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社交网络与性网络状况研究

2020-12-14 08:30王红红于思敏李现红张开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性取向安全套中位数

王红红 ,于思敏 ,李现红 ,张开利

(1.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2.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指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又称男性同性性行为者、男性性接触者等[1]。MSM作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之一,其感染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7倍[2]。近年来,青年学生MSM群体高艾滋病感染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全球数据显示,15~24岁青少年感染者占每年新发感染者总数的33%[3],而我国同年龄段青年学生HIV感染者年增长率达35%[4]。2017年我国有3 077名学生感染,其中81.8%的经由同性性传播感染[5]。研究显示,MSM的高感染风险除与其性行为有关外,还与社会网络密切相关。

社会网络是指通过各种关系(如亲属、朋友)或互动(如工作、交往)而形成的一组人或群体[6]。本研究涉及的社会网络包括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网络和以个人为中心的性网络。有学者认为,社会网络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有密切联系[7],艾滋病就是其中之一[8]。网络成员的特征(如年龄[9]、性别[10]、学历[11]、HIV 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状态[12]、对使用安全套的态度[13])和行为(如高危性行为[14]、接受HIV检测[15]、饮酒[16]、使用毒品[17])都会影响核心成员的行为及HIV感染风险。目前,对于大学生MSM的社会网络状况研究较少,尚不清楚大学生MSM社会网络的特征及其与该群体HIV感染风险的关系。因此,本文着力了解大学生MSM社会网络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MSM艾滋病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启示。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招募前往湖南省长沙市某男同社会组织和某高校健康咨询室接受HIV检测与咨询的大学生MSM 214名。纳入标准:(1)年龄≥16周岁;(2)目前在本地就读的本科生或大专生;(3)自我报告近12个月有过男男同性插入性性行为;(4)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或身体疾病不能完成调查者。

1.2 方法

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连续样本抽样法和滚雪球法,于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招募大学生MSM。问卷收集过程在一个安静、独立的房间内完成。调查员向研究对象解释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开始问卷调查,整个过程需要20~30分钟。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完毕审核问卷。之后,调查员可以为研究对象提供咨询,必要时转介,同时给予研究对象价值50元的礼品作为时间补偿。本研究通过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并与所有研究对象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年龄、就读层次、就读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取向等。

1.3.2 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问卷 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用于个人社交网络关系测量。采用提名生成法,即请被调查者回答“最近 6个月中,除学习以外,在周末或业余时间,您都和哪些人经常待在一起(最多列举5人)”,然后采用提名诠释法询问他们与核心成员的关系。问卷内容:社会网络成员的数量(社会网络大小),社会网络成员的特征(性别、年龄、性取向、文化程度),关系特点(关系类型、亲密度、对性取向的支持度、社会支持类型)。

1.3.3 以个人为中心的性网络问卷 采用提名生成法和提名诠释法,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用于最近 6个月与被调查对象有过性关系的网络关系测量(最多列举5人)。问卷内容:性网络成员数量,性网络成员特征(年龄、文化程度、性取向),性关系持续时间,性病史,对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态度等。

1.3.4 艾滋相关行为问卷 包括第一次性行为年龄、最近6个月性伴数、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性伴寻求方式、HIV咨询检测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录入和分析数据。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非正态分布的年龄、网络大小等,采用百分比法描述年级、社交网络和性网络状况。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5±1.6)岁;专科生57人(26.6%),本科生157人(73.4%);大一49人(22.9%),大二59人(27.6%),大三53人(24.8%),大四及以上53人(24.8%);自我报告性取向为同性恋者170人(79.4%),双性恋者40人(18.7%),其他4人(1.9%)。

2.2 大学生MSM性行为状况

研究对象第一次发生插入性性行为的年龄是11~23岁,平均为(18.2±1.8)岁。最近6个月的肛交性伴数为1~70个,其中性伴数≥2的占47.7%;44.4%的研究对象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36.9%的人从未做过HIV检测;寻求性伴方式排在前一位的是使用手机交友软件(95.3%)。

2.3 大学生MSM社交网络状况

研究对象的社交网络大小为2~6,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6(3.75,6)。共列举了800名网络成员,其中男性613人(76.6%),女性187人(23.4%),年龄10~61岁,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20(19,23)。网络成员其余信息见表1。

不同社会关系中,告知网络成员性取向的比例排在前3位的是男友(92.2%)、普通朋友(68.4%)和其他(63.6%),未告知比例排在前3位的是父母(91.5%)、兄弟姐妹(73.9%)和同学(55.6%)。网络成员关系亲密度得分1~25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18(10,21.25)。网络成员对核心成员性取向的支持度得分2~25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10(5,15)。社交网络成员情感支持得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3(1,4),经济支持得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 2(1,3),休闲陪伴得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 3(1.75,5)。

表1 大学生MSM自我报告的社交网络情况(n=800)

2.4 大学生MSM性网络状况

研究对象的性网络大小为2~6,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2(2,3)。共列出了430名性网络成员,年龄16~50岁,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22(20,26)。其中有105人在社交网络中提到过,占性网络成员的24.4%。性网络成员其他信息见表2。

3 讨论

3.1 大学生MSM性行为分析

本研究中,近五成大学生MSM具有多性伴,低于泰安市[18]和北京市[19]的研究;超四成大学生MSM具有高危性行为情况,与韦所苏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低于北京市[19]的一项研究结果;近四成大学生MSM从未做过检测,低于浙江省[21]的数据;使用手机软件交友的比例超过九成,高于武汉市[22]的研究结果。这说明较其他地区,本地大学生MSM安全性行为意识稍高,但依然存在较高HIV感染风险,尤其是随着网络和手机交友软件的普及,将会进一步加大此风险。高校及疾病预防机构应继续加强本地大学生MSM安全性行为教育,尤其是手机交友风险意识教育。

3.2 大学生MSM社交网络分析

大学生MSM社交网络特征为:社交网络较大;多为男性、同龄人、异性恋;社交网络成员能够提供的支持中,最多的是休闲陪伴;约有一半的网络成员知道核心成员的性取向,其中被告知比例最高的是男友和普通朋友,他们对核心成员性取向持“非常支持”或“支持”态度,未被告知比例最高的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同学。

表2 大学生MSM自我报告的性网络成员情况(n=430)

网络成员对核心成员性取向的支持问题值得关注。虽然有文献报告大学生对同性性行为持积极态度[23-24],但也有研究表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对同性性行为的包容度更低[25],加之中国社会文化对同性性行为的态度保守[26],导致大学生MSM鲜少向同学透露自己的性取向,同时也不敢告知家人。研究表明,父母对MSM性取向的不支持会增加MSM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27],也不利于其对卫生服务的利用[28]以及采取安全性行为[29]。另外,不出柜的MSM可能最终会迫于家庭压力选择结婚,从而导致其作为桥梁人群,加大艾滋病由MSM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风险[30]。本研究显示,被提到的父母中超过九成的不知道孩子的性取向,这与卞策的研究结果相同[31]。大学生可能考虑到如果告知父母,他们不一定会获得来自父母的支持,反而会因此导致关系紧张,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告知。作为健康服务人员,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也要告诉学生获得父母的支持可能带来的益处。如果他们愿意告知父母自己的性取向,健康提供者应该在充分了解家庭文化背景和动态的前提下[32],给予合理的支持和指导[33]。当然,更重要的是提高社会对男男性行为者的包容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34]。

乐观之处在于,大学生MSM如果向男朋友和普通朋友告知性取向,还是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这对缓解小众性取向带来的压力具有一定作用[35]。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将社会关系分为强、弱连带,并将关系久暂、互动频率、亲密程度以及互惠内容作为关系强度的4个构面[36]。罗家德将中国人的关系强度构面修正为认识久暂、亲密程度和亲密朋友圈,其中亲密程度又包含亲密行为和亲密话题两个构面[37]。弱连带在信息传播方面较重要,但强连带在个体层面的疾病传播和行为采纳方面更重要,因为相对那些不常联系的人而言,个体更容易被那些有亲密关系的人所影响[38]。根据以上定义,本研究中能够发生性行为(亲密行为)和能够与之公开自己性取向(亲密话题)的关系属于强连带。这一结果可给我们带来启示:通过加强强连带的影响力,提高大学生MSM安全性行为意识和促进安全性行为,从而降低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

3.3 大学生MSM性网络状况

大学生MSM性网络呈现出HIV感染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共存的特点。危险因素包括多性伴、性伴关系持续时间短、不清楚性伴感染状态;保护因素为性网络成员多支持坚持使用安全套,且多数人自己也“一定/可能会”坚持使用。不过有一点值得关注,性网络成员自己“一定会”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略低于“非常支持”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这与杨冰清等[39]的研究结果相似,这也说明网络成员对安全套使用的态度和行为存在不一致现象。

大学生MSM的固定性伴维持时间短、不清楚性伴感染状况现象值得重点关注。本研究显示,固定性伴关系持续时间短,与党静等[40]的研究结果相似。固定性伴维持时间较短的MSM其HIV阳性率更高。另外,固定性伴彼此忠诚度低,又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会降低其在HIV防治中的保护效应[41]。本研究还显示,超过一半的性网络成员的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不清楚。大学生MSM处于性活跃年龄,对爱情与性充满向往和渴望,却又羞于与性伴讨论HIV相关问题,认为这会让对方觉得不被信任,从而破坏两人的浪漫关系[42]。可是,一旦发生性行为后,他们又开始担心万一对方是感染者怎么办、应该如何寻求帮助,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影响学业。因此,健康服务人员有必要告知学生多性伴的危害和知情交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展固定的单一性伴,并保持忠诚。同时,对学生进行性伴沟通技巧培训,以促进安全套的使用[43]。高校在做好防艾宣传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大学生MSM社交网络和性网络部分重合,又各有特点。大学生MSM社交网络及性网络中存在较多增加HIV感染风险的因素,加之安全性行为意识不足,需要为大学生MSM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支持及健康教育,以改善其社会支持现状,增强安全性行为意识。

猜你喜欢
性取向安全套中位数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酷儿身份的认同与探索
英格兰明年起看病先问性取向
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同性性取向成因初探
经济法专业论性取向自由与人格权保护的关系
中位数教学设计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