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
摘 要:小学中国画教学应该充分体现趣味性,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笔墨韵味,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在小学中国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展开教学:创设水墨意蕴,培养学生兴趣;进行课堂展示,培养观察能力;创造绘画机会,指导临摹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和丰富的中国画教学资源,降低绘画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笔情墨趣 小学美术 中国画教学 策略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绘画和美术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近年来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中国画的教学,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中国画以水墨画为主,对于用笔、调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教育教学方式不当,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中国画教学的具体内容,改革和优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水墨意蕴,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美术开展中国画教学,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主要内涵、表达方式、风格特点、艺术规律和情感内涵等,通过创设水墨意蕴,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具体的中国画教学。
由于中国画主要以水墨画为主,所以注重对笔和墨的运用。根据绘画主题选用合适的毛笔,在宣纸上通过轻重缓急、有浅有深、有粗有细的运笔,可以描绘出不同动态、气势、节奏的线条,从而体现出不同意蕴。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运用多媒体创设水墨意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准备各种毛笔以及宣纸、水、墨汁等材料和工具,运用多媒体介绍它们的主要作用,同时结合实物,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效果,以及对于表达不同意蕴的作用。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比如赵之谦的《牡丹花》、黄宾虹的《山居烟雨》、李可染的《牧牛图》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此创设独特的水墨意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进行课堂展示,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画,首先应该进行课堂演示,如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绘画方式和绘画技巧,从而为学生实际临摹打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毛笔、宣纸和墨汁等工具和绘画材料,演示握笔方法和运笔方法,演示如何在宣纸上点染出想要表达的水墨线条,演示如何通过调色进行绘画。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水墨画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绘画教学材料和工具,比如毛笔、墨汁、调色盒、宣纸、国画颜料等,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关于鸟的摄影作品和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著名画家陈子庄和朱耷的两幅作品,指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的风格和用色等。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利用多媒体展示关于鸟的摄影作品和视频,让学生自主观察鸟的飞行姿态、站立姿势、眼神等。最后,教师利用以上材料演示鸟的绘画方法,通过运用水墨的点、线、面和墨色的浓淡变化,让学生感受运用笔墨绘画的独特趣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和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而不必过分强调用笔和用墨的方法。
三、创造绘画机会,指导临摹作品
教师开展中国画的教学,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与时间,引导学生利用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大胆绘画,将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表达出来。由于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布置一些绘画任务,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创作。由于临摹对于中国画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临摹经典作品。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容易上手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思考画家是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表现在纸上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水墨變体画”的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是根据水墨画的基础技法,欣赏和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临摹以及改编经典名画,从而让学生借助名画画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利用技法和色彩的变化创造变体画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引入齐白石的《虾》、石涛的《石头》、张大千的《寿桃》等经典中国画,先指导学生临摹这些作品,比如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些画的内容是什么?这些画都运用了哪些色彩?画面中的线条和色彩搭配有哪些?这些画都运用了哪些中国画的技法?学生回答之后,再具体指导他们临摹。在临摹之前,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临摹一些静态事物,比如在临摹齐白石的《虾》之前,可以先指导学生临摹静止状态下的虾。之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具体的画作,引导学生参照画家的原作,发挥想象力,自由地创作。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美术中的中国画教学,教师应该结合中国画的主要内容,以及小学美术的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创设水墨意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进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创造绘画机会,指导学生临摹经典作品。在此过程中提高中国画的教学效果,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岳云《传统文化弘扬下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策略》,《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
[2] 刘宪敬《试谈小学美术课中国画欣赏教学策略》,《辽宁教育》2020年第1期。
[3] 刘娅萍《论中国画论课中的体验式教学策略》,《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