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愚
摘 要: 电影《阿黛尔的生活》讲述了两个女生之间从相恋到分手简单的爱情故事。女主阿黛尔经历几段感情,对自己的性取向进行痛苦的探索和认知。本文运用酷儿理论分析阿黛尔身份认同的困惑,从阶级差异入手讨论两人爱情的悲剧。
关键词: 性取向 酷儿理论 阶级差异
《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法国女作家朱莉·马洛的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讲述了女孩阿黛尔的一段同性爱情。电影刚出来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同性题材,各种情趣元素和惊人大胆的性爱内容引起极大争议。影片并没有将这些作为热点话题,而是以同性之爱作为承载,寄托人类最美好也最伤感的初恋情怀。女主阿黛尔从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到一步步找到真爱,又一步步失去爱人,整个过程就如繁花盛放又归于荼蘼,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这部电影讲的不仅仅是阿黛尔的生活,还是大多数迷茫青年的成长史。正如《生命之书》写道,若能觉知自己,就会发现活着本是一个不断揭露自我的过程。同性恋身份的认同和构建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自我认知过程。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用了一种大胆的手法记录阿黛尔的初恋,整部电影仿佛是一部纪实纪录片。电影中频繁出现特写、近景等镜头,但这些镜头的焦点却一直聚焦在阿黛尔身上,导演拍她吃饭,喝水,睡觉,拍她乱糟糟的头发,拍她发呆时空洞的眼神,从来没有人在电影中用这样的手法拍摄这样的对象。正是有这些平淡的细节才让观众觉得真实,阿黛尔仿佛真的就是一个15岁的女高中生,她的困惑,她的悲伤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她不设防的眼神、毫无痕迹的表演都让观众更能沉浸在剧情里,认真且用心地陪她成长。首映之后,好评如潮,电影进入戛纳主竞赛单元,并最终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殊荣金棕榈奖。一般金棕榈只奖给导演,但因为两位演员出色的表演,戛纳首次把金棕榈奖同时颁给导演和主演。
一、心好像失落了什么
影片看似是拍摄生活中的细节,其实每一件事都有寓意。影片开头,文学课上老师让学生朗读小说《玛丽安娜的生活》的片段,然后提问如何理解“她的心好像失落了什么”这句话,让学生理解一见钟情的感觉。当时阿黛尔睡眼惺忪,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自己的体会,但实际上,导演在为下面做伏笔。
校草托马斯对阿黛尔有意,被阿黛尔的同学点破之后,阿黛尔尝试着与其交往。但是两个人没有共同的爱好,阿黛尔厌恶的重摇滚反而是托马斯的最爱。两个人在公交车上交流的时候,阿黛尔有一种潜意识的退却和距离感。阿黛尔喜欢阅读,而托马斯不喜欢,唯一喜欢的一本书还是在老师带领分析下读完的。在电影院里,他亲吻阿黛尔,阿黛尔的肢体有抗拒,虽然亲吻了他,但只是一种迎合。身体是感情最强有力的表现。
在与托马斯约会的那天,阿黛尔过马路时偶然瞥见了艾玛,她那一抹蓝色便已进入她的心房,那时阿黛尔对艾玛一见钟情,此时她理解了老师讲的那句“她的心好像失落了什么”,与艾玛擦肩而过之后,阿黛尔频频回头寻找她,心里有种失落感。
二、阿黛尔的同性启蒙与痛苦
遇到艾玛的那天晚上,阿黛尔就做了春梦。梦中的人不是托马斯,而是白天那个有着蓝色头发的女生。看到春梦的对象是那个女生之后,阿黛尔惊醒了,这时她也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她内心开始恐慌,甚至流下了泪水,她似乎知道自己喜欢女生,但是又不敢承认,而且有些惧怕这一事实。第二天,阿黛尔就本能地有意识地躲避托马斯,但为了验证自己,她还是和托马斯交往。此时,托马斯只是她验证自己性取向的尝试。做爱时,托马斯都不能给她欢愉感。在与男性朋友聊天时,阿黛尔展示了自己因为性取向而备受折磨的一面。与托马斯交往的失败带来的折磨加快了她性意识的觉醒。正如《福柯与酷儿理论》一书所言:“我们对性的各种指向(正常的或反常的)都是常见的生存冲动。只有反常的‘性指向才能不顾一切成规、不顾法律道德地冲破性别标签。”在生活中,我们逐渐给自我贴上标签,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但实际上人的性取向是流动的,异性恋可以转向同性恋或双性恋,同性恋也可以转向异性恋或双性恋,由此产生同性恋者的困惑及同性恋身份认同的探索。
一次课间,阿黛尔和女同学在室外抽烟打发时间。女同学挑逗阿黛尔,并主动亲吻了她。在亲吻过程中,阿黛尔刚开始是吃惊,然后开始迎合,后面变成主动,女同学结束接吻时,阿黛尔还有点意犹未尽。晚上吃饭的时候,阿黛尔的妈妈都看出了她的愉快。这次亲吻使她的心情奇迹般好起来,而且有种莫名的欲望和冲动。正如罗格在《罗格·梅文集》中所说的:有必要恢复对我们身体的知觉,性感觉尤为重要。第二天阿黛尔主动亲吻女同学,却被拒绝,此时阿黛尔伤心欲绝。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和男同学去了男同酒吧。但是阿黛尔在里面不适应,不知不觉被外面的一群女性吸引,跟着进了女同酒吧。酒吧里,阿黛尔和艾玛相遇了。一见到艾玛,阿黛尔就像被电击了一样。阿黛尔与艾玛交谈时,阿黛尔眼睛一直被艾玛吸引,从未离开她半秒。朦胧感受到自己同性恋倾向的阿黛尔内心是矛盾和彷徨的。
第二天艾玛在阿黛尔学校门口等着她,看到艾玛的那一刻,阿黛尔不顾同学的喊叫头也不回地和艾玛走了。跟着艾玛走的时候,阿黛尔脸上有一丝开心和兴奋。但是面对朋友的质问,阿黛尔一直不断否定自己,不承认自己是拉拉。在和同学争执时,她采取了逃避和否认的态度。在第一次床笫之欢的最后,阿黛尔哭了,因为她完全沉浸在艾玛的身体之中,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她内心是矛盾和彷徨的。一方面艾玛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感,另一方面对于自己的性取向,她是痛苦的,不敢在亲人朋友面前大胆承认。法语课上,老师讲安提戈涅,希腊三大悲剧之一时说,“悲剧是无可避免的,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暗示阿黛尔的爱情将是一个悲剧。悲剧来源于两个人对社会角色和同性恋身份的不同认知。
三、阶级差异中孤独的阿黛尔
那个夏天,她们恋爱了。又过了几年,阿黛尔如愿做了一名幼儿园老师,艾玛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但是在艾玛的交际生活圈中,阿黛尔越来越像一个主妇或家政阿姨,獨自承办招待艾玛朋友的聚会,会客期间她忙前忙后,但是只是做饭摆桌为客人们服务,艾玛则完全不同,她全程与各种艺术家朋友谈哲学、谈美学、谈各种艺术,像颗耀眼的星星,阿黛尔在聚会上完全插不上话,她根本无法融入这个圈子,明明就在一个空间里,却仿佛处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那一刻,阿黛尔已经用孤单的身影应对这些。艾玛并没有发现阿黛尔的失落与孤寂,还要求阿黛尔进行文学写作,成为一个作家,阿黛尔却表示现在这样挺好的。其实阿黛尔觉得挺好的并不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而是像这样安稳地和艾玛在一起的生活。但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一个人一直向前奔跑,另外一个人却留在原地,那么是无法长久的。这个时候艾玛的蓝色头发早已变回金色,也是两人关系改变的一种象征。
其实两个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艾玛的家庭是法国上流社会代表,她的母亲和继父谈吐得当,饮食讲究,喜欢昂贵的牡蛎,关注的是理想与艺术。反观,阿黛尔的家庭则是法国普通中底层家庭的代表,她的父母比较传统和保守,关心的是谋生与实际,他们喜欢的是意大利面这样平民化的饮食。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世界,抑或是人生观两个人都存在很明显的阶级差异。刚开始处于热恋,很多问题都没有暴露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后来艾玛有段时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阿黛尔。精神和肉体都感到孤独的阿黛尔最后不可控制地出轨了男同事,艾玛知道后怒而分手,将阿黛尔赶出家门。阿黛尔的性向具有流动性,一直处于不稳定和不连续之中,而这种流动性表现出她在性别身份认同中的挣扎和探索。
一个不想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融入,一个是没有给她融入的机会。阿黛尔的世界只有艾玛,但是艾玛的世界却并不是只有阿黛尔。几年后艾玛邀请阿黛尔参加她的画展,阿黛尔精心打扮穿着蓝色的连衣裙,而艾玛则穿着酒红色的衬衫和现在的女友一起,在客人之间穿梭招待。蓝色似乎已经成了阿黛尔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后来艾玛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蓝色了。画展的场景和家庭宴会的时候很像,几年过去了,阿黛尔还是没变,在属于艾玛的宴会上她仍然不知所措,仍然格格不入,仿佛站在人群之外,最后悄然离开了。
四、爱情无关性别
在感情方面,艾玛是强势的,艾玛像是一个猎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恋情,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当她发觉身边的人不能与自己携手共进的时候,她用冷落的方式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远。最后的分手对她的影响也并不是很大,她很快就和前女友在一起并组建了家庭,她的事业在另一半的帮助下更上一层楼。阿黛尔受到的折磨更多,牺牲也更多,牺牲了她的朋友、家人,她原本的生活。阿黛尔并不是一个受害者,不过因为她愿意为了爱人付出很多。电影用近乎四分之一的时间展示两人分手之后阿黛尔的生活状态,而这一段对失恋的展现非常真实。迷茫的阿黛尔还是一如既往的迷茫,但痛苦却是非常真实的,因为在她迷茫的前二十年里,这段爱情是唯一真实且坚定地存在,在这段感情中她一直是被动的,却是陷得最深的。爱情就像流沙,逃得过会变得愈加坚韧,逃不过就会被吞噬,失去自我。异性如此,同性也如此。罗宾的酷儿理论认为:“性身份可以看作一种合成物。它是表演性的、多样的、不稳定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和过程性的,是由不断的重复和不断为它赋予新形式的行为构建而成的。”人在性行为与性倾向上均具有多元的可能性。这部电影只是讲述同性之间的爱情与性别无关,只是爱情的一种。
参考文献:
[1][美]葛尔·罗宾,著.李银河,译.酷儿理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5-8.
[2]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夢,译.生命之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罗格·梅,著.冯川,译.罗格·梅文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6.
[4][英]塔姆辛·斯巴格,著.赵玉兰,译.福柯与酷儿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