当丰富阅读素材,构建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联系。教师应当更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注重把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首先,融入具有时代性的传统文化现象,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通过常见传统文化现象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例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食、传统技艺、音乐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深刻的感知社会生活,为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还要把文史哲统一起来,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借助传统文化展示文本思想理念,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主题的理解水平,促进学生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对文本给予深度关注,达到仔细品味文本内涵效果。

2.经典阅读与技能教学结合

通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需要借助融入传统文化的阅读素材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活动的趣味性,降低学生阅读的畏难情绪,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经典阅读还要与学生的语文能力联系起来,把阅读教学与识字和语句分析等充分结合,促进学生通过已掌握的语文技巧对文本加强解析,在文道统一的视角下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现代汉语,还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把握文本的能力。

3.切实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广泛的,也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学生对不同题材的作品感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千差万别。教师借助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阅读时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分析学生学情,把握学生状况,根据学生兴趣需要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其次,阅读教学还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探究热情,构建师生互动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投入个性化的实践,消除学生自主阅读的难点,给予学生阅读传统文化良好体验。

三、运用传统文化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1.拟定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

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把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通过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阅读教学计划。首先,全面分析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阅读篇目,明确不同篇目的训练重点,根据语文课文特点设置品味、揣摩、感悟和积累等不同的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赏析传统文化,同时防止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变得支离破碎。其次,教师还要合理设问,提倡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許学生发表阅读后的见解。教师应当拟定课内与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合理配置采用多种教学活动项目,提高阅读教学整体质量。最后,教师还要确定每个年级必读篇目,围绕着文本设置默读、精读、浏览等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列出教学方式,采用讲故事、学生看图、相互交流以及练习朗读、诵读等活动,促进学生了解诗意,适当的补充课外篇目,推动学生全方位的感知和获得文化熏陶。

2.鼓励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要引导学生享受阅读古代典籍的乐趣。例如,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应当挖掘古诗文中的精品,通过古诗文赏析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设置古诗文阅读的情境氛围,通过微课导读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起学生与文本内容的情感共鸣,实现古诗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例如,在《登鹳雀楼》教学时,可以把鹳雀楼的情境以视频形式展示出来,描述夕阳映红天边晚霞的场景,然后师生共议图画美景,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初步感知作品,再组织开展小组讨论、配乐朗读、意境解析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哲理,在兴趣盎然中深化阅读效果,借助古诗文化提高阅读质量。

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需要教师经常变换教学方式,以新颖、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阅读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仔细体会精读和略读的区别与价值。教师还要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扩大阅读面,丰富传统文化阅读素材,有条件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保证阅读古代典籍活动持续开展。其次,教师还要把握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的时机,能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微课导读要有趣味性、新颖性,可以在课前开展班级集体诵读,课中鼓励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表演诵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讲座,带动大家持久的投入诵读实践。课后还可以组织开展古诗文的诵读吟唱活动,排演古诗文情景剧,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鼓励学生投入相关学习活动。

4.积极宣传展示阅读的成果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积极性,实现课上阅读向课下有效延伸,要积极展示学生自主阅读的成果,激发学生参与传统文化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主阅读的方法。首先,展示阅读成果,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阅读国学典籍的意义,具体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成果,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号召家长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制定学生家庭开展阅读国学典籍的计划,号召家长配合学生开展学生读诵传统文化经典活动,引导学生投入经典诵读,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效果。最后,组织开展与阅读有关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布置一些书法练习作业,鼓励学生运用书法知识练习名言警句,还可以围绕节日撰写读后感,促使学生开展与国学经典同主题作文创作活动等。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充分的挖掘阅读材料,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内容广泛结合,组织开展趣味性的阅读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情感熏陶,为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做好准备,达到全面提高阅读教学活动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 连雪卿《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考试周刊》2018年第1期。

[2] 徐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学周刊》2014年第12期。

[3] 杨爱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的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古诗文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