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珠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审美课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在艺术上的创造力,它必须渗透到整个美术教育活动中。美术教师不能把审美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加强美术课上的欣赏课,更不能把审美教育与传授美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对立起来,而应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文化修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
“美学教育”在学生的综合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旨在通过各种方式,如大自然写生等,引导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树立学生对美的概念认知,培养其鉴别美的能力。审美教育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即可,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要求美术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从小抓起,在教育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激发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一、美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现阶段的教育模式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单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更要求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做一个全方面发展的可塑之才。美学教育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在小学生群体中,他们好动活泼,没有对概念的清晰认知及深刻理解,所以单纯的传统授课方式不利于美学教育的传播。部分家长对美学教育不支持的态度是美学教育面临的第二挑战。很多家长依旧坚持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只抓文化课学习,认为这些学科才是教育学生的关键,而忽视美学教育。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在课下,也需要家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孩子的美学情操。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线上辅导等新教育技术,海量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教师可以更好地借助辅助技术,完善课堂的美学教育,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足不出户,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开阔视野,通过不同形式更好地感知美学的力量。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机遇与挑战往往共存,这就要求教育者拥有锐利且长远的目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创新,促进美学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活跃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虽年纪较小,但却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传统的美术课只重视对美术知识理论的传授,授课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时效性。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授课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情境式教学。教师可以在授课前,为学生播放与当堂主题相符的视频,最好是动画作品,符合小学生的观看喜好,引出教学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又可以在网上搜素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用色彩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讲述色彩搭配的艺术技巧以及对色彩的鉴赏。例如,在欣赏梵高的名画《星空》时,教师可以对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绘画比赛,由教师进行悉心指导,调动课堂的活跃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实践是践行理论的唯一标准,而课堂作为学生获取新知的第一场所,最直接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走出课堂,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积极开展有关审美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周末闲暇时间,在学生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可以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举办写生活动,让学生发掘自然的魅力,如蔚蓝的天空、青葱的树木、娇纵欲滴的花朵、不时飞来几只嬉戏打闹的蝴蝶。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绘画出自己认为美的事物,与自己的同伴进行交流,讲述为什么这个事物是美的,它的哪一方面最吸引自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又如,教师可以学生群体为单位,举办一次绘画展览,让每位学生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绘画作品,并将其展览在校园中,让学生自行观阅,欣赏不同作品的美,拓宽对美的认知,不断丰富美学知识。对于美的欣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为这些事物赋予美的定义,在它身上找寻闪光点,这就是具备自我风格的审美,拥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
四、在家长群体中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家庭教育则为孩子的第二课堂。小学生好动活泼,在自控力以及坚持度上都有所欠缺,很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同时也很容易放弃。这就需要家长做好课堂外的教育工作,重视美学教育对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美学教育的学习氛围。例如,家长可以购买相关美学书籍,与孩子一起学习交流,在周末闲暇之时,可以带孩子外出采风,拓宽孩子对美的认知,不断丰富其内涵。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孩子有效学习的关键,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观念及素质修养。美学教育的推进,不单单是学校或美术教育者的工作,家长也应该承担起这份重任,在课堂外积极鼓励孩子,为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条件,促进孩子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五、时常鼓励引导学生,做学生前行的灯塔
小学生的思想简单纯洁,没有受到太多人情世故的束缚,也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情感表达,在他们的世界里,所思所想都会被直接地反映出来。在美术课堂上,哪怕是教师规定了一个绘画主题,不同的学生都会按照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对美的认知,呈现出不同的绘画作品。例如,教师布置“向日葵”的绘画主题,有的学生画出了一心向阳、无所畏惧的感觉,有的学生画出了低头丧气的感觉。孩子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对每一幅作品给予肯定与鼓励,积极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率真的表达往往都是最好的,每一笔一划于学生来讲都像一双双小翅膀,带着学生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遨游。成年人的作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总会多多少少压抑自己情绪的表达,缺少了孩子的那份率真与美好。学生的每一次绘画涂鸦,于他们讲都是一次创新思维的展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做学生在审美探索道路上前行的灯塔,照亮学生的黑夜。
六、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变迁。新时代的新青年,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不应只注重学识能力的培养。美学教育在新课改的发展下,逐渐得到社会的接受与认可。美学教育不单只是对美的欣赏能力的培养,也不仅局限于美术课堂,而是学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对生活,工作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美学教育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配合,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美学教育。在课堂外,因为小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还不太成熟,家长的引导作用十分關键。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关于美学教育的学习氛围,巩固孩子课堂所学以及探索新知。小学生作为祖国下一代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争做全面发展的人才。美学教育在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有助于学生拥有自我风格的美学鉴赏,拥有一双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的慧眼,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笑夷.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2010(1).
[2]康旭鹏.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教师,2009(2).
[3]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小朋友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