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改和法律部,北京 100728)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20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在中央企业和地方重点国有企业全面部署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简称对标提升行动)。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举措,也是石油石化行业主动应对挑战、全力提质增效、打造世界一流的迫切需求。可以说,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对于石油石化行业,上有要求,外有压力,内有动因。因此,如何抓好对标提升行动的顶层设计、组织实施、高效运行和落实落地至关重要。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做到统筹谋划,制定“四个一”(即一个实施方案、一个提升清单、一套对标样本和一套评价体系),规范立标、对标、达标和创标等环节管控,实现自我分析、选树标杆、对比改进和循环提升的管理闭环,强化对标提升行动的顶层设计。
以指标对标为基础,以管理对标为核心,以绩效提升为目标,在对世界一流企业或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国资委相关要求,明确对标提升行动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进度安排、组织保障、工作机制等,形成一套“定目标、对标杆、重提升、强保障”的闭环管理体系。要把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入对标提升行动的阶段目标和远景目标之中,将国资委3个阶段分解为若干个环节,以环节为点,以阶段为线,织密对标提升行动实施网,将工作安排转化为具体的动作步骤,目标清晰,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实现对标提升行动点线结合、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环环相扣。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对标提升行动高起点开局和高标准规划。
从加强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8个方面,瞄准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聚焦管理薄弱环节,找准企业管理短板和突出问题,结合石油石化行业各业务板块、所属企业情况,编制“对标提升工作清单”,明确每项重点任务的对标领域、对标对象、问题表现、提升目标、具体措施、成果形式、时间节点、进展情况、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责任人等内容,形成标杆选择、指标体系建立、数据资料采集、短板分析、改进措施制定等对标管理流程,实施表单化管理,挂图作战,打表推进。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对标,准确把握自身在石油石化行业所处的位置,找到与本企业相对应的世界一流企业或者行业先进企业,聚焦对标领域,定位驱动企业管理提升的关键因素,解决“跟谁对”“对什么”和“怎么对”的问题,在管理理念、文化、制度、流程、机制、方法等方面,总结出一套有石油石化特色的标杆样本,做到边打造、边对标、边完善、边提炼、边推广,尽快总结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推得开、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做法、模式和经验。
为客观、全面评价直属企业对标提升行动效果,建立对标提升行动长效机制,引导各企业持续强化管理,要制定对标提升行动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对标提升行动的工作组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信息交流等进行全面评价。要规范评价程序,明确评价周期、评价流程、评价方法,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引导企业全方位开展对标提升行动。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坚持全面对标与重点对标相结合,结果对标与过程对标相结合,外部对标与内部对标相结合,横向对标和纵向对标相结合,多角度结合自身实际,对标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和石油石化行业先进企业,寻找差距,寻找路径,改进创新,逐步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既要在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8个方面全面对标,又要着力围绕8项重点任务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开展对标,选取关键性指标重点突破,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深入分析与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差距产生的背后要素,详细了解标杆企业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提升措施,既要注重对标的结果,又要在对标过程中掌握方法,建立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提高对标提升行动的实效性。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各企业要深入评估本企业的管理现状和行业地位,有针对性的选择对标对象。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发展,已经涌现出了以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为代表的本土先进企业。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与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在国内外建立了数量可观的合资企业,广泛吸收了合资双方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都有显著提升。因此,既可把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学习赶超的标杆,也可在国内或者集团内部选树标杆,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逐步建立外部对标与内部对标系统推进的管理体系。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既要与同时期先进企业横向对标,也要与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纵向对标。国有企业,特别是石油石化行业,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大庆精神”“三老四严”“三基”工作等优秀传统和管理文化,在带动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在继承弘扬本企业管理方法和优良传统基础上,加强企业管理,做到学习、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大型企业,尤其是石油石化行业,业务板块差异性较大,企业规模不同,管理模式不统一,管理层级较多,因此,在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过程中,要坚持上下联动,构建“集团统筹谋划,板块协同推进,企业组织实施,基层执行落地”四位一体组织体系,做到从集团到基层一线业务单元、生产车间,层层有人抓管理、人人参与促改善。
集团层面,石油石化行业要对标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巴斯夫等国际一流能源化工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和对标提升清单,查找问题差距,强化精准对标,细化提升措施,补齐管理短板,加强能力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全面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要总结集团层面标杆样本,做到对标提升行动内有标杆外有榜样。制定对标提升行动评价标准,建立对标提升行动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评价程序,实施动态评价。
板块层面,勘探、炼油、化工、销售、施工和新能源等石油石化业务单元要结合实际,制定对标提升行动本板块推进计划和对标提升清单,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工作,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将对标提升行动的各项管理指标转化为经济技术指标,确保比学有榜样、评价有依据、赶超有目标。每个板块要选出标杆企业,总结管理经验,形成板块标杆样本,开展内部对标,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企业层面,要坚持一企一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制定对标提升行动实施细则和工作清单,并组织实施。镇海炼化、茂名石化等为代表的国内石油石化行业先进企业,在国际著名评价机构所罗门评价中绩效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群组。因此,先进企业要志存高远,瞄准世界一流企业,率先达到世界领先;其他企业要脚踏实地,对标先进企业,循序渐进打造世界一流。
基层层面,“三基”工作是石油石化企业经过长期积累、精心培育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工业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且深远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过程中,要持续夯实“三基”工作,从各项经营管理中最基本的记录、数据、标准、制度和现场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强化基础建设和基本功训练,把基础管理抓细抓实。要广泛开展“比学赶帮超”工作,从指标差异找管理差距,层层分解落实,开展攻关活动,全面缩小差距。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企业要通过建立组织运行、督促落实、评价激励、工作保障和典型选树等五大工作机制,避免对标提升行动活动化、形式化,实现对标提升行动落实落地。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建立例会制度、联络员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及进展通报制度等,加强组织联系,强化协作运行,定期交流工作情况,统筹推动各项工作。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建立“红黄绿”工作运行预警机制,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打表推进,攻坚克难、有序推进。采用专家咨询、在线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答疑释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视频会议、调研督导、结对帮扶等方式,推介展示优秀企业管理成果和经验,促进相互交流和借鉴,督促工作落实。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按照评价办法和评价标准,开展阶段评价和总体分析评估,形成对标提升工作的闭环。评价结果要纳入企业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年度评选管理标杆单位和项目,给予表彰奖励。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加强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措施,抓好安排部署和组织落实。企业的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其他领导要结合分工协助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明确对标提升工作的牵头和配合部门,加强工作力量,落实工作经费与激励资金,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扎实推进。
开展对标提升行动,要按照不同专业、不同板块和不同层级,持续推出一批管理标杆单位,选树一批管理标杆项目,推广一批管理标杆范式,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对标提升行动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