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世界能源工业

2020-12-13 17:51:50傅成玉
当代石油石化 2020年12期
关键词:碳化气候变化全球化

傅成玉

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后疫情时代,我们会发现此次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影响长远而深刻,对能源行业的影响同样深远而深刻。

1 国际社会将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

新冠疫情下,国际社会意识到新冠病毒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敌人,它不是任何一个单一国家、组织、个人可以应对的,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同样,环境和气候变化也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共同问题,必须通过全球合作来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各国将会在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可以预见,各国政府将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的政策标准和更严格的监管,以打造一个不产生重大疫情的生存环境来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中国也会更加突出打造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生态文明”的理念本质上代表着人类未来的共同价值观和人类共同的道德标准,也必将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相信疫情后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准会进一步提高,监管会更加严格。

2 能源转型速度将加快

此次疫情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公共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但这背后体现的深刻道理是人类如何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不易产生伤害人类自身的自然环境。加快能源转型是必然选择。就全世界来看,能源转型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已有很长时间,无疑新冠疫情必将使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快。从全球看,能源转型将具有清洁化、低(去)碳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2.1 清洁化

清洁化在国际社会将表现为:一是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二是扩大天然气的使用;三是在交通领域加快“去石油化”。在我国将会有如下特点:一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会加快。未来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量部分,大部分会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二是未来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的标准会进一步升级,更加清洁化。欧洲国家已经把“去石油化”形成规划,有的甚至已经形成法律。从这次疫情情况看,欧洲国家把原来“去石油化”的时间表提前了。中国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执行汽车油品的国Ⅵ标准,很快将会在其他重要城市推开。相信今后还会推行国Ⅶ等更高标准。三是推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非油汽车发展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欧盟在交通领域制定的2035年淘汰燃油车的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中国也必将开启这一进程。未来燃油汽车将退出市场,石油将更多应用于石油化工方面。四是限煤控油发展气,就是对煤碳和石油的消费总量要分别实行限制和控制,同时扩大天然气的消费与供给。

2.2 低(去)碳化

低(去)碳化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主要手段。疫情后欧盟和美国的企业界及一些地方政府将会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1.5℃会成为控制气侯变化的新标准。碳税或者碳交易会成为各国推动碳减排的最重要经济手段。

去碳化或低碳减化不仅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看势在必行,同时也会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体现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去碳化和低碳化,短期看表面上似乎表现为一个增加成本的行为,但长期看,深层次上将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维护良好生态,获得长期效益且积极的正向投入。首先碳减排(无论是碳的收集、储存和利用)的直接结果是能耗和物耗的降低。这些降低能耗物耗的新技术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去碳化和低碳化首先要求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将带动工程技术开发和软件研发的发展,也必将带来碳排查、碳治理领域大量的技术创新。同时,又可以推动碳审计、碳排查等新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去碳化和低碳化表面上看是增加成本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背后将会产生围绕减碳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中国企业要强化碳减排、碳治理的工作,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标准并以此开拓国际市场,引领国际绿色低碳发展潮流。

2.3 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石油行业乃至能源行业要打造企业的数字生态,用企业的数字生态来替代传统的发展方式。具体讲就是把传统能源生产销售服务过程通过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制造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把企业的生产计划,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对客户、供应商、承包商等各利益相关方的管理纳入到数字平台进行数字化管理。大企业的数字化平台还可以办成开放性的平台,为其他任何可以上此平台的企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打造企业数字化生态,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的深刻改革,需要打造新的游戏规则、职能再造、流程重塑和组织改革。这是中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3 后疫情下的中国企业要着眼于未来,坚持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是对抗美国打压的最有效“武器”

后疫情时期,中国企业面对的国际经营环境将更加艰难,美国会更加疯狂地遏制、打压中国企业。美国极其随从国会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等各个领域对中国全面发难。在海外市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其国际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都会越发艰难。

疫情后,全球将面临一个“弱化全球化”强化区域化的过程。“弱全球化或去全球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涉及“去中国化”的问题,这是美国要竭力实现的目标,但是他们毕竟力不从心。旧的全球化在某种形式上会得到遏制,新形式的全球化还会继续演进。“去中国化”最终也只能是个美丽的“理想”。

由于前一轮“全球化”矛盾的长期积累,“去全球化”会成为一个浪潮,“去中国化”会成为一种时髦,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不会取得成功。在西方世界,无论民粹主义政治家们有多么宏大的抱负,真正起支配作用的始终是资本的力量。一个是金融资本,一个是产业资本,即跨国公司。资本的属性,资本的力量最终要求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博取更大利益,这是民粹主义政治家无法改变的资本主义内生源动力。资本追求的是利润,哪里能赚钱就到哪去。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并且还在快速成长的市场,只要能赚钱,这些资本还是要来的,真正做到“去中国化”是不太可能的,同样,彻底制止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应该看到前方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更加小心谨慎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中国企业无论是开辟国际市场,还是做“一带一路”项目,都要着眼于未来,坚持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是对抗美国打压的最有效“武器”。要特别提醒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美国会不断地收集和汇总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不规范行为,到一定时候就会对中国企业发难。所以,中国企业要全面注意企业形象的培养,处处做到公开透明、诚信,强化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形象,塑造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碳化气候变化全球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
9608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在混凝土防碳化处理中的应用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太阳能(2015年7期)2015-04-12 0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