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阶段

2013-04-29 00:44张维中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13年7期
关键词:敬语文法日文

张维中

说到学习日文的方式和过程,我想其基本的原则跟方式,大概跟学其他语文也差不了太多。在日本住得越久,我越是不敢说我的日文程度已经有多好。学无止境这老掉牙的说法,还真的是体验得很深刻。

住在这里是工作,不是学生也并非旅人,所接触到日文也就不太相同。漂亮的中文是句子越简洁越好,偶尔善用几则成语,自然跟拖泥带水还说不清楚的表现,拉开了距离。不过,日文是层次越高的句子越长也越复杂,即便是学日文的人(包括日本人自己)都经常感到困扰的敬语用法。偶尔没用到,碰到需要写到的场合时,老是会带着不确定,最后还是得翻一下之前做的笔记或书信范例集确认一下。总觉得好不容易写了一封文法无误的公务信以后,就在几个敬语的用法上出了差错,很是遗憾。虽然对方或许认为我是外国人而不太计较,但对自己而言总是觉得有点可笑。特别是文字工作者,对母国语的词汇用法相当敏感,总尽可能地希望在使用外文时,也不要相差得太远。

学习语文,环境很重要。但每次听到不少人都抱着一种“只要像是你在日本住几年,日文自然就会好了”的说法时,都不太能接受。这种说法,在我听来是对自己的学习不力,找个借口逃脱罢了。同时,也否定了我学日文的努力。好像我什么事情也不用做,每天晃来晃去,日文就像是浇个花一样,自然就变好了。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牵扯工作,你随便说说也是可以在异乡活下去的。只是看你要不要追求正确精准的表现罢了。

不少华人学日文时,都会被自己给骗了。怎么说呢?因为日文里有不少的汉字,只要你稍微学过一点日文,大概翻看杂志时,标题的意思都能够理解。内文多半也有图片相佐,有小标题存在,再加上可能是你有兴趣的话题,大概就能知道这篇文章大约在说什么。

因此,很多学日文学了一段时间的人,就会说“都看得懂耶”的话来。其实,多半是一种假象。首先,你不会念那些汉字的发音。你只是用中文发音去默念它,理解它。再者,你真的把每一个句子拉出来分析时,便会发现原来有不少细节的意思都误解了。最后是“都看得懂了”以后,有没有办法自己用日文写出来一篇大纲呢?不用多,两三百字就好。于是,可能才发现困难重重。

不要被日文的汉字给骗了,是学日文的基本常识。

我觉得学日文的阶段会历经“说、听、说”的三层次。起先,会觉得“说”比听简单。原因是这阶段你还是在课堂里。老师问什么,你就照样照句的回答。电视上那些复杂的日文根本还听不懂,反正就一股脑儿地说,不用管也不知道语言里的精准正确度。渐渐地日文程度提高了,就进入“听”得懂别人说什么的阶段。甚至可以把别人的日文交谈,翻译成中文给朋友。但接下来,很快就再进入“说”的层级。已经听得懂的你,书写和阅读也不成太大问题,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说不说出一口漂亮精准的日文,成为在意的事。这时候在乎的已经不是文法,而是腔调和情绪,以及教科书没教的自然表现。这三阶段,应该在学其他语文时也会有相通的感受。

至于怎么在生活里,运用一些周边常见的工具和小撇步来帮助记忆呢?听起来或许可笑,但确实有其效果呢。下次再来聊聊。

编辑/杨明珠

猜你喜欢
敬语文法日文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作为证据的足跡(mör)与它的证明力一以卫拉特法为中心(日文)
有关蒙古国西部卫拉特系集团的农耕与自我认同的预备考察(日文)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文法有道,为作文注入音乐美
日文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