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香 王娟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经典作品,摸索实践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重拾自信,树立理想,坚持学习。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教材里选取了很多优秀篇目,呈现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给中职学生的成长带来无穷的力量,而这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挖掘、转化、实践。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代文化知识积累严重不足。中职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已经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超前消费、怕苦怕累等不良思想侵蚀着中职学生,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诵读经典,寻觅自信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可以从诵读经典开始。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选取了李白的名篇《将进酒》,这是中职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第一首古诗。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新生刚走进职业学校,大多还被笼罩在中考失败的阴霾中,有的人走在路上,似乎都觉得自己比“普高学生”低一等。他们严重缺乏自信,非常需要振奋和安慰。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以在最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打一针“强心剂”,而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自信、乐观的精神,就是语文教师的“强心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就是学生自信乐观的直接体现,而能让他们自信乐观的最好方式就是使其相信自己,让他们得到肯定和赞扬。“天生我材必有用”意指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一定有某項事业要我去完成。这句诗充分体现了李白的乐观自信,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正是高一新生需要的。中职学生成绩较差,学习习惯欠佳,但是他们也有自身的优点,有遵守纪律的,有爱劳动的,有讲文明懂礼貌的,这都可以成为乐观自信的基础。在授课的同时,教师还要从欣赏学生的角度同学生交谈,拉近师生距离,发现学生之“材”,让学生在爱与尊重中感到老师的真诚。我们要窥测学生的内心世界,借助古典诗词帮助学生慢慢恢复自信乐观,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二、“各言其志”,触动心弦
树立理想从“述志”起步。中职学生通过经典诗词的诵读重拾了学习的自信,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借助教材中的其他经典篇目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理想。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选了《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是一篇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志趣的语录体散文,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中职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一些实用技能,尽早走上工作的岗位,即便中考考分低,但他们依然有生活的理想。可一部分中职学生因为受到中考的打击,往往会有种“郁郁不得志”之态,他们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后,教师一定要借助课堂教学让他们恢复积极上进的昂扬姿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先秦散文具有这种教育的力量。
三、劝学励志,幸福一生
中职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选取了《荀子》中的一篇文章《劝学》。高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学生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了,容易形成小团体,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职学生应该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意识到学习对自己终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口头说说就能行的,必须落到自己的学习和行动上。
《劝学》的作者荀况是先秦儒家大师,《劝学》的主旨并不完全是讲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阐发思想道德的学习修养问题。荀子十分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中职学生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进入高二的中职学生应该从《劝学》中汲取人生的哲理,用古人的智慧武装自己,从而塑造自己良好的思想品格。中职学生的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文化课用来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课学习以后从事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无论是哪一类课,都需要学生认真去学,向良师益友请教。就像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良好的思想道德也需要在学习中去养成。“学不可以已”是《劝学》的中心句,中职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强大自己。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劝学》的契机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启发学生向自己的父母、老师,还有优秀的同学学习,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要心系经典,相信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力量。不论是教材中的先秦散文,还是唐诗宋词,都要善加利用,把这种力量传达给学生。相信这种力量一定能帮助学生走出失败的阴霾,重拾自信,树立理想,坚持学习。
参考文献:
[1] 付建中主编《教育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王秀《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小学)》 2013年05期。