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2020-12-14 06:19徐延超 杨林华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措施

徐延超 杨林华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市场也逐步国际化,我们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冲击。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再单一地以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而应将教学重心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上。本文从当前初中語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措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受到师生和学校的重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弘扬,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则应担起这个重任。而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在课堂上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目前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必要任务。将语文课和传统文化巧妙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既能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所以,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发和研究如何将语文课堂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提升课堂效率,加深教学效果,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1.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真正需求,而只是单纯为同学们传达知识,忽视了学生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的内心体验的实际情况,导致课堂缺乏针对性,相关教学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复杂繁重的课业学习让学生和学校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学习。

2.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价值观还未完全成型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对国外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这可能对学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会使学生逐渐忽略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相关授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借鉴语文素养教育,穿插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帮助他们树立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理想,成为国之栋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陶冶学生情操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基础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也要陶冶情操,具养成有良好的道德。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巧妙地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情操得到升华。

比如,《岳阳楼记》这一课,教师要着重让学生感受范仲淹广阔的胸襟,学习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态度,体会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担当,进而深化学习效果,使课堂上的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也可以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广阔的胸襟抱负,情操得到提升。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上传统文化的有机渗透也可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语文具有其他科目不具有的优势,更加贴近传统文化,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是互相包容的关系,这在古诗古文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穿插,使学生对于古诗文作品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当前的学生群体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甚至对于一些传统文化没有了文化认同感,这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进行结合,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文化认同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培育语文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而语文情感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相辅相成。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基础和语文思想方面得到发展,也要求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提升,其中也包括生命意识、社会意识。在每堂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择一些拓展性的传统文化进行辅助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一举多得。

2.相互讨论,提升课堂效果

除去传统的老师讲授的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教学。课前可以发给学生相关自学导学案,然后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背景和教师提供的自学导学案进行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重点是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和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探究、互相讨论各自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和感悟,完成思想的升华。小组讨论教学还可以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助,学生们能从中自主学到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语文水平。

3.充分利用多样性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开发不同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将社会上的不同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融合。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社区举行尊老爱幼活动、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切实体验社区生活,这样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意结合初中语文的课程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基本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有机结合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以促进学生们能力的提高。

4.注重课堂设计的整体性

融入传统文化的语文课程要能够适应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每次课堂教学都会涉及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是学生独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课程开发制作的时候,应当兼顾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预习为课堂教学服务,使复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5.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到言传身教

在上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如果是全封闭式学校,学生和老师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行程良好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是一样。教师应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方便课堂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综上所述,在如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师应该学习新教育思想,对于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可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旺添《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考试周刊》2019年第55期。

[2] 贺绮《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课外语文》2020年第1期。

[3] 张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7期。

[4] 战玉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当代教研论丛》2017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