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在警示警告用语日文译写中的应用

2020-12-13 15:33陈则新刘利国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警示语奈达日文

陈则新,刘利国

(大连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学院,大连 116044)

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外国游客而言,旅游景区的警示警告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旅游警示警告语翻译可以有效帮助游客了解旅游景区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有助于外国游客实现无障碍跨境、跨文化旅行和交流。然而,目前国内众多的景区警示警告语的日语翻译仍存在诸多错误,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警示警告作用,有时还会贻笑大方。这样的翻译现状已无法适应在国际化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中国形象”。本文以部分景区警示警告语的日语翻译为例,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并探讨警示警告语的日文译写需要遵循的原则及方法,从而对今后的此类翻译提供借鉴。

一、警示警告语的重要作用及翻译现状

对于来到陌生语言环境的外国人而言,提示牌,尤其是警示警告语是与其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每年都有数千万的外国游客到访中国各地。如果警示警告语的翻译不达标,甚至引起歧义的话,不仅会给到访的外国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还会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正处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从细微处做起,树立我国文化大国的良好形象。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风貌。构成这个风貌的不仅有湖光山色、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还有语言。每座城市的街名、商标广告、提示牌、警示警告语都是一座城市独特的语言景观。这些语言景观能够反映人们的语言、视觉活动、与文化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一座城市的美好形象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由此可见,语言景观在如今“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座城市尚且如此,城市中的旅游景区就更是如此。旅游景区中准确无误的警示语翻译无疑是从语言景观角度提升景区服务质量的最直接又便捷的方式。

但是,经过我们对全国众多旅游景区的实地考察发现,我国景区的提示牌、警示语的日文译写普遍存在准确度低、错译乱译、滥用机器翻译的现象,情况不容乐观,急需整改。旅游景区语言景观水准低下的问题早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年会”上就已经被提出,其原由是五大连池、张家界等地质公园的地质科普内容严重不足,缺失了其作为地质公园的科普性质,更多以“创收、盈利”为目的而被“亮黄牌”警告。其实,这种现象是国内许多景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示牌、警示警告语的制作大多一味追求所谓“经济最大化”,为了达到指标不讲质量,导致外文译写的错误层出不穷。这种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警示警告用语日文译写对策分析

1. 使译入、译出语功能对等

例1:水に落ちないように

这是某景区的警示语“当心落水”的日文翻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领域日语译写规范》,准确的翻译应当是「踏み外し注意!」,而如果按照该景区的日文翻译来写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望不要落入水中”。那么这句话的含义与原句之间就产生了很大的歧义。如果将这句话的翻译对应到奈达的翻译模式中,那么将“当心落水”翻译为「水に落ちないように」则是在翻译的第三阶段即重组阶段出了问题。奈达翻译模式的第一阶段是分析阶段,第一步是分析原文词位,警示语“当心落水”是由主要词位的行为词“落水”和次要词位的警示词“当心”构成。二、三步是分析词位与词位之间的关系以及词位与篇章之间的关系,由于“当心落水”是一个动宾结构短语所以没有涉及到这个步骤,于是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即传译阶段。奈达认为,在信息的传译过程中,各核心句之间的关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具有一定关系的。那就是时间关系、空间关系以及逻辑关系。同时,奈达还强调,如果一句话的翻译无法兼顾其原文结构形式和语义内容,则需要调整结构形式。以上步骤,这句话的原译本都做到了,不仅保持了“不要落水”的逻辑关系,还对形式结构进行了必要调整。但是到了第三阶段即翻译的重组阶段就出了问题。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组阶段就是在一句话的形式范畴和功能范畴按照接受语的用语规则,从词语特征、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三个层面对译文进行重新组织,使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领会译文。“当心落水”这句话,就形式范畴的文体风格来说,应当属于警示性文体,体裁暂不涉及。就功能范畴来说,这句话作为提示牌上的警示语,其功能范畴更为重要。奈达强调,一句话的功能范畴与译文接受者这一角色关系甚大,在他的功能对等理论中要求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之间存在的关系基本一致,而不仅仅是信息的等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将“当心落水”翻译为「水に落ちないように」是不准确的翻译的原因所在。因为即使做到了“不要落入水中”这一核心信息的等同,但是并没有反映出原文隐含着的“此处有落水的危险,请游客们注意安全”这一意义和意图,因此就没有达到警示警告的目的,又怎么能够保障外国游客的人身安全呢?因此,「水に落ちないように」是一句不合格的警示语。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领域日语译写规范》给出的翻译是「踏み外し注意!」,其翻译既实现了译出语和译入语语言中的动态对等,又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译出语的形式特征,即奈达所阐述的语法单位、词语用法的一致性以及原文语境下的意义。「踏み外し注意!」和“当心落水”在语法单位层面上都采用了动宾结构,词语用法方面“当心”和“注意”形成对等,原文语境的对等这里笔者将其理解为适用场合的对等。而「踏み外し」的意思是“失足,踩空”的意思,比「水に落ちる」单纯的“落入水中”清楚明了,因为落入水中的可以是任何东西,而不一定是游客自己。所以外国游客就不会产生看到「踏み外し」时的警惕性,因而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

2. 必要时采取释义

例2:注意飞石観察され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这个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景区警示语翻译,有双语知识和文化的读者尚且一知半解,更何况是只懂单语的外国游客们。这句话的中文原句是“注意飞石,观察通过”。这是一个经常随处可见的中文警示语,由上下四字结构的两个句子组成。在翻译这种结构的句子时,想要做到形式对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日语中几乎不采用这种相互对仗的句子形式,简单来说,这种句式结构是非常“中国式”的,那么,碰到这种句式的翻译时应当怎样应对呢?这里,笔者认为,不得不提到奈达提出的翻译悖论之—的翻译与释义。奈达认为“语言在表达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差异,而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有差异,因此释义是不可避免的。翻译的整个过程都包含不同程度的释义,因为我们无法成功地进行完全的词对词,结构对结构一一对应的直译”(Nida,1993:2;2001:4)。笔者认为,释义是译者在翻译时的必要手段,且其使用频度通常与原语中的文化深度成正比。因此,在对“注意飞石,观察通过”这句话进行翻译时,需采用必要的释义。例如,翻译成「落石のおそれあり、通行注意!」;或既释义又遵循译入语习惯,译为「落石注意!」或「落下物注意!」。因为这句话的中文意思就是“此处有落石的危险,请小心通过”,“观察通过”中的“观察”并不是让过往游客真的观察落石,而是引起游客注意安全的意思。若译成「注意飞石観察されるということです」,先不说句子本身不成立,还会让外国游客产生驻足观察飞石的错误理解,如此以来反而会导致危险的发生。奈达所说的释义其实就是指在译文中添加一些词、短语或加注,旨在译出原语作者感到理所当然,而译入语读者不甚了解或感到陌生的意义。这就好比笔者在日本某大楼的楼梯墙壁上看到的一个警示语「キミの傘、後ろの人の目の高さ」一样,这句话如果是不懂日本社会文化的人看到,恐怕是一头雾水,因为在当今中国社会,除了对长柄伞情有独钟的一小部分人之外,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淘汰了笨重又不便携带的长柄伞,但是在日本仍然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倾向于使用长柄伞,试想,上楼梯时如果一个人将长柄伞横过来拿着,且伞尖朝后,就极有可能戳到后边人的眼睛。因此,在日本就有这样的警示语,而且这个警示语中的「傘」和「高さ」在读音上构成了和谐音律,和中文四字对仗的警示语一样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假如将这句话翻译成中文,那么直译的话就是“您的伞的高度,是后面人的眼睛的高度”,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时就需要利用释义的方法,把这句话翻译为“横拿长柄伞会伤到他人”或“请勿横拿长柄伞”之类,译出其本质意思方可。奈达强调,有时候译文不是做细枝末节上的调整,而是需要作出大幅度的改变,这得视文化语境的作用而定,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文本易引起接受者的误会,上面分析的“注意飞石,观察通过”的翻译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二、文本对于接受者来说毫无意义,上面对于「キミの傘、後ろの人の目の高さ」的直译就属于此种情况;第三、译文信息过载,对普通读者而言在理解意义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接下来将要分析的「地質災害危険場所でよく見て通ってください」就属于这一类问题。

3. 在原语语境中寻找对应词

例3:地質災害危険場所でよく見て通ってください

这句话的中文原句是“地质灾害隐患点,观察通过”,不难看出,这句话的译文是从中文原句中一一对应翻译过来的,看似形式对等,却大幅度的有伤原意。然而,在翻译中功能对等是形式对等的先决条件,没有在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上和原文保持一致,追求形式对等则是无稽之谈。基于笔者对上一错误案例的分析,此句中的“观察通过”可直接翻译为「通行注意!」,因为原文的表达意图既不是“仔细观察”也不是“游客如何通过”,而是要使游客提高警惕。那么,这句话翻译的重点就集中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翻译上。笔者经过多方查阅发现,日语中并不存在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直接对应的相关词句。在日本,对于各种地质灾害的多发地,通常会直接说明该地易发生何种灾害、危险程度如何、警示等级高低等等。例如某地易发生泥石流,就会在警示牌或该地地图上明确标注「土砂災害警戒区域」,然后用不同颜色区别「特別警戒区域」和「警戒区域」,必不可少的还在地图上标注「避難所」。国内学者杨司桂在解读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时提到:“功能对等的实践手段是使用译入语中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因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翻译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在译前准备阶段,应首先调查清楚该地易发生的地质灾害种类,然后再着手翻译。如某地易发生山体滑坡,应译为「地滑り多発地点、通行注意!」,某地有泥石流风险,则译为「土砂災害多発箇所、ご注意ください!」。

4. 适当考虑译入语文化语境

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观察通过”这一警示语的翻译,笔者认为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斟酌。这要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即读者的感受出发,再结合译入语的文化语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奈达始终强调的是一种“交际翻译理论”,因为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出现了翻译悖论,而要解决这些悖论,则只能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使翻译能够获得一种交际上的对等。(Nida,1993:7;2001:7)因此,奈达强调,译文需要从语法及词汇等方面做一些调整,以适应接受语的文化语境及语言语境,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以及接受译文。(Nida,1993/2001:87)基于此,让我们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观察通过”这句话的模拟译文「地滑り災害多発地点、ご注意ください!」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翻译的确对应了日语的语言语境,但是对读者感受及文化语境的权衡却有待考量。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岛国,生存危机感几乎根植于每个日本人的心中,正如村上春树在著名小说《挪威的森林》中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可以用来阐述日本人的生死观。有调查结果显示,竟然有近7成的日本小学生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地震发生。因此笔者认为,日本人在面对“某某灾害多发”的警示语时所产生的心理,与中国人看到这句警示语时的心里是完全不同的。而目前国内的许多山水景区,只要是坡陡谷深的地方几乎都设有这一警示语,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开发完善的景区,只要监管到位,随时监测,其发生危险的概率还是相当低的,笔者认为其设置这一警示语的目的不过是想让游客当心留意,不要拥堵推搡。而大多数中国人在看到这一警示语时,其实都会产生一种“经过这里时要小心通过”、“不能马虎大意”之类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或心理暗示。可是,危机意识如此之强的日本人看到这个警示语,则会不会是另一种心理状态呢?如果让日本游客产生了不安甚至是恐惧的心理,这将会影响其游览心情,进而对景区印象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对“地址灾害隐患点”的日文翻译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某地实实在在的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但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景区,而是某些尚未完全开发的山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明确翻译出灾害种类,并且要表明避难场所,这样做会给日本游客带来极大的安全感。第二种,就是在已经开发完善的旅游景区,为了不引起日本游客的心理不适,同时又能起到警示作用,对危险程度相对较高的情形则可以翻译为「急な傾斜です。十分注意してください!」,危险程度相对较低时可翻译为「ここに傾斜があります。ご注意ください!」。

三、景区警示警告语的翻译方法与对策

在翻译警示警告语时,笔者认为,其理论依据可以采用奈达的“交际翻译理论”,尽量使译文达到“功能对等”的标准。在进行中日警示警告用语翻译时,有几条固定原则,首先是简洁原则,尽量避免复杂冗长的句式结构。日语中的警示警告用语多采用“身体部位+注意”的模式,例如小心碰头「頭上注意!」,注意脚下,小心地滑都可译为「足元注意!」。其次是解释原则,如果原句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完全的对应词,可以用尽量简洁的语言进行释义,通常的句式结构为「○○危険が起こる場合がありますので、ご注意ください!」。再次是警示标志的灵活应用原则,如使用色彩鲜明的、字号较大的感叹号等,因为在日语的警示警告用语中,感叹号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是读者反馈原则,其实就是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看到这一警示语时的心理活动如何,这就要求警示警告语的译文能够达到使游客心里舒适而又能提高警惕的高度。

四、结束语

生活在母语国家的我们已经对景区的各种警示警告语司空见惯,因而忽视了它们对外国旅客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景区提示牌上的警示警告语的外文译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其译文很难做到“功能对等”。因此,本文重点对旅游文本中警示警告用语的日文译写进行了简要评述,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对这种文本的日文译写方法和策略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对今后该领域的翻译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警示语奈达日文
“直白”交通警示语不能失于“无度”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日文花样
智趣
提示语、警示语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