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久
我早就认识她了,在一个飘雪的下午。
那时我九岁,在学拉丁舞,她十岁(后来知道的),在学民族舞。两个舞蹈教室相邻,每当音乐响起,仿佛在进行一场“中西文化大战”。
那天正值课间休息,我听见一声清脆的叫喊:“下雪啦!下雪啦!”本来累得趴在地上的同学们,纷纷闻声爬起来,向门外涌去。我便是这样,瞧见了她。
她还穿着练舞时的黑色塑身衣,脚上套着嫩粉色的舞鞋,寒风凛冽,而她毫不自知,只一味地望着飘下来的雪,满眼贪婪。一阵寒风吹过,我打了个喷嚏,缩了缩脖子又和同学们向屋内涌去,不过内心有点好奇她究竟在外面站了多久。
她认识我时,我已经十三岁。我在四班,她也是,不过是不同的年级。
有一次学校举办艺术节,我们两个班一起表演,她是节目策划人。她询问谁会跳舞时,大家都指向我。我摇摇头:“我只会拉丁,没学过民族舞。”她一脸惊讶:“你怎么知道我准备的是民族舞?”我淡淡地说了句:“猜的。”
我并没有告诉她我很早之前就认识她了,那个民族舞跳得数一数二的她。
最后节目改为舞台剧了。有拉丁舞独舞的部分,也有民族舞独舞的部分,自然分别是我和她表演。其实我挺不愿意的,我没有她跳得好,感觉我像个陪衬。但是拒绝的话,节目又没法排,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拼命练舞。
有一天我们练完舞后,她问我以前在哪里学的舞,我想了想,说:“和你同一家的,当时我在你隔壁。还记得吗?”我有些紧张,撩了撩刘海。她低下头,好像在回想,过了会儿才一脸尴尬地说:“那时候我的记性不太好,一个班的都不一定记得到名字。”我努力挤出一个笑脸回应她,什么也没说。
自然,像她这样优秀的人,是很难得把目光聚在他人身上的。我很嫉妒她。
那次艺术节汇演,我表演得很顺利,而她也很惊艳。后来经常在学校里听到别人谈论我们的舞台剧,但是焦点仅仅放在她身上。如我所料,只是我这片绿叶当得并不出众。
我没有想到后来她会来找我,带了满满一袋零食。她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晃了晃手中的袋子,说:“找你庆祝!”还是不懂得怎样拒绝。
舞蹈室,放着伦巴舞曲。
她喝了口奶茶,缓缓道:“其实我以前最想学拉丁了,但是我妈说拉丁太野了,民族舞才像个女孩子跳的——啊,我不是那个意思啊,你别误会……”
我吃了片薯片,笑着说没事。
她指了指自己的头:“我这里不好使,总是说错话。”
我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想,就算你真的脑子不好使,可还是一样受欢迎啊。
她接着说:“那天我在后台看你跳的时候,自己好紧张。总觉得自己不如你,后来想都是一个节目,不如你又怎样,表演顺利就好了。你知道吗,我听见好多人夸你呢!”
我有点惊讶又有点怀疑,不知这是不是她的奉承,于是回了话:“我也听见很多人夸你。”
不过,我的话绝对不是奉承,她是真的跳得好,也是真的有很多人夸她。
而听我这么说,她竟然有些害羞,揉了揉自己的小腿:“以前学舞的时候很羡慕一个学姐,觉得她跳得好棒,站在她面前觉得自己很逊。大家总是把目光聚集在她身上,当时我就在想,有一天我也要向她一样。所以后来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她当作竞争对手,什么都要比。后来真的比她跳得好了,可是好笑的是,我再也没什么进步了,也开始怀念最开始的自己,好像没有人关注的日子最自由,不用总是考虑别人的眼光……”
那天聊了很久,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嫉妒她了,感觉她和我有那么一点相像。青春里的我们,总是想要成为比我们优秀比我们耀眼的人,于是努力去成为那个人,但是当自己比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还要优秀时,内心有的却只有一片惆怅。就像书上说的一样,总想着成为别人是对自己的一种亵渎。
最近一次遇到她,是高二的寒假,我十七岁。当时她刚好走进一家舞蹈培训机构,这么多年了,她还在跳舞。我看着门口招牌上那个自信的舞者,笑了笑,转身离开,并没有留恋。我早已不跳舞,那天的谈话让我意识到,我是我,我没有必要因为想要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而去做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事。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