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萍
【摘 要】在当前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要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从而促进生活化教学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结合生活;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相关教学课程已就实践综合应用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标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觉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小学数学知识大多都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教学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在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1]。生活化导入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在每堂课一开始就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熟悉的情境,设计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一定会迅速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参与思考学习,努力解决内心存在的疑惑,在解答问题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现,真正做到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这样,数学知识将不再那么枯燥抽象,而会变得具体生动。例如,在讲解统编小学数学“负数”知识时,负数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很难单纯地从字面上对其产生一个很好的认识。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负数这个数学概念,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将几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加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出来,如北京-10℃~-1℃,长沙5℃~18℃,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负数是比0小的数。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负数的知识,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海拔、亏损等。学生感受到了负数知识的用处,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正确使用负数进行相应的表示,丰富了其生活经验。再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民币虽然有一定认识,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独立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对人民币的作用和价值也了解不足。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小小商店”这样的活动,在教室里建立一个模拟商店,让学生进入生活中购物的场景,进行趣味性的买卖行为。这样的活动能同时实现很多方面的目标:一是能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熟悉换算、简单交易计算等;二是能让学生学会购物,提升数学的思维和能力;三是能引导学生形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品质。这样的活动由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不但有积极的参与热情,而且所学知识能直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自主探究生活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与他们保持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都喜欢趣味化的事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满足他们这样的心理,通过结合实际生活,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分析,从而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2]。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学生学习了条性统计图的意义和内容,之后分析了与统计表之间的异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统计学知识,就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以分组的方式统计生活中的一些主题内容,如统计所在年级男女生的数量,清点校园中树木的数量等。相比于学生被动学习的效果,学生主动探究所得知识更能让其印象深刻。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促进了学生的实际探究。又如,在教授“辨认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活动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活。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和学习辨认方向的方法;其次,使用这样的辨认方法来辨认教室的具体方向;最后,介绍学校、家乡的具体方位。在这样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全面调动身体感官,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方向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必然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更牢固地掌握统计知识,并且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创造思维及团结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减少纯理论的记忆和纯数字的计算,融入一些课外实践性的作业,使课后作业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见闻和情感。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也会更有积极性,不会将其作为一个沉重的负担,反而会很享受这个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3]。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房间的长和宽,计算出卧室的面积,或者分类整理家中的物品,或者是調查家中的水电使用情况,并根据用途画出统计图表。再如,在“节约用水”活动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水资源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的试验器材,在课堂教学时先向学生介绍水资源的现实状况,然后让学生就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用水展开讨论,带领学生使用实验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了解一个水龙头1分钟的漏水状况。在完成实验以后,学生要制作统计表。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这样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有多少?”学生通过试验就能明白,水资源的浪费一方面与漏水量有关,另一方面与漏水时间有关。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日常生活知识,在课堂上试验获得的知识,来展开思考和总结,从而得出具体的节约用水的知识。这样的一节与生活密切关联的课程,不但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以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类似的作业形式还有很多。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地观察和体验,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实现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结语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教学,融入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充满兴趣地积极探究,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实现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祯祯.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
[2]吴海武.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6).
[3]支红霞.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研究[J].名师在线,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