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2020-12-14 04:19高梦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高梦

摘 要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推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中心。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认知语言、运用语言的基础学科,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对此,本文作者结合生本课堂的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44-02

有效教学,主要是教师在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时,学生对其接受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效益。其实质是对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的一种有效判斷。将有效教学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课堂目的。因此,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问题、提升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分析。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通过实地探访和课堂了解,发现当前语文教学中大多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象。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感官体验,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发展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手段欠缺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手段,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存在兴趣不高、参与感不强的现象,这对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正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枯燥单一的教授容易使学生出现“课堂走神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三)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之一。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和规划教学环节,常出现超纲、超限等活动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参与效果存在问题,影响其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和运用。同时,有些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化的现象未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导致课堂“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课堂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对于正处在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常常对外部环境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构建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性,这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课堂环境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笔者利用计算机投屏功能,构建以“我们的地球”为主题的教学情境,将有关地球的生态资源、外观特征、发展现状等内容制作成PPT电子课件,并将其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前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以“课文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引发学生的探知心理。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展示,都纷纷被蓝色的星球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知更多的知识。通过课堂环境的构建,不仅使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激发,还能提升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把握学习的重点。

(二)加强课堂互动,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有效课堂的运用与渗透,强调学生主体的作用与发展,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状态,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实现自主学习的发展目标。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学情变化,积极组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内在魅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笔者利用导学案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对文章的自主阅读活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思维方向,笔者还预设了相应的导引问题,并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如“同学们,为什么琴声是断断续续的?”“因为盲姑娘看不见乐谱,只能依靠听别人弹,对曲子不熟练。”“文章中“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一句,盲姑娘真实“随便说说”吗?”“随便说说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通过导学案的运用和互动的引导,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灵活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课堂质量

课堂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内在本质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基础学情的把握,导致环节的设置存在问题,影响其学习效果和课堂质量。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主体学情,灵活设计问题内容,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通过阅读的方式,初步理解本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和中心思想,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以下课堂问题: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圆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文章中,作是是如何描述与闰土的相处过程?(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3.通过阅读,肯主要讲了闰土那几件事情?(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通过对课堂问题的灵活设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对关键语句的把握能力,增强对语言信息的搜集能力。

(四)关注主体成长,打牢学生发展基础

因家庭因素、个体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和理解难免出现差异化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和正确引导,将会使学生的心理建设产生厌烦、抵触等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主體成长,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保持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课堂环境,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从而实现学生主体构建的良性发展。

例如,在《好的故事》的教学中,考虑到部分学生差异化的学习现象,笔者对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围绕“什么是好的故事”为中心,在相互学习、相互探究的构成中,树立争取的学习方法,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设置自主探究问题和集体讨论问题,如鲁迅先生写“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你认为文章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文章中“昏沉的夜”体现出作者怎么的情感?等等。通过任务驱动、协作探究的方式,不仅能打牢学生个体的发展基础,还能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

总之,通过对课堂环境的构建、课堂细节的互动、设问环节的把握以及主体成长的关注,不仅能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思维能力,夯实学生的发展基础。此外,重视学生主体的成长变化,坚持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思想,采取有效的引导手段,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这对课堂改革的有效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霞.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J].神州,2017(9):161.

[2]杨静.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53.

[3]陈建辉.关于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J].长江丛刊,2017(35):67.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